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叫 Taino,在一家商業公司擔任工程師。
我目前擔任的職位類似工程團隊的經理,自從我擔任這個職位以來,我經常負責主持會議。
我不太擅長掌控局面,所以一開始我犯了很多錯誤。
如果繼續保持沉默,我就會不耐煩地強行推進話題,說“好吧,接下來呢……”,或者討論就一直繞圈子,時間就這樣流逝。結束後,我常常感到沮喪,懷疑今天的會議是否值得(笑)。
然而,透過反覆的嘗試和錯誤,我逐漸開始明白身為引導者我應該注意什麼。
這次,我想總結一下我認為特別有用的三個個人技巧。
希望對以後成為工程團隊的管理者或團隊領導的人有幫助。
本文總結了我在協助工程團隊的經驗教訓。
我認為有些想法可能適合或不適合團隊的情況和文化,所以如果您帶著“還有另一種思考方式”的感覺閱讀它,我會很高興。
首先,我覺得工程師會議與銷售或其他部門的會議相比有著獨特的氛圍。
這是因為我覺得許多工程師對自己的言論很謹慎,討論往往不太活躍。
但這並不是因為他們沒有動力。
相反,我認為這反映了想要邏輯準確、不想說錯話的嚴肅態度。
特別是在涉及技術話題時,我習慣先仔細思考再發言。
了解這項特性將使促進變得更加容易。
以下是我發現的三個有效的建議。
第一,如何面對沉默。
當會議中一片寂靜時,很難抗拒。
我們往往會急於結束談話,問“你有什麼問題嗎?”或者不耐煩地想“我必須說點什麼...”
但沉默不一定是壞事。
在大多數情況下,這就是「思考時間」——當你意識到一個新的觀點或正在整理你想說的內容時。
因此,即使出現沉默,也不要驚慌,並嘗試以積極的方式接受它,說「每個人都在考慮這件事」。
我認為等待30秒到1分鐘是可以的。
在此期間,觀察參與者的面部表情和手勢可能會給你下一步如何進行的線索。
當我擔任主持人時,有時我會想,“我接下來應該談什麼?”
在這種情況下,不要自己保留,而是大膽地詢問參與者。
例如,
“您認為下一步從哪裡開始比較好?”
如果我忽略了任何觀點,請告訴我。
“關於這個話題我們還需要考慮什麼嗎?”
諸如此類的問題:
引導者不必完美。
事實上,提出這樣的問題可以創造一種氛圍,讓所有參與者可以共同努力為會議創造正確的氛圍。
此外,當您在技術問題上遇到困難時,參與者通常會更有知識。
這就是為什麼提問可以營造良好的氛圍並帶來新的見解,從而促進更好的討論。
最後一條規則是給每個人都有發言的機會。
有些人積極發言,有些人則靜靜聆聽。
但這不代表後者沒有意見。
相反,他們是深刻的思想家,並且常常擁有有用的觀點。
為此,觀察參與者的行為,您將能夠掌握鼓勵他們發言的時機。
順便說一下,「習慣」的例子如下,由於每個人都不同,因此觀察它們會很有趣。
感到困惑的人 → 他們可能意識到一些問題
表情困惑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
人們將臉貼近電腦螢幕,盯著文件——他們可能發現了一些有趣的東西。
如果你讀到這些手勢和行為,
“沒整理好也沒關係。”
“哪怕只是一個隨機的想法也可以。”
“只要你的想法就好。”
建議從這樣的事情開始,因為它將創造一種讓人們更願意暢所欲言的氛圍。
我認為協調一個工程團隊面臨獨特的挑戰。
不要害怕沉默,多提問,並聽取每個人的意見。只要注意這些,就能大大提升會議品質。
重要的不是要成為完美的主持人,而是要成為幫助團隊產生良好討論的「催化劑」。這樣的想法會讓你安心,也讓參與者更容易表達自己的觀點。
我仍在學習,但自從我開始牢記這三件事後,我能夠在更多會議結束後感到「今天的討論很好」。
如果您以後要負責主持會議,請放鬆心情,試試看。失敗也沒關係。您一定會在每一次會議中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