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大家!模型上下文協定 (MCP) 伺服器的運用進展如何?我每天都在測試新的MCP伺服器,探索提升開發效率的方法。
在之前的MCP相關文章中也提到過,MCP作為「將AI助手與外部服務連接的橋樑」,正顯著改變著我們的開發生活。像Claude Code和Cursor這樣的AI IDE,能直接與GitHub、資料庫、API工具進行聯繫,這已經是現代開發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了。
這次,我將介紹我長期測試並精心挑選的15個MCP伺服器。根據2025年的最新資訊,收集了適合初學者到進階使用者的優秀工具,接下來將介紹各自的特色及實際使用感受!
用途:儲存庫參考、Issue/PR管理。
GitHub MCP伺服器是一個可以讓AI IDE直接操作GitHub儲存庫的工具。
對我來說,我是這樣使用的:
// 在Cursor上寫完代碼後
「為這段代碼建立PR到main branch」
// 然後自動創建PR,甚至還添加了審查評論!
之前在GitHub與編輯器之間反覆切換的工作,現在可以在AI IDE內完成。特別是在團隊開發中,審查過程大大加快。
用途:管理GitLab儲存庫和合併請求。
這是GitLab使用者的救星,特別擅長監控CI/CD流水線及解決問題。
前幾天,深夜部署失敗時,我是這樣解決的:
我:「最新的流水線失敗了。問題是什麼?」
AI:「測試環境的Docker映像似乎無法拉取。讓我們確認一下認證資訊」
AI分析了流水線的日誌,幫我確定了問題,使得早上之前就修復完成。如果沒有這個幫助,我可能會花一整夜進行除錯...
用途:Apidog的API設計、模擬及測試功能與AI IDE/代理人連接。
個人而言,最珍貴的就是這個Apidog MCP伺服器。從API設計到模擬創建、測試執行,都可以直接從AI IDE進行操作。Apidog強大的API設計、模擬、測試功能能與AI IDE直接連接,極大地提升開發效率。
Apidog官方文件:
例如,在實現新的API端點時:
我:「創建用戶註冊API的測試案例,並在Apidog上執行」
AI:「了解。將創建正常及異常的測試案例...」
// 幾秒後
AI:「測試案例已創建並在Apidog上執行。2個測試成功,1個失敗。失敗原因為...」
過去要在Apidog和編輯器間來回的繁瑣步驟,現在省略掉了,API開發速度提升了兩倍以上。特別是在同時開發前端和後端時,這種聯動真是非常方便。Apidog直觀的介面與AI IDE強大的功能結合,為API開發開啟了新的可能性。
用途:執行Postgres數據庫查詢。
現在可以直接從AI IDE操作數據庫了,特別是在查詢優化方面非常方便。
我:「我想改善這個查詢的性能」
AI:「正在檢查目前的表結構...似乎缺少索引。建議添加以下索引...」
實際採納這個建議後,查詢執行時間縮短了75%。即便不是數據庫專家,借助AI的幫助也能進行優化,這真是個放心的選擇。
用途:與Supabase專案連接。
在使用Supabase的專案中,這個MCP伺服器表現突出。認證設定和數據訪問控制,在AI的支持下變得格外容易。
前幾天,我在認證方面遇到困擾的時候:
我:「想添加新的用戶角色,僅對特定表格授予讀取權限」
AI:「了解。將Supabase的策略設置如下...」
以前要閱讀大量文檔的工作,現在只需與AI對話即可解決。特別是安全設定錯誤會很可怕,因此AI的支持令我感到安心。
用途:操作Redis快取或鍵值儲存。
Redis的快取及鍵值儲存操作也可以用自然語言進行。
例如,調查性能問題的時候:
我:「想查看用戶會話的快取命中率」
AI:「當前的快取命中率為78%。以下鍵的訪問頻率最高...」
即使不記得Redis指令,AI也會執行適當的指令,讓快取管理變得格外輕鬆。特別是在進行性能調優時,這個MCP伺服器非常有幫助。
用途:搜索和操作Elasticsearch索引。
在使用Elasticsearch的專案中,這個MCP伺服器相當便利。複雜的查詢也能用自然語言執行。
例如,分析錯誤日誌時:
我:「告訴我從昨天到今天的錯誤日誌中,最常見的錯誤模式」
AI:「過去24小時中,最常見的錯誤是「連接超時」,佔總數的43%。主要發生在以下伺服器...」
即便不記得Elasticsearch的複雜查詢語法,AI也能構建合適的查詢,使得日誌分析變得輕鬆許多。特別是在故障應對時,這個MCP伺服器十分有幫助。
用途:管理AWS資源。
AWS管理通常複雜而繁瑣…對此感到頭痛的人,我推薦這個MCP伺服器。
例如,可以自然語言確認EC2實例狀態或管理S3桶:
我:「告訴我生產環境的EC2實例狀態」
AI:「目前有4台實例運行中,CPU使用率平均30%,記憶體使用率為...」
不需打開AWS控制台,就能立刻獲得所需信息,這真是太方便了。特別是在故障應對時,如此迅速了解情況非常寶貴。
用途:與Google Cloud專案連接。
在使用Google Cloud的專案中,這個MCP伺服器非常實用。對BigQuery的訪問及數據分析變得輕而易舉。
例如,進行數據分析時:
我:「將上個月的用戶訪問數據按地區匯總」
AI:「正在連接BigQuery進行匯總...結果如下...」
不需打開GCP控制台,即可快速完成數據分析,這實在太方便了。特別是在與數據分析團隊合作時,這個MCP伺服器的幫助非常大。
用途:獲取和更新Notion工作區的數據。
在團隊開發中,文檔管理也是重要工作之一。使用Notion MCP伺服器時,可以直接在AI IDE中操作Notion工作區。
我所在的團隊在會議後的任務管理中是這樣使用的:
我:「從今天的會議記錄中提取任務,並添加到Notion的任務列表」
AI:「了解。我已提取7個任務,並按負責人分類新增至Notion」
以往會議後手動進行的工作現在自動化了,團隊的生產力大幅提升。特別是在議事錄長的情況下,AI的摘要和整理功能真是幫了大忙。
用途:操作Google Drive文件。
對於使用Google Drive的團隊,這個MCP伺服器非常有用。文件搜索和編輯變得簡單許多。
例如,在查找專案資料時:
我:「搜索上個月的專案會議資料,並總結要點」
AI:「正在搜索Google Drive...找到3個相關文件。主要要點如下...」
能在Google Drive眾多文件中迅速找到所需信息,真是太方便了。特別是在遠程工作環境中,這個MCP伺服器助益良多。
用途:簡化對OpenAI API的訪問。
使用OpenAI MCP伺服器,可以直接在AI IDE中使用OpenAI的API。代碼生成及自然語言處理變得更加流暢。
例如,在特定算法實現困惑時:
我:「告訴我如何高效實現二叉搜尋樹」
AI:「以下是優化過的二叉搜尋樹的實現範例...」
直接利用OpenAI強大的模型,使得複雜問題的解決速度提升了。特別是與最新的GPT-4模型結合,顯著提高了編碼效率。
用途:加強與Anthropic API的連接。
對Claude Code的使用者來說,這個MCP伺服器是必須的。透過與Anthropic API的整合,Claude Code能大幅提升能力。
對我來說,常常用來進行長文本文檔的摘要和分析:
我:「幫我總結這份技術規範書,提煉主要要點」
AI:「了解。我已從200頁的規範書中提取以下10個重要要點...」
Claude Code的文脈理解能力與MCP伺服器的外部工具整合組合,實在非常強大。特別是在處理大量文檔時,這種整合大大縮短了工作時間。
用途:注重隱私的搜索功能。
對於重視隱私的開發者來說,Brave Search MCP伺服器是不錯的選擇。可以使用Brave搜索引擎收集最新的技術資訊。
例如,在調查新的技術趨勢時:
我:「告訴我最新的WebAssembly動向」
AI:「正在Brave Search上搜索最新資訊...最近的趨勢有以下幾項...」
在保護隱私的同時收集最新的技術資訊,這真的非常便利。特別是在調查開源專案時,這個MCP伺服器助益良多。
用途:自動化高品質搜索結果和資訊收集。
最後介紹的是Tavily MCP伺服器。它能自動化高品質的搜索結果和資訊收集。
特別適合於技術調查和最新資訊的跟進:
我:「調查最新的React Hook API並展示範例代碼」
AI:「根據最新的React官方文檔,新增了以下的新Hook...」
能從可靠的資訊來源收集最新的技術資訊,讓我能夠始終以最新的知識進行編碼。在快速發展的JavaScript框架世界中,這項功能真是非常重要。
到目前為止,我介紹了15個MCP伺服器,大家覺得如何?自從引入這些工具以來,我的開發效率有了顯著提升。特別是以下三個,我認為開發者絕對應該引入:
MCP生態系統尚在發展中,但未來將會有更多服務隨之支援。AI IDE的整合將成為常態的未來,已經不遠了。
大家也請務必導入適合自己開發環境的MCP伺服器,享受AI時代的開發樂趣!如果有任何問題或感想,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也期待大家分享自己獨特的MCP伺服器使用方法!
原文出處:https://qiita.com/satokenichi/items/afa59c3605825bdf76f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