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4(六) 舉辦的『日本 Azure 用戶組 (JAZUG) 15週年研討會』中,
我參加了尊敬的微軟前輩工程師寺田先生 (@yoshioterada) (全球活躍的超強老手工程師) 的 AI 驅動開發會議 (非常好且很有收穫) 的
上課筆記,整理如下。
(實際上是我自己的學習筆記,但因為這場 實在是太棒的 AI 驅動開發會議,所以想要廣泛分享給當天未能參加的社群朋友,於是寫成了博客文章。)(另外,也請寺田先生本人對文章進行了審核)
「如何在保障品質的同時,最大化 AI 驅動開發的效益的最佳實踐」
的內容非常廣泛,無論是對哪些工程師都非常有啟發。
首先展示的是,
寺田先生在三天內,沒寫一行代碼就讓 AI 製作的,
由微服務構建的電子商務網站。(因為寺田先生的興趣是滑雪,所以是滑雪的電子商務網站)
類別、子類別、商品個別頁面
購物車
登入功能
還有 AI 聊天功能
前端使用 TypeScript (Next.js + Tailwind CSS),
後端使用 Java (Jakarta EE)。
AI 相關方面使用:
展示完這個示範應用後,寺田先生詢問在場觀眾:「如果這個服務是你一個人來做的,估計需要多久?或者是多少人月?」
他拿著麥克風,挨個兒訪問坐在前面的觀眾。
有許多人回應「半年?」「最快一個月?」
然後他說:「其實這個,全部都是在三天內做的! 使用 GitHub Copilot」
真厲害〜〜〜
開發風格 | 👨💻 傳統 | 🤖 AI 驅動 |
---|---|---|
微服務<br>建構 12 個 | 3-4 週 | 2-3 天 |
事件驅動架構<br>設計〜實作 | 1 週 | 數小時 |
複雜 API 實作 | 幾天 | 幾分鐘 |
文件製作 | 1-2 週 | 同時進行 |
結果
⚡ 開發速度提高 10-20 倍
↑ 實際上,這種速度的差異非常巨大。看到帶有具體數字的這張表,讓我再次感受到 「不使用 AI 的開發已經成為『傳統開發方法』了」 的不可逆轉的趨勢。
(↑ 寺田先生的幻燈片截圖)
雖然自信滿滿地說「完成了!」,但實際上卻未必完成,或標註為「// TODO」,
而且當想增加新功能時,卻大方地破壞現有代碼等等……
例)
別試圖將出現問題的地方註解掉來掩飾。
針對未學習的問題,
"https://jakarta.ee/specifications/...(官方文件 URL)
裡面的內容作為參考,以實現最新的 Jakarta EE 11”
關於微軟的技術,例如 Azure,
非常推薦使用 Microsoft Learn 的 MCP 伺服器!
這樣能夠讓 AI 參考最新的官方文檔來回答。
對輸出不要求一次就完美。
通過逐步改善來提升品質。
請確認已創建的〜〜〜是否存在錯誤或漏失。
如有需要,請進行修正和更新。
(↓ 寺田先生的幻燈片截圖)
在我2024年開始產假前,的確對「GitHub Copilot 就是代碼補全」有這樣的印象,但
現在 GitHub Copilot 已經成為「編碼代理」。
在 VS Code 或 Xcode 等軟體中運行的編碼代理,GitHub Copilot Agent 模式。
可用的模型也非常多!
↓ 我在 VS Code 的截圖
接下來介紹在 github.com 上運行的 GitHub Copilot Coding Agent。這個可以將問題直接交給它解決,
指派給它後,它自動創建拉取請求來處理。人類只需按下合併按鈕。(如果有任何要求,可以在評論區告訴它,它也會予以應對)
讓我們在保障品質的同時推動 AI 驅動的疾速開發💪
一定要使用 GitHub Copilot!
記得追蹤強大的工程師寺田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