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y good
1. 通常來說 前後端會一起先討論出 api 的內容 有了規格之後 前後端就可以分別各自開發 最後再串起來就好 2. 或者是後端直接先設計好 api 把文件交給前端 接著前後端就可各自開發 3. 比較需要前後端共同確認設計細節的 api 可以開個 hackmd 或者 google doc 同步編輯 都看過之後再各自開發 4. 更多人協作的場景 可以考慮用 Swagger 之類的工具 先產生文件與 fake api 串接 5. 如果有足夠經驗 使用 GraphQL 技術也會很好 文件、測試面板 都會同步自動生成 6. 其實 你的狀況 聽起來是團隊彼此是否互相尊重的文化問題:後端成員普遍懶得理前端人員 懶得管你工作方不方便。因此 你需要讓技術主管知道這個情況 並且協助改善工作流程 不然的話 很沒效率 7. 如果團隊真的有互相卸責的文化 那麼在你發現有 api 缺漏之類的狀況時 請用 email CC 多人的方式 或是在聊天群組 @多人的方式 留下紀錄 證明時程的延誤不是你的問題。並且 出包的當事人 之後也許會自動改善合作態度 8. 大家都是專業人士 將心比心的話 其實通常不會讓人有難合作、溝通沒效率的感覺。不過 你也要盡量反應狀況 讓人知道你遇到問題或者有某些需求 否則 說不定大家都很滿意 只有你覺得有問題 9. 如果已經回報狀況 但是技術主管拒絕協助改善 那麼這個團隊的工作效率低落 並且主管沒有能力改善 可以考慮離職 --- 以上 參考看看
1. 工作上有混亂很正常 2. 不用離職,繼續在工作上學習即可 3. 對公司來說,一團混亂之後,還是有點進度即可 4. 對你來說,一團混亂之後,還是有學到點東西、薪水正常領即可 5. 你是經過面試流程入職的,如果在職位上無法順利工作,公司負擔50%責任,不用想太多
很好的提問 簡單寫一篇分享我的觀點 https://codelove.tw/@howtomakeaturn/post/837jVx
Yes 忙的時候就不開了 而且很多來找我的人 其實毫無準備 我交待的小任務也沒完成 所以最近懶得開 覺得大多數人偏被動 好像還是比較適合去補習班 😂
需要更多意見 可以直接到群組跟大家聊聊

一些群組意見 你參考一下 有些要改寫     
我覺得沒問題呀 對接案公司來說,看起來就是前端即戰力,應該會收到面試邀請呀 而且看起來基本功不錯,就算是自有產品的公司,應該也會有願意跟你聊聊的 無法理解怎麼會20間都無消無息
是不是打錯字?應該是要求為「經驗1年以下」?
對,上面很多人都誤以為,是把官網的行政表格,直接模仿一份 其實應該是要把原始資料,用表格呈現 不過都會練習到 table,所以沒關係,都可以
nice
話說回來,一定要用 zod 來達成嗎? ``` const Component = ({ title, description = '' }) => { return ( // ... ); } ``` 直接這樣,給預設值,是不是效果也一樣呢?
我很少用 typescript 也不熟 zod 幫你貼到群組問問看,哈哈
很好的指南,認同
超猛的,原生 css 已經變很強了!
非常好!已能夠從無到有、親手雕刻、掌握 Vue 元件的開發方法! 祝早日找到 Vue 相關前端職缺!再來跟大家分享好消息!
good 多做筆記 留下 todo list 之後慢慢補完就對了!
OKOK 我看過了 我認為你的狀態相當不錯 專案的完成度&技能掌握,勝過大多數新手入行者 可以開始投履歷了,入行之後有更多東西可以學 參考這篇:「投履歷的公司篩選」段落 https://codelove.tw/@howtomakeaturn/post/k31dYx 不過,不太確定嘉義的職缺狀況,軟體業最多職缺還是台北,你再評估一下 開始找幾間公司面試看看吧!
很讚,很完整
我剛看了一下,感覺還不錯 Vue 或 React 本身,有熟嗎?
嗨嗨 以上各個專案 分別使用到什麼技術 可以一併整理貼出來嗎? 你在投履歷的時候,也一併整理貼出比較好,方便面試官知道你用過哪些工具、技術
的確都是現代前端工程常用技術了 不過就我個人觀察,單元測試、CI/CD 工具、容器化技術、部署腳本,這幾個對 junior 前端來說很吃力 可以等邁向 senior 的階段再慢慢學 😅 先叫公司的後端 or DevOps or SRE 幫忙就可以了 😅😅 事實上,我認為,前端的單元測試、e2e 測試,就算對 senior 來說也是不容易的,要寫得漂亮,很有挑戰性 😅😅😅 (要是為了寫而寫、為了 100% 覆蓋率而寫,根本沒意義)
我幫補充,關鍵字:`SOLID 原則`
很棒的分享!資料變多的時候,這就很重要 實務上,其實也沒那麼難,很直覺 一個很大的陣列,對他 `從頭到尾 for loop` 裡面再 `從頭到尾 for loop` 一次,基本上就是 `O(n^2)` 了 如果裡面再 for loop 一次,基本上就是 `O(n^3)` 了 就算是完全不懂,也直覺上會知道這段程式很慢,資料變多之後,早晚會出問題! --- 我個人經驗是,系統的用戶少就算了,一但資料變多 寫出 `O(n^2)` 的函數,勉強還能用 但是 `O(n^3)` 的函數,幾乎不能用!太慢了
很讚的技巧,可以確保 type 更明確!
發問請直接到討論區為主喔~
來吧 坐等你的產品上線~
Very good!
對,職業生涯,幾乎都在寫這兩個
來吧,貼出你的計畫,給大家看一下吧
缺陷&攻擊範例 https://securityintelligence.com/inside-the-mind-of-a-hacker-attacking-the-memory/ 心得:曾聽說寫 C 跟寫組合語言差不多。如果寫個應用程式要管理記憶體到這地步,確實很為難呀...。
uuid 跟 hashids 用途不太一樣 適用場景也不太一樣,嘿嘿~
寫得非常好,設計也很好看~!
哈哈,很好的練習應用 身邊寫 C 系列的朋友倒是比較少 只有一些寫韌體的,在硬體產業工作
這個是好東西。 難怪很多專案格式都很好,原來是有這工具。
沒錯!我留意到很多國外的大神工程師,生涯初期的軌跡,跟台灣刻板印象截然不同! 在做中學、學中做的方式,絕對是個好方法。
補充一下,有一款簡潔、又有基本 hash 功能的,常用在網址上的,近年很流行 叫做 `hashids` 有興趣可研究
網址會出現的 ID 最老派是直接用整數 例如 1, 2, 3, .. 依此類推 會有幾個問題 - 網站總產品數量、文章數量、會員數量 會被外界輕易得知,這在商業上算是有點洩漏營業秘密 - 寫爬蟲的人,會更好寫,就一直遞增去爬資料即可 所以,如果不在乎網址的美觀,簡易的 hash 一下,就可避免這兩個問題
連影片檔案名稱,都要弄成動態的,實在太麻煩、開發時間大幅增加 實務上還是以需求為主,根據需求決定技術規格 開發者就是不斷在協助判斷「開發成本」與「商業價值」之間做取捨、平衡 系統不能太陽春,但也不能太 over-engineering 哈哈
照你這樣說,大概是這樣 - exp - 過期時限 timestamp - acl - 存取控制串列 - hmac - 金鑰雜湊訊息鑑別碼 - *.mp4 - 動態檔案名稱 你隨意更改參數的話,某種 hash 計算之後,會跟 hmac 對不起來 然後為了避免影片檔案名稱一直被 try 所以連名稱都是動態的... 看來是很有價值的檔案影片呀,可能是課程影片或是電影版權內容影片吧...
這些小專案 做到一個段落 放到網路上 之後公司 offer 拿不完 哈哈
很好 期待把7課都寫完&分享~!
最近在寫五子棋應用程式嗎 哈哈
我筆電用過 ubuntu 也用過 macbook 我都是在本機開發完,上傳到 git 雲端 然後 ssh 到 linux 主機,用 git pull 下來喔 很少會在 linux 遠端主機上直接開發 只有少數緊急情況,會 ssh 進去之後,直接用 vim 或 nano 機上修改~
我是用 vscode 但我沒有用 remote ssh 上網查了一下,國外滿多人也有同樣困擾,如果是我,會嘗試兩個方向 ## 1. 使用舊版 vscode https://github.com/microsoft/vscode/issues/151205 這位用戶,就是直接用舊版,問題就緩解了 我會隨便挑幾個舊版本,試試看,效能有沒有改善 https://code.visualstudio.com/updates/v1_74 這邊有各種版本,都可以點擊下載 不是什麼好方法,但可以試試看 ## 2. 嘗試這邊的一些調整 https://github.com/microsoft/vscode-remote-release/issues/7825 這位用戶,分享他的一些調整,說是有效果,參考看看 - Increased the MEMORY of the VM from 1024 to 2048, i guess it needs more memory on the VM side too. - Removed .vscode-server directory inside home dir of the VM (Remote server), it creates it first time you add a remote ssh connection inside VS Code on your local Machine (Mac) - Reinstalled the ssh extensions on the VS code on the host machine (Mac) - Removed a WSL extension from the VS code on host machine (Mac) (not sure why it was installed, probably automatically) 也就是清空一些設定、重裝一些設定 也不是什麼好方法,但可以試試看 --- 那台 gcp compute engine 是比較小台的,CPU 跟 RAM 比較小,對嗎? 實在無法的話,可能考慮升級大一點的機器,花錢消災這樣 😅 以上,順手研究,簡單分享
長知識... 上次我 google map api 被盜刷 200 美金,至今我都不知發生啥事...
TMPG 是什麼軟體?有相關連結嗎? 本身是開源軟體嗎?
慢慢進步即可~
考試加油~
每週二晚上《CodeLove Talk》直播! 開放觀眾 Call-in,一起討論軟體開發相關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