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種角度來說,我認為當工程師是很幸運的,能有兩種角度去經營個人品牌:菁英路線 vs 社群路線


菁英路線

菁英路線就是想辦法得到頂尖軟體公司的認可,比如說 Google Facebook Microsoft IBM

或者台灣本土一些知名軟體公司 或者矽谷一些設點在台灣的軟體公司

這種通常要刷 LeetCode、做大量面試準備、可能大學學歷也要很好看

這種履歷表一但有了一間,後面一間一間換,整個履歷表看起來就很漂亮

薪水好 社會地位高 大家都覺得你超猛

但這路線只適合少數人

社群路線

社群路線我覺得簡單、好玩很多

就是每當你的實力有所成長,就找機會大方分享

不論是寫網誌、報名 conference 分享、報名小聚分享

或者參與 open source 討論、發 PR、在 stackoverflow 問答

都是很好的貢獻方式!重要的是,這些貢獻最好能量化、有相關網址連結,在投履歷的時候可以附上

也可以在個人檔案頁面附上,這樣才能越累積越多、讓人一目瞭然

如果是在聊天室參與討論、在 FB 社團參與討論,就很可惜,相關貢獻沒辦法變成單獨網址、附上履歷表

這種路線經營一陣子後,在業界的工作機會、接案機會、合作機會,也會多很多


第一條路線是面對少數人,爭取他們的認同,也就是其他精英、以及公司面試官的認同

第二條路線是面對社群,爭取他們的認同,也就是面對社群五花八門的意見、各類不同族群

就我個人來說,我是走第二條路線,這跟個性有關


身為軟體工程師,我認為至少要在其中一種路線,稍微有所經營

職業生涯上,才會有點安全感,不然會常常有被淘汰的擔憂、面臨社會新鮮人競爭的擔憂

按讚的人:

共有 0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