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川の電商水電行
Shopify 顧問、維護與客製化
小任務 / 單次支援方案
單次處理 Shopify 修正/微調
維護方案
每月 Shopify 技術支援 + 小修改 + 諮詢
專案建置
Shopify 功能導入、培訓 + 分階段交付

新人雖然是新人,但也有會被委任負責會議的人。觀察後會發現,他們在會議中的行為有一些共同點。那就是,他們不會在會議中做出不慎或不經意的發言,並且能夠將自己不明白的問題帶回去處理。

也就是說,

「關於本件,請允許我帶回去再處理。」

「我會向公司內部的專家確認,然後再聯繫你。」

「確認詳細資訊後,我會在後日給予回覆。」

能夠這樣發言的人,才會被委任負責會議。

相反地,也有些人會讓人覺得「不能讓他一個人參加會議」。這不僅限於新人,像我這樣的無能中堅也在此列。

那麼,什麼樣的人是這樣呢?他們會因為緊張而急著給出回答,說出「我認為是這樣」或「我想是這樣」這樣模糊不清的話。

這樣根本就不是回答。

因為客戶想要的,只有「能做到/不能做到」這兩種結果。如果他說「我想是這樣」,客戶心裡會想「(回答到底是什麼)究竟哪一種?」。

然後被問到「真的能做到嗎?」時,可能就會結結巴巴地說「啊,不,我不知道……對不起」,最終被要求「那調查一下吧」,被貼上無法信任的標籤。

這是理所當然的。與其遇到不明的問題前拼命回答,還不如花些時間給出正確的回答,讓客戶感到安心。

這對個人來說還好(其實也不好),但如果是在會議中獨自參加,可能會讓人覺得「這家公司不值得信任」,那就糟了。

會議中最重要的事情

會議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不說謊。

「大概是這樣」的內容不要輕易發言。不知道的事情就不要掩飾,誠實地說「我不知道」。為了做到這一點所需要的能力就是「勇氣」「自制力」

對,首先需要勇氣。

在現場誠實地說「我不知道」「我會帶回去」需要很大的勇氣。會有讓場面停下來的焦慮、對方可能覺得不可靠的擔心,或者擔心自己評價會下降───這些壓力都存在。

必須無視對方一瞬間可能「覺得你弱」的想法,支撐誠實態度的力量。

接下來是自制力。

人總是會因為想要「圓滿解決當下情況」「讓自己看起來更好」的心情,而容易口出根據薄弱的推測。必須戰勝這種誘惑,優先考慮誠實。

如果認為能夠快速給出答案的人是危險的,因為這樣的人通常會強調「大概」或「可能」的修飾語。

這是最糟的。沒信心的回答太明顯了。這樣的心態會很容易被看破。(更確切地說,只是透視而已)

還有,「稍微懂點什麼的樣子」也就不必了。即使說「我有稍微接觸過,但是我想應該可以做到」,也沒有人會因此而感到幸福。相反,說出這句話的人會變得不幸。


其實,我從那位優秀的新人成為他學習會議技巧的人。(雖然不好意思,但這裡我不會說自己去請教。稱之為向他請教。地位無關緊要。)

前提是,不應該有知識的武裝。

在此基礎上,擁有20%懂、50%懂、80%懂的「持回去」的言辭例句會很重要。

───就是一開始提到的這些。

「關於本件,請讓我帶回去。」

「我將向公司內的專家確認,稍後會再聯絡。」

「為了謹慎起見,確認後會在後日回覆。」

另外,他還提到了一些這樣的事情。

「帶回去並不是壞事。當場回答與會議結束後兩小時提供正確信息是同樣的事情。

反過來說,若不提出正確的答案,幾乎不會促進情況的變化吧?這樣一來,調查的工作就會隨之增加。

以我為例,就算覺得約80%有信心,那我也會選擇帶回去。有時會說「若有錯誤會再聯絡」。這是很明智的做法(笑),若正確的話對方不會介意不聯絡。

好吧,如果全部都說是「帶回去的話」,這會不會讓對方感到不安呢?然後,還有「說明的風險」。我認為要獲得影響力必須承擔風險,這沒問題。」

嗯,很強。

斷然表達的人太強大

首先,能夠斷然表達的人太強大。

工作中不需要不確定的資訊。客戶需要的正是「確定的信息」。即使花些時間帶回去,得到「答案是這個!」的回覆也會讓人感激。

「這是需要謹慎判斷的問題。」

「我認為需要意見交流。」

「這僅僅是個可能性。」

───類似這種模棱兩可的意見,像新人的說法一樣,幾乎不會促進情況的變化。因為這根本不是回答。

稍微改變一下話題,當提到「系統工程師的工作的本質是什麼?」的時候,常常會結論是「消除不確定性是工作」。

那麼,我們的軟體開發工作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其實,仔細想想就是「逐步減少不確定性的活動」。

 ・企劃:減少「應該製作什麼」的不確定性活動
 ・技術調查:減少「應該如何製作」的不確定性活動
 ・設計:減少「應該如何組合」的不確定性活動
 ・實作與測試:減少「是否如預期運作」的不確定性活動

在專案開始之初,我們面前展開了一片「未知」的霧。
我們的工作就像在這片霧中樹立標記,開拓道路,擴展安全區域,實質上是在製作地圖。

來源:Zenn。「「進度怎麼樣?」不再可怕的思考方式 - 從「作業日誌」到「未來的地圖」(2025/07/04)- https://zenn.dev/coconala/articles/progress-report-refactoring

這是一篇關於「進度報告」和「軟體開發」的文章,但這內容應該能夠讓許多(各種)工程師感同身受。

將不明的事情帶回去,給出正確的回答。這樣一個個、一步一步地消除不確定性,讓進度得到推進,促進討論,成為專案中的重要人物,這是很重要的。

被委任會議=升遷

在不需討論的情況下,當上司忙碌時,「我來聽聽話!」能接受委任去會議的部下是很有價值的存在。

對同時負責多個專案的上司來說,1小時的會議常常都是「真是抽不出那麼多時間啊」的想法。

如果能夠減少這種負擔怎麼辦?

如果可以讓部下獨自參加會議,這樣也無問題的話?

會議能順利結束,必要的資訊和作業能「帶回去」的話?

那自然就會想要委託會議。

對部下來說,這也不是壞事。如果案子的體制是工作者、領導者、經理的話,領導者委託會議給工作的員工,實質上就能扮演上級角色。

如果這樣的實績被認可,升遷自然也會變得容易。

如之前所述,被上司信任「不會說無責任或謊言」,也受到客戶信任「有基本誠實性(誠實)」的人,評價一定會很高。

傳遞錯誤信息的壞處是壓倒性的。

要誠實。


原文出處:https://qiita.com/haihaikazuma/items/c7692e7578ecd9875177


精選技術文章翻譯,幫助開發者持續吸收新知。

共有 0 則留言


精選技術文章翻譯,幫助開發者持續吸收新知。
🏆 本月排行榜
🥇
站長阿川
📝10   💬10   ❤️3
418
🥈
我愛JS
📝4   💬8   ❤️10
198
🥉
AppleLily
📝1   💬4   ❤️1
61
#4
💬1  
5
#5
xxuan
💬1  
3
評分標準:發文×10 + 留言×3 + 獲讚×5 + 點讚×1 + 瀏覽數÷10
本數據每小時更新一次
🔧 阿川の電商水電行
Shopify 顧問、維護與客製化
小任務 / 單次支援方案
單次處理 Shopify 修正/微調
維護方案
每月 Shopify 技術支援 + 小修改 + 諮詢
專案建置
Shopify 功能導入、培訓 + 分階段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