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都覺得,被裁了再找一份工作就好了。但是對於35歲的程式設計師來說,這可能很難。
35歲程式設計師失業並不是個別現象,而是很多人都已經遇到的問題。有可能有外部環境的因素導致,也有可能是個人自身的原因。
互聯網行業的技術更新速度真的太快了。記得我剛工作時,前端還在用JQuery,一轉眼React、Vue已經成為標配了。
Java也從當初的jsp,到現在的springboot,springCloud。現在大數據、人工智慧、AI等新技術層出不窮。如果不持續學習,很容易就會被淘汰。
這是一個很明顯的問題。一個35歲的程式設計師,可能要價是年輕程式設計師的好幾倍。但對於公司來說,如果不是核心的崗位,年輕人的性價比更高。
年輕人沒有家庭負擔,能加班、能熬夜。對於新技術的敏感度高,學習速度也很快。這些都是優勢。
很多程式設計師工作了很多年,但只是在重複勞動,沒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你可能有多年的經驗,但這些經驗並沒有轉化為更高的價值。
還有就是,35歲左右的年紀,正是家庭負擔最重的時候。父母、孩子、房子和車子,哪一樣都需要操心。
這些會分散你的精力,讓你沒辦法像年輕時那樣全身心的投入工作。
如果你在35歲時真的失業了,不要慌,請先冷靜下來,好好規劃一下。
失業的第一件事,不是急著找下一份工作,而是先冷靜下來,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失業並不代表你不行,可能只是與那個環境不合。就當時給自己放個假,陪陪家人,思考一下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不要做這幾件事:
冷靜下來後,要做一次徹底的財務評估。算算你的存款能支持多久,每個月的固定支出是多少。
這可以幫你明確你有多少時間可以找工作或者轉型。如果經濟壓力大,也可以先找一份工作過渡一下。
這是最關鍵的一步。你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找準自己的定位。
可以問問自己這些問題:
根據這些答案,你可以確定自己的方向,是繼續做技術,還是轉向管理,更或者是創業?
對於35歲的程式設計師來說,其實出路有很多,不只是送外賣,開滴滴。
很多程式設計師覺得35歲還在寫程式真的很失敗,我認為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在國外,50-60歲還在寫程式的大有人在。
怎麼深耕?
如果你對技術還有興趣,但又不想天天寫程式,技術管理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需要具備的能力:
架構師是很多程式設計師的職業目標,需要深厚的技術功底。
架構師的核心能力:
如果不想再為別人打工,可以考慮創業或者做自由職業。
創業方向
自由職業
如果你真的不想做技術了,也可以轉行到相關領域。
可能的領域:
在失業之前,我們就應該做好準備。
技術行業,不學習就會被淘汰。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現實。
在當今社會,個人品牌越來越重要。有了個人品牌,你就有了影響力,就有了更多的機會。
如何建立個人品牌?
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在發展主業的同時,可以考慮發展副業。
副業方向:
35歲程式設計師失業,確實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但危機中或許也會藏著新的機遇。重要的是,保持積極心態,認真找準自己的方向,然後堅定的走下去。任何行業的路都不好走,只要你能保持學習的熱情,不斷的提升自己,年齡就不是問題。
35歲,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點讚、分享。你的支持是我繼續創作的最大動力!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程式設計師劉大華,專注分享前後端開發的實戰筆記。關注我,少走彎路,一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