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本週的 Top 7,DEV 編輯團隊將為您精心挑選上週最受歡迎的 7 篇文章。
恭喜所有入選的作者👏
{% embed https://dev.to/cheetah100/full-stack-fatigue-22de %}
@cheetah100 反思了「全端疲勞」這個概念,對比了過去簡單的單一語言開發與如今龐大的技術堆疊。他們質疑,對現代全端開發人員的過高期望是否不切實際,以及這些期望是否可能對新人才造成傷害。
@pascal_cescato_692b7a8a20 對敏捷開發的現狀提出了質疑,認為它已經淪為一場“表演秀”,過度沉迷於儀式和認證。這篇文章鼓勵開發者回歸敏捷宣言的核心價值觀,將思考和互動置於流程和工具之上。
{% embed https://dev.to/nickytonline/anyone-can-commit-code-as-you-on-github-heres-how-to-stop-them-2in7 %}
@nickytonline 指出了 GitHub 的一個安全風險,展示了任何人都可以多麼輕易地冒充你提交程式碼。隨後,他提供了詳細的逐步指南,指導你如何設定 GPG 來對提交進行簽名,並顯示「已驗證」徽章。
{% embed https://dev.to/cristea\_theodora\_6200140b/frontend-to-backend-from-vite-to-express-2c83 %}
@cristea_theodora_6200140b 深入剖析了從前端開發到後端開發的關鍵轉變,揭示了 Vite 的「魔法」路由和 Express 的手動路由方式之間的區別。這篇文章解釋了為什麼express.static()至關重要,以及開發環境和生產環境如何服務於不同的目的。
{% embed https://dev.to/dolig/stop-rebasing-everything-your-git-history-isnt-that-special-ln3 %}
@dolig 從務實的角度論證了過度使用git rebase來處理特性分支的弊端。他們認為,如果團隊在合併時會壓縮提交,那麼 rebase 帶來的「乾淨歷史記錄」反而會增加不必要的風險和複雜性,但收益卻微乎其微。
{% embed https://dev.to/olgabraginskaya/build-in-public-day-zero-end %}
@olgabraginskaya 為其專案 WYKRA 開啟了全新的「公開建造」之旅。 WYKRA 是一款旨在尋找相關線上社群和影響力人物的代理工具。她分享了專案啟動之初的目標、她瞄準的市場空白以及她最初面臨的技術和成本方面的挑戰。
{% embed https://dev.to/0x1/a-quiet-rewrite-of-the-web-purescript-on-the-rooftops-of-javascript-c61 %}
@0x1 對 PureScript 進行了精闢的探討,將其定位為一種純函數式語言,旨在搭建通往 JavaScript 生態系統的橋樑,而非試圖取代它。文章討論了 PureScript 如何讓開發者能夠利用 JavaScript 的強大功能,同時避免繼承其潛在的混亂局面。
本週的「Top 7」盤點就到這裡啦! 🎬 希望您喜歡我們才華橫溢的作者們帶來的這些精彩紛呈的見解、故事和技巧。繼續編程,繼續學習,並持續關注 DEV,獲取更多引人入勝的內容。別忘了訂閱我們的每週新聞簡報 (https://dev.to/settings/notifications) 📩,第一時間獲取所有精彩文章、討論和最新資訊。
原文出處:https://dev.to/devteam/top-7-featured-dev-posts-of-the-week-1g8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