# 前言 使用 GitHub Copilot 的開發者們,有沒有在專案中建立 `.github/copilot-instructions.md` 的檔案? 這個檔案可以幫助你將 Copilot 自定義為專案專用,讓它變得更聰明、更便利地被使用。 本文將介紹這個強大功能及其具體的使用方法。 ...
# 一個函數超過20行? 聊聊我的函數式代碼潔癖  大家好,我又來了😁 我得承認,我有個毛病,或者說潔癖吧。 在Code Review的時候,當...
最近在重構編輯器 demo 的時候,我重新梳理了**事件層**的實現。在節點層 → 渲染層之後,本篇重點切換到**互動事件系統**,也就是 Canvas 如何處理複雜互動,如何設計一個類似 Figma 的獨立事件架構。 --- ## 🧑💻 寫在開頭 點讚 + 收藏 = 支持原創 ...
Android 代碼架構通常包括四個主要層次:應用層、框架層、原生層和 Linux 內核層。下面我們用 mermaid 圖來表示: 結合這個圖示來詳細闡述 Android 代碼架構: 1. **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 - 這是用戶直接接觸的層面,包括系...
# 前言 生成式 AI 和 AI 擴展工具在過去幾年中迅速進化。藉助提示來進行程式碼生成、自動化測試、評審摘要和文檔補完等「過去由人類完成但可以由 AI 協助的任務」確實在不斷增加。 本文的目的不僅僅是介紹工具和功能,而是透過「可以立即使用的 AI 速查表」和「可實踐的自訂腳本範例」,傳...
# 第1章 美麗的源碼基本原則  -...
在前端圈,單元測試幾乎是一個非常頭疼的話題。履歷上不寫熟悉單元測試,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了。CI/CD流程裡,要是沒有一個 `test` 的階段,就好像這個專案不夠專業。而那綠色的“`Coverage: 95%`”,也常常被當作專案質量的黃金標準,成為許多團隊KPI的一部分。 但在我帶團隊的這...
> **TL;DR** > 從實際代碼自動提取「規範(AGENTS.md)」(**編碼**),再從該規範生成代碼(**解碼**),並通過差異和測試進行評估——將這一**往返(Round-Trip)**整合進CI中,可以持續最小化需求與實作之間的差距。實務上結合如Spec Kit等的需求驅動**...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很多人覺得有了 AI 之後是不需要學習,因為 AI 可以幫助他解決大部分問題**,但是如果你已經使用過一段時間 AI,或者說你正在使用 vibe coding,那麼你的實際體驗會告訴你,你需要學習,甚至比之前了解更多。 > 實際上有了 AI 之後,在某些方面我們確實不...
## 🚀 開源分布式IM系統:致力於打造一款現代化、分布式、高並發、高可用的即時通訊解決方案! ### 前言 大家好,我是**蝎子莱莱爱打怪**,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個我個人歷時多年設計和開發的開源項目——**xzll-im分布式即時通訊系統**。 **(本文是我對項目中 [README]...
# 關於 你好,我是 NSS 江口。 不久前我寫了一篇關於《穩健的 Python》的文章,這次我將從中探討依賴關係的主題。 [不知不覺中 Python 已經不再是軟性語言了~穩健的 Python~](https://qiita.com/NSS_FS_ENG/items/1f4243...
## 本記事的目次 - [XML-like 提示有效的理由](https://qiita.com/keiichileograph/items/4fcadeebd27410078828#xml%E3%83%A9%E3%82%A4%E3%82%AF%E3%81%AA%E3%83%97%E3%83%AD...
### Perplexity 結合AI搜尋與摘要的快速研究引擎,能夠進行調查和草擬。 - 集中技術調查的第一手情報連結 - 提煉競爭與市場研究的要點 - 生成規範書或需求定義的草案 ### Jasper 針對行銷優化的AI寫作平台(品牌聲音與工作流程為強項)。 - 統一Landin...
在 Claude Code 寫程式碼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在安全性上是否能保障?」或是「是否能進一步改善效能?」的困擾呢? 最近嘗試了話題中的 **SuperClaude** 框架,發現提升程式碼品質變得非常輕鬆,因此想跟大家介紹一下。 ## 忙碌人的摘要 - SuperClaude 是...
你好,開發者們!👋 隨著新一代 AI 驅動的工具快速演變,軟體開發的世界變化比以往更快,這些工具幫助你更聰明、更快速地編碼,並減少錯誤。 在本文中,我將介紹一些最佳的 [AI 代碼生成器](https://www.qodo.ai/blog/best-ai-code-generators/...
如今,人工智慧無所不在,從炫目的 GPT-5 演示到承諾代勞的企業級助手。但如果你跟我一樣,你更感興趣的是身為開發者*,你今天能真正用到什麼*。 別再吹捧了。過去幾個月,我一直在探索各種開源 AI 工具,它們確實讓我的工作流程更快、更簡潔,而且說實話也更有趣了。這些工具並非空洞的「AI 生產力...
自從加入企業團隊以來,我一直著迷於儘早修復 bug。事實證明,我並非孤軍奮戰。研究表明,僅靜態分析工具就能檢測到高達 70% 的潛在程式碼缺陷。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先進的 AI 程式碼審查系統聲稱能夠發現約 90% 的常見問題。很有意思,對吧?  仍然是完成工作最快、最直接的方式。如今,新的工具正在將人工智慧帶入這個熟悉的環境:[基於 shell 的編...
每週二晚上《CodeLove Talk》直播! 開放觀眾 Call-in,一起討論軟體開發相關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