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Google AI Studio 多模態挑戰賽的參賽作品
我開發了一個人工智慧講座助手,它可以將冗長的講座記錄轉換成簡潔的摘要,產生自我評估的問題,甚至為 Medium、Dev.to 或個人部落格等平台上的部落格或學習日誌製作內容創意。
此 Web 應用程式分兩個階段執行:
講座分析與總結:
接受原始講座文字輸入
將其傳送至 Google AI Studio 內建的自訂 AI 工作流程
立即返回清晰、易於理解的摘要
內容與學習幫助:
根據講座內容產生自我評量問題
提供文章和內容創意,以便學習者可以記錄他們的學習歷程或在線上分享見解
它是一款輕量級、易於使用的工具,專為想要高效學習、複習和分享知識的學生和內容創作者而設計。
最初,我計劃使用Google Cloud Run部署應用程式,但由於卡片驗證問題,我切換到Netlify進行託管,以便審查者仍然可以無縫存取現場演示。
現場演示(在 Netlify 上託管): Netlify
GitHub 儲存庫: Github repo
AI Studio 工作流程檔案: 檢視已儲存的文件
這裡還有 Youtube 上完整示範影片的連結。
{% 嵌入 https://youtu.be/Q9QYQkBySlA?si=1YJ3YpG4W3IZ5iBi %}
截圖:
以下是部分使用者介面的螢幕截圖:
這是登陸頁:
這是搜尋框和結果:
選定的影片:
我使用Google AI Studio來:
設計並測試用於總結講座記錄的人工智慧提示
微調回應格式,使其更加清晰簡潔
匯出工作流程,以便將其整合到簡單的 Web 應用程式中
上面保存的 AI Studio 檔案驗證了平台的使用情況,並允許其他人準確地看到工作流程是如何建構的。
我們的系統透過以下階段將講座內容轉化為互動式、多模式的學習體驗:
Gemini-2.5-Flash 將講座轉換為準確的記錄,然後將其組織成包含測驗、抽認卡和 AI 生成的練習題的學習模組。
Imagen-4.0-Generate-001 將故事驅動的學習片段以引人入勝的視覺效果呈現,為學生創造強大的記憶線索。
學習者在課程開始前完成互動式配對練習——將術語與圖像配對,以建立主動回憶和概念理解。
使用 Web Speech API,摘要和故事場景可以轉換成清晰、自然的音頻,以支援聽覺學習者並提高可存取性。
該專案展示瞭如何將Google AI Studio與簡單的前端相結合,在短時間內提供實用的、以學生為中心的解決方案。
所有原始程式碼、演示連結和工作流程檔案均可在上面找到,供任何人探索或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