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Claude Code 寫程式碼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在安全性上是否能保障?」或是「是否能進一步改善效能?」的困擾呢?

最近嘗試了話題中的 SuperClaude 框架,發現提升程式碼品質變得非常輕鬆,因此想跟大家介紹一下。

忙碌人的摘要

  • SuperClaude 是一個免費的開源工具,擴展了 Claude Code
  • 專家角色會自動出現,提供最佳支援
  • 16 個高品質的自定義命令可立即使用
  • 透過程式碼分析量化品質,改善前後效果明顯可見
  • 安裝只需 1 分鐘,卸載也很簡單

(補充:也發布了影片版!)

SuperClaude 是什麼?

SuperClaude 是提升 Claude Code 開發體驗的框架。

在一般的 Claude Code 中,即使請求進行安全檢查或效能改善,也不容易得知檢查的全面性。

引入 SuperClaude 之後,專家將自動出現,從適當的觀點來檢查程式碼。

如果用烹飪來比喻,普通的 Claude Code 就像一般的廚師,而 SuperClaude 則就像需要時會出現的和食廚師、法式大廚及甜點師傅。

SuperClaude 的三大魅力

1. 角色帶來的專業支援

SuperClaude 提供了 11 種專家角色。

例子:

  • 🛡️ security - 檢查安全漏洞
  • performance - 確定效能瓶頸
  • 🏗️ architect - 提出系統設計的改善建議

根據工作內容,自動選擇這些角色。

當你傳達「分析 auth.js」時,安全專家將自動出現。
當你創建 React 元件時,前端專家會提供支援。

宛如與專家團隊一同開發的體驗。

其他角色的詳細介紹將在文章最後的部分中解釋。

2. 實用的自定義命令

16 個自定義命令可立即使用。

常用命令:

  • /sc:analyze - 分析程式碼的品質、安全性、效能
  • /sc:improve - 自動改善程式碼
  • /sc:troubleshoot - 系統性調查問題

這些命令會自動分配適合的角色,因此無需煩惱選用哪個角色。

其他命令的詳細說明會在文章的後面部分提供。

3. 改善效果的可視化

分析結果以數值顯示尤為方便。

分類 分數 狀態
型安全性 100% ✅ 優秀
程式碼品質 75% ⚠️ 良好
安全性 85% ✅ 良好
效能 70% ⚠️ 需改善
架構 60% 🔴 重要

可以一目瞭然地看到應優先改善的地方。

實際使用

安裝步驟

使用 Python 的套件管理器 uv

# 安裝 uv(如果你還沒安裝)
curl -Ls https://astral.sh/uv/install.sh | sh

# 創建虛擬環境
uv venv
source .venv/bin/activate

# 安裝 SuperClaude
uv pip install SuperClaude

# 設定框架
python3 -m SuperClaude install

選擇「快速安裝(推薦)」時,安裝大約 1 分鐘即可完成。

現有的設定會自動備份,是很安全的。

執行程式碼分析

在實際的專案中嘗試了 /sc:analyze 命令。

這次我們將分析專案中的 src/app/coupons/ 目錄。

/sc:analyze src/app/coupons/

這個命令一次可以執行以下觀點的分析:

  1. 程式碼品質 - 重複程式碼、錯誤處理不足
  2. 安全性 - XSS 風險、缺乏輸入驗證
  3. 效能 - 冗餘的資料取得、圖片優化
  4. 架構 - 違反 DRY 原則、可擴展性

讓我們來看看分析結果的一部分。

📈 程式碼品質分析

⚠️ 需要改善的領域

  1. 程式碼重複(優先度:高)

    • 問題: 幾乎相同結構的 12 個獨立課程頁面
    • 影響: 維護負擔、不一致的風險
    • 影響行數: 約 2,400 行的重複程式碼

    建議事項: 實施基於 [slug] 模式的動態路由

具體的問題和解決方案會清晰地呈現出來。

另外,也會提供依優先度的建議事項。

🔴 緊急(立即處理)

  1. 實施動態路由
    • 預估工時: 4 小時
    • 影響: 削減 80% 的程式碼

🟡 高優先度(這週內)

  1. 優化資料取得
    • 預估工時: 2 小時

不再為了要從何著手而感到迷惘。

執行程式碼改善

根據分析結果,以 /sc:improve 命令執行改善。

/sc:improve src/app/coupons/ 請根據之前的分析內容進行改善

SuperClaude 將根據分析結果,從優先度高的項目逐步執行改善。

改善後的報告:

📊 改善前後的比較

項目 改善前 改善後 改善率
檔案數量 13 個 3 個 -77%
程式碼行數 約 2,400 行 約 700 行 -71%
重複程式碼 12 處 0 處 -100%
可維護性分數 65% 90% +38%

透過數值確認改善效果,讓人感到成就感滿滿。

團隊開發中的應用方法

SuperClaude 不僅對個人開發有效,對團隊開發也非常有效。

設定品質標準

在團隊中,可以訂定「當分數低於 80% 時就進行改善」的規則。

透過客觀數據,可以清楚知道何時進行重構的時機。

程式碼審查前的檢查

在提交 PR 前執行 /sc:analyze,可以提前發現問題。

這樣可以減輕審查者的負擔,並降低回溯的機會。

新成員的入門培訓

可以使用 /sc:load 命令快速了解專案的整體結構。

/sc:load --deep --summary

新加入的成員也能迅速理解專案的全貌。

注意事項與對策

若輸出為英文的情況

預設情況下可能會以英文輸出。

如果想以中文輸出,可在命令後加入「請用中文」。

/sc:analyze src/ 請用中文輸出

若分析時間過長

在大型專案中,分析可能需要較長時間。

建議可以先從小型目錄開始嘗試。

卸載方法

若不符合需求,也可以輕鬆卸載。

python3 -m SuperClaude uninstall --complete --yes

總結

透過使用 SuperClaude,可以在 Claude Code 中維持程式碼品質,並順利進行改善。

使用過後的感想主要有以下幾點特別方便:

  • 專家角色會自動提供適當的支援
  • 程式碼品質被量化,改善效果明顯可見
  • 豐富的自定義命令提高了開發效率

安裝也非常簡單,推薦大家試試看。

Claude Code 的相關文章

還有其他關於 Claude Code 或 AI 驅動開發的文章,歡迎查看!

參考鏈接

附錄:SuperClaude 自定義命令17種

開發類命令

/sc:analyze - 程式碼分析

  • 總體分析程式碼的品質、安全性、效能
  • 專家自動啟動進行安全性和效能方面的分析
  • 用數值分數呈現問題地點(例:安全85%)
  • 提供依優先度排序的改善建議
  • 使用範例:/sc:analyze src/,分析整個源代碼

/sc:build - 執行建置

  • 執行專案的編譯、捆綁與部署準備
  • 專家自動提供前端/後端的支援
  • 也提供建置錯誤的解決援助
  • 支援生產用的最佳化建置
  • 使用範例:/sc:build --type prod 進行生產用建置

/sc:implement - 功能實作

  • 實作新功能、元件、API、服務
  • 根據實作內容自動選擇專家
  • 可以同時生成測試代碼
  • 提供針對框架最佳的實作建議
  • 使用範例:/sc:implement user-auth --with-tests 實作認證功能

/sc:improve - 程式碼改善

  • 對現有代碼進行重構、優化與品質提升
  • 專家自動支援品質管理
  • 明確呈現改善前後的差異
  • 可在安全模式下執行低風險的改善
  • 使用範例:/sc:improve --safe src/utils.js 安全改善

問題解決類命令

/sc:troubleshoot - 問題調查

  • 進行錯誤或漏洞的系統性調查與偵錯
  • 專家可協助確定根本原因
  • 也可分析日誌文件
  • 提供漸進式問題解決方法
  • 使用範例:/sc:troubleshoot "login not working" 調查登入問題

/sc:test - 測試執行

  • 執行測試並進行覆蓋率分析
  • 專家支援測試策略
  • 支援單元測試、整合測試與 E2E 測試
  • 具備自動修正測試功能
  • 使用範例:/sc:test --coverage 生成覆蓋率報告

/sc:cleanup - 減少技術負債

  • 刪除不必要的代碼與未使用的導入
  • 專家提供重構支援
  • 也執行檔案結構的整理
  • 在安全模式下可謹慎刪除
  • 使用範例:/sc:cleanup --dead-code src/ 刪除不必要的代碼

文件及學習類命令

/sc:document - 自動生成文件

  • 自動生成 README、程式碼註解和指南
  • 支援文件創作的專家
  • 同時支援製作 API 規範
  • 也可提供中文輸出
  • 使用範例:/sc:document --type api src/controllers/ 生成 API 文檔

/sc:explain - 學習支援

  • 提供程式碼或概念的教育性解釋
  • 教育專家能夠簡明扼要地解釋
  • 支援從初學者到進階者的需求
  • 也可以舉出實例進行解說
  • 使用範例:/sc:explain --beginner React hooks 為初學者進行解釋

設計及計畫類命令

/sc:design - 系統設計

  • 提供架構設計和 API 設計支援
  • 專家建議最佳設計
  • 也可生成圖表和規範
  • 支援數據庫設計
  • 使用範例:/sc:design --type api user-management 進行 API 設計

/sc:workflow - 實作計畫

  • 從 PRD 生成逐步實作的工作流程
  • 專家建議最佳步驟
  • 明確依賴關係和風險評估
  • 自動化任務的優先排序
  • 使用範例:/sc:workflow feature-prd.md 從 PRD 生成實作計畫

/sc:estimate - 工時預估

  • 分析開發任務的時間、工時和複雜性
  • 專家提供現實可行的估算
  • 考慮團隊規模進行預估
  • 生成任務的詳細拆解
  • 使用範例:/sc:estimate "payment system" --detailed 生成詳細預估

專案管理類命令

/sc:task - 任務管理

  • 規劃與追蹤長期功能開發
  • 專家提供項目管理支援
  • 將任務分解成史詩、故事、任務
  • 也提供進度可視化
  • 使用範例:/sc:task create "migrate to microservices" 創建任務

/sc:spawn - 執行複雜操作

  • 自動化多步驟操作
  • 管理處理的協調系統
  • 支援並行處理與順序處理
  • 也支援建立部署管道
  • 使用範例:/sc:spawn deploy-pipeline --parallel 進行並行部署

/sc:git - 增強 Git 操作

  • 自動生成智能的提交訊息
  • 專家優化工作流程
  • 自動應用分支策略
  • 也提供合併衝突的解決支援
  • 使用範例:/sc:git --smart-commit 進行自動提交訊息

工具類命令

/sc:load - 理解專案

  • 全面瞭解專案的結構與背景
  • 專家協助進行綜合理解
  • 對新加入成員的入門培訓最為合適
  • 也執行依賴關係的可視化
  • 使用範例:/sc:load --deep --summary 生成詳細分析及總結

/sc:index - 命令搜索

  • 尋找適當命令的導航功能
  • 幫助系統提議最佳命令
  • 支援依分類或目的搜索
  • 也提供包括使用範例的詳細資訊
  • 使用範例:/sc:index testing 搜索測試相關命令

附錄:SuperClaude 角色 11 種

技術專家

🏗️ architect - 系統設計專家

  • 負責長期架構計畫與系統設計
  • 將可擴展性與保守性視為最優先考量
  • 評估技術負債並建議改善方案
  • 協助應用設計模式與優化依賴關係
  • 自動啟動關鍵詞有「architecture」、「design」、「scalability」等

🎨 frontend - UI/UX 與可及性專家

  • 重視使用者體驗與可及性(符合 WCAG 2.1 AA 標準)
  • 管理性能預算(3 秒以內的載入時間)
  • 確保可響應式設計及跨平台瀏覽器相容性
  • 建立設計系統並維持一致性
  • 自動啟動關鍵詞有「component」、「UI」、「UX」、「responsive」等

⚙️ backend - API 與基礎架構專家

  • 設計時將可靠性(99.9% 的上線時間)視為最優先事項
  • 負責 API 設計和數據庫優化
  • 實行錯誤處理與復原機制
  • 應用零信任安全原則
  • 自動啟動關鍵詞有「API」、「database」、「service」、「server」等

🛡️ security - 安全與漏洞評估專家

  • 實行威脅建模與漏洞評估
  • 應用符合 OWASP 的安全最佳做法
  • 設計與審計身份驗證與授權系統
  • 按重要性分類漏洞(Critical/High/Medium/Low)
  • 自動啟動關鍵詞有「security」、「vulnerability」、「auth」、「compliance」等

performance - 效能優化專家

  • 確定瓶頸並進行數據驅動的優化
  • 目標是 API 回應時間在 500ms 以內,數據庫查詢在 100ms 以內
  • 優化記憶體使用量與打包大小
  • 改善快取策略與載入時間
  • 自動啟動關鍵詞有「performance」、「optimization」、「speed」、「slow」等

流程與品質管理專家

🔍 analyzer - 根本原因調查專家

  • 進行系統性偵錯與根本原因分析
  • 採用基於證據的問題解決方法
  • 通過模式識別與假說檢驗進行調查
  • 結構化分解複雜問題
  • 自動啟動關鍵詞有「analyze」、「debug」、「investigate」、「root cause」等

🧪 qa - 品質保證與測試專家

  • 制定測試策略並優先考慮風險驅動的測試
  • 確保邊緣情境的視覺化與全面覆蓋
  • 在預防上重視提升品質
  • 設計測試金字塔並推動自動化
  • 自動啟動關鍵詞有「test」、「quality」、「validation」、「coverage」等

🔄 refactorer - 程式碼品質與技術負債管理專家

  • 對程式碼進行重構,保持簡單且可讀
  • 定量化技術負債並分階段減少
  • 確保程式的一致性與設計模式的應用
  • 改善循環複雜度與程式碼可讀性分數
  • 自動啟動關鍵詞有「refactor」、「cleanup」、「quality」、「technical debt」等

🚀 devops - 基礎設施自動化與部署專家

  • 建立與優化 CI/CD 管道
  • 實踐基礎設施作為代碼
  • 實現零停機時間的部署
  • 實現全面的監視與警報設定
  • 自動啟動關鍵詞有「deploy」、「infrastructure」、「CI/CD」、「monitoring」等

知識分享與溝通專家

👨‍🏫 mentor - 教育指導與知識移轉專家

  • 透過逐步學習方式進行概念解釋
  • 選擇最適合的解釋方式以符合技能水平
  • 透過實踐範例促進理解
  • 在團隊中推廣知識共享與最佳實踐
  • 自動啟動關鍵詞有「explain」、「learn」、「understand」、「teach」等

✍️ scribe - 技術文檔撰寫與溝通專家

  • 創作明確易讀的技術文檔
  • 撰寫 API 規範、README、使用者指南
  • 支援多語言(英文、中文等)
  • 根據目標讀者調整文風與細節程度
  • 自動啟動關鍵詞有「document」、「write」、「guide」、「README」等

角色的協作模式

自動協作作業的例子

  • 安全審查: security + backend 協作
  • 效能改善: performance + frontend/backend 協助
  • 品質提升: refactorer + qa + architect 共同作業
  • 文件創建: scribe + mentor 創造教育性文檔
  • 複雜調查: analyzer + 相關領域專家合作

多個角色啟動情境

  • 認證系統實作 → security + backend + architect
  • UI 元件開發 → frontend + performance + qa
  • 解決技術負債 → refactorer + architect + analyzer
  • 生產部署準備 → devops + security + qa
  • 新功能設計 → architect + 相關技術專家

原文出處:https://qiita.com/tomada/items/2eb1b0623c9f59424235


精選技術文章翻譯,幫助開發者持續吸收新知。

共有 0 則留言


精選技術文章翻譯,幫助開發者持續吸收新知。
🏆 本月排行榜
🥇
站長阿川
📝11   💬6   ❤️6
472
🥈
我愛JS
📝1   💬5   ❤️4
92
🥉
AppleLily
📝1   💬4   ❤️1
53
#4
💬1  
5
#5
xxuan
💬1  
3
評分標準:發文×10 + 留言×3 + 獲讚×5 + 點讚×1 + 瀏覽數÷10
本數據每小時更新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