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編碼代理的研究一直在進行,並致力於尋找能夠提升開發者生產力的工具。最近,我接觸了許多 AI 編碼助手,例如執行在 IDE 內部、能夠協助完成日常編碼任務的代理程式。那麼,如果終端機中也有類似的 AI 夥伴呢? ForgeCode 、 Aider和Google 的 Gemini CLI等工具正是如此。
GitHub Copilot曾幫助開發人員將程式碼編寫速度提高約 55%,並使 85% 的開發人員對自己的程式碼更有信心。 AWS 報告稱,在 IDE 中使用 CodeWhisperer 可將開發人員完成任務的速度提高 57%。這些資料讓我大吃一驚——速度提高了一半甚至更多!但哪一種方法在實際工作上真正有效呢?在本文中,我將分享我在日常工作流程中使用基於 IDE 的代理程式(例如 Copilot 和CodeWhisperer )和基於 CLI 的代理程式(例如 ForgeCode 和 Aider )的經驗。
最近,我換了個方向,嘗試了終端機裡的AI代理。這些工具不是透過編輯器的側邊欄執行,而是以shell命令的方式執行。 ForgeCode是我的第一站。它是一個開源的「終端機裡的AI結對程式設計器」。安裝ForgeCode很簡單——只需輸入“npx forgecode@latest”即可。我立刻就喜歡上了它,因為它不會讓我跳到一個新的介面。
正如一位用戶所說:「ForgeCode 非常快速地為我提供了高品質的程式碼建議,而無需我進入新的用戶介面。」我只需執行諸如「這個專案是做什麼的?」或「幫我加入一個新功能」之類的命令,它就能給出我想要的輸出。它顯示的日誌和輸出與我手動執行工具時看到的完全相同,所以它感覺就像是我工作流程的自然延伸。
除了 ForgeCode,我還嘗試了其他一些工具。谷歌的Gemini CLI (由Google開源)出乎意料地精緻。安裝( npm i -g @google/gemini-cli
)後,我用它建立了一個 FastAPI 應用程式。由於其龐大的上下文視窗(100 萬個 token),它能夠快速建立專案文件和函數,幾乎沒有錯誤。 CLI 的輸出簡潔明了,步驟清晰地高亮顯示。 Gemini CLI 運作速度快且可靠,在執行常見任務時很少出現問題。
Anthropic 的Claude Code CLI 則採用了不同的方法。它需要一些額外的設定(Node 18+ 和 API 金鑰),但一旦執行起來,就像有一位非常有耐心的初級開發人員隨時待命一樣。我讓 Claude 解釋一個遺留模組並修復了一個 bug;它令人印象深刻地追蹤了多文件上下文,並自動提交了修復,並提供了友好的訊息。它並非即時完成(它經過了深入思考),但輸出品質很高。對於企業來說,重要的是 Claude Code 內建了記憶體和安全控制,這讓我對在敏感程式碼上使用它充滿信心。
我還嘗試了開源 Python CLI 代理Aider 。它透過pip install aider-install
安裝,並提供了一個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的aider
命令。 Aider 的靈活性非常突出:它支援 100 多種語言和多個 LLM,甚至在每次會話後顯示令牌使用情況。在實際使用中,Aider 會自動提交程式碼更改,並在編輯後執行 linters/tests,這對於發現錯誤非常方便。它在推理大量多文件上下文方面不如 Claude 那麼“智能”,但它在日常任務中非常可靠,並且易於整合。
最後,還有OpenAI Codex CLI ,它執行一個本地代理。使用npm i -g @openai/codex
,它就變成了一個普通的 CLI 工具。我讓它產生一個 TODO 應用腳手架;令人驚訝的是,它建立了 HTML、JS,甚至在最終確定程式碼之前在沙盒中執行了測試。 Codex CLI 強調安全性:它會執行程式碼片段進行驗證,並在進行更改之前徵求批准。這使得它的輸出非常準確,但代價是需要多等待一些檢查週期。知道它正在「思考」和驗證,這讓人感到很欣慰。
|看點|詳情|
|------------|-------------|
| 原始控制 | CLI 代理透過簡單的「是/否」提示提供低階控制,這對許多開發人員來說非常有效率。 |
| 基於終端機 | 沒有複雜的 GUI,一切都在終端機中執行,可輕鬆與 shell 腳本、grep 等整合。 |
| 開源且靈活 | 許多代理都是開源的;您可以選擇自己的 LLM(包括本地模型),從而降低成本並提高隱私性。 |
| 企業友善 | 內部執行可確保程式碼和資料的隱私,這是企業環境的一大優勢。 |
| Git 自動化 | ForgeCode 和 Aider 等工具會使用合理的訊息自動提交變更。 Google Gemini CLI 可以套用多文件編輯。 |
| 高效能 | Rovo Dev CLI (2025) 與 Jira/Confluence 集成,在 SWE-bench 編碼任務中實現了 41.98% 的解決率。 |
|看點|詳情|
|------------|-------------|
| 學習曲線更陡峭 | 需要了解代理的命令和批准流程。 |
| 詳細輸出 | 由於文字過多,終端輸出可能會非常複雜。 |
| 最小使用者介面 | 有限的視覺回饋;您必須手動審查差異或批准每個變更。 |
| 有限的 IDE 整合 | 終端環境不支援內嵌文件或視覺化 UI 幫助等功能。 |
| 潛在成本 | 一些代理(如 Claude Code)依賴 API 呼叫,如果不監控使用情況,可能會導致高昂的成本。 |
在這個 CLI 編碼代理之前,IDE 整合代理程式就已經存在了,畢竟它們是最為人所知的。 GitHub Copilot (在VS Code 、IntelliJ 等中)提供內聯建議和自動完成功能。在實踐中,Copilot 真的感覺像是超級智慧的自動完成功能:我輸入一條註解或一個函數簽名,它就會自動完成程式碼主體。它通常“了解”我的程式碼庫和庫,並且在我的編輯器中無縫地看到 Copilot 的建議彈出。在埃森哲的試用中, 90% 的開發人員感到更加充實,96% 的開發人員更喜歡使用 Copilot 進行編碼。這並不奇怪:Copilot 了解我的風格,並將保留在我工作的 IDE 中。
AWS CodeWhisperer是另一個 IDE 代理程式(現在是Amazon Q Developer的一部分,可插入許多編輯器(VS Code、IntelliJ、JetBrains IDE 等)。啟用 CodeWhisperer 後,我會獲得即時程式碼提示,甚至可以透過註解呼叫它來產生程式碼片段。AWS 自己的測試表明,與未使用 Codeperis 的程式碼片段相比,Whisperer.的開發人員「成功完成任務的可能性高出27%,速度提高了 57%」。
此外,還有一些更新的 IDE 平台。例如, Codeium (Windsurf)是一款免費的 AI 助手,它注重隱私保護,支援 70 多種語言。它提供了 VS Code 和 JetBrains 的插件,甚至還自備了名為 Windsurf 的 AI 驅動 IDE。免費(對個人用戶)且支援本地部署,這些特性對企業來說相當有吸引力。同樣, Continue.dev是一個用於自訂代理程式的開源 IDE 框架。截至 2025 年,它已獲得 2 萬多顆 GitHub 星標,允許團隊使用本地或雲端模型建立基於 VS Code 或 JetBrains 的自訂助手。西門子和晨星是 Continue 平台的早期採用者,這表明企業確實在嘗試以 IDE 為中心、可控制的 AI。
|分類|方面|詳情|
|--------------|------------|-------------|
| IDE 編碼代理的優點| 直覺的使用者體驗 | 鍵入時會出現建議,使體驗無縫且自然。 |
| | 輕鬆設定 | 通常只需要安裝插件,只需最少的配置。 |
| | 編輯器整合 | 與現有的編輯器功能(如 linting、版本控制等)配合良好。 |
| | 自主功能 | Copilot 在 VS Code 中的新「代理模式」可以自主重構或執行多檔案任務。 |
| IDE 編碼代理的缺點| UI 依賴 | 需要與編輯器的 UI 進行交互,點擊提示會感覺很笨拙。 |
| | 基於雲端的限制 | 大多數代理都是基於雲端的,這表示程式碼或提示會被傳送到外部伺服器,從而引發隱私問題。 |
| | 企業風險 | 閉源工具可能不支援自架,並可能導致供應商鎖定。 |
| | 成本超支 | 如果不積極管理,每個 API 定價模型(例如,Claude Code)可能會變得昂貴。 |
儘管如此,對於日常編碼任務和新功能開發來說,像 Copilot 或 CodeWhisperer 這樣的 IDE 代理程式還是很實用的。它們可以減少按鍵次數並提供即時幫助,並且內建了廣泛的語言和框架支援。根據我的經驗,在 IDE 中啟用 Copilot 或 CodeWhisperer 就像擁有一個隨時待命的超級編碼夥伴。
嘗試了兩種方法後,我注意到了一些明顯的對比:
IDE 代理程式(Copilot/CodeWhisperer)在您的程式碼編輯器中運作。您在編輯器視窗中鍵入內容,然後會出現建議;接受它們通常需要在 GUI 中單擊或使用鍵盤快捷鍵。 CLI 代理程式(ForgeCode、Aider 等)完全在終端機中運作。您在專案根目錄下鍵入特定於 AI 的命令,代理程式會在 shell 中「詢問」後續問題。沒有彈出視窗-變更會直接套用(或顯示)在 diff 檢視中,就像您手動執行 git 工具一樣。這種最小的介面意味著沒有笨重的 UI 。正如一項分析所說,CLI 工具“沒有用於確認更改的笨重介面”,這可以讓高級用戶更快地完成流程。在實務中,使用 IDE 代理程式快速獲得一次性建議(例如自動完成功能)會很有幫助。但當我深入重構或多步驟任務時,CLI 代理程式的單一命令工作流程會感覺更順暢。
IDE 代理只需極少的設置,只需安裝插件或登入即可(例如 VS Code 中的 Copilot)。 CLI 代理通常需要初始安裝(例如npm install -g
)和 API 配置。 ForgeCode 以其近乎零摩擦的優勢脫穎而出:使用npx forgecode@latest
安裝即可。安裝後,ForgeCode 完全從終端執行,並透過 Shell 整合在任何編輯器(例如 VS Code、IntelliJ 或 Vim)中執行,因此它與 IDE 無關。
CLI 工具為使用者提供了模型彈性,讓您可以選擇 OpenAI、Anthropic、本機模型等等。例如,Aider 和 Codex CLI 等工具支援各種提供者;您可以在自己的防火牆後託管和執行模型,以保護隱私並控製成本。 ForgeCode 支援多個供應商,讓您可以自備金鑰,並在本機上執行,確保您的程式碼永遠不會離開系統。相較之下,大多數 IDE 代理程式會將您鎖定在特定供應商支援的系統中(例如 Copilot、CodeWhisperer)。
IDE 代理通常能夠快速提供內嵌建議,因為它們依賴最佳化的雲端託管模型。一些 CLI 代理程式(例如 ForgeCode 或 Gemini CLI)也執行流暢,而其他一些代理程式(例如 Claude Code CLI)則可能會因模型驗證和延遲而延遲。據報道,ForgeCode 的瀏覽器內工作流程速度幾乎與 GPT-4 一樣快,並且具有強大的上下文連續性和即時追蹤功能。成本方面,IDE 代理通常基於訂閱或按使用者許可(例如 Copilot、CodeWhisperer Pro),而 CLI 工具可以免費或按次付費。 ForgeCode 提供免費套餐和付費計劃,以滿足更高使用量的需求。本地模型完全避免了重複費用。
像 ForgeCode 這樣的 CLI 代理程式更適合企業治理,它們提供本地執行、可審計性以及與 Git 的集成,無需外部資料傳輸。 ForgeCode 將程式碼和索引保存在本機,可以選擇在受限 Shell 模式下執行,並透過 Git 提交支援稽核日誌,這表示資料在需要時可以保留在本機。 IDE 代理,即使是企業版的代理,仍然依賴供應商的基礎架構,並且無法提供同等級別的自託管控制。
實際上,我兩者都用。在 VS Code 中日常編碼時,我會一直開啟 Copilot;它就像一個很實用的自動完成功能,我幾乎不會注意到,直到需要它的時候才會注意到。但當我處理複雜的任務(例如遷移程式碼、批次編輯或產生整個模組)時,我經常會切換到終端,並使用像 ForgeCode 或 Aider 這樣的 CLI 代理程式。終端讓我專注於全局,而 AI 可以在後台執行測試或 git 命令。
AI 程式設計助理不再是科幻小說——它們現在已成為我工具箱中真正的工具。 IDE 代理程式(Copilot、CodeWhisperer、Codeium 等)非常適合日常程式設計:它們內建於編輯器中,提供即時建議,幾乎無需設定。 CLI 代理程式(ForgeCode、Gemini、Aider、Claude Code、Rovo Dev 等)則提供了不同的體驗:它們位於你的終端機中,為你提供底層控制,並且通常具有更強大的自訂功能。
哪個更好?這取決於你團隊的需求。如果你的開發人員喜歡他們的 GUI 編輯器,並且想要熟悉的介面,那麼 IDE 代理程式會感覺很自然,並且可以顯著提高編碼速度(還記得那個 55% 的提升嗎?)。但如果你的團隊重視靈活性、隱私性,或者喜歡在 shell 中工作,那麼 CLI 代理會很有吸引力——尤其是像 ForgeCode 這樣的工具可以與任何 IDE 相容,並且保持你的正常工作流程。
如果您是開發人員或技術主管,不妨試試這些 AI 助理。不妨在下一個衝刺階段啟用 Copilot 或 CodeWhisperer,看看您的團隊完成任務的速度有多快。然後,嘗試使用ForgeCode或Rovo Dev CLI等 CLI 代理程式來處理積壓的問題。衡量差異:許多團隊使用這些工具後,重複性任務的生產力提升了 10 倍。不妨嘗試一下,並與同事分享成果。開發的未來是協作的,而 AI 代理的到來將使編碼更聰明、更快捷。
請在下面的評論部分告訴我您的想法! !
原文出處:https://dev.to/forgecode/cli-vs-ide-coding-agents-choose-the-right-one-for-10x-productivity-5gk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