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川の電商水電行
Shopify 顧問、維護與客製化
💡
小任務 / 單次支援方案
單次處理 Shopify 修正/微調
⭐️
維護方案
每月 Shopify 技術支援 + 小修改 + 諮詢
🚀
專案建置
Shopify 功能導入、培訓 + 分階段交付

大家好。我是新川,平時作為產品經理陷入產品優先級的煩惱中。
擔任產品經理時,來自公司各處的需求和想法都會蜂擁而至。
「這個也想做!」「那個也該做!」。

我一開始也試著滿足所有要求,結果不久就差點迷失了真正應該做的事情
從中學到的道理是,產品經理的本質在於決定「要做的事情」之外,更重要的是「決定不做的事情」

為什麼「決定不做的事情」很重要

集中有限的資源

公司的團隊資源是有限的。人力、時間和金錢都不是無限的。
這時,史蒂芬·柯維的著名“岩石、小石頭和沙子”的比喻恰如其分地說明了這一點。

如果先在空瓶中放入沙子,就再也沒有空間放入岩石(真正重要的事情)了。
但是,如果先放入岩石,再放小石頭,最後再加沙子,那麼這些東西都可以放下。

產品經理的工作也是如此。如果不優先處理重要的「岩石」——對用戶和業務最具影響力的工作,就會被瑣碎的「沙子」奪去資源。

👉 應該改變的觀點
在把“岩石”放進瓶子之前,不要被沙子所分心。

成果會有所不同

「想做所有事情」的產品經理與「專注於應做的事情」的產品經理,在最終成果上會有很大差距。
一步一步積累應該做的事情,從長期來看會帶來壓倒性的成效。

蘋果正是這樣的例子。
在喬布斯回歸後不久,該公司擁有大量產品線,陷入了混亂。於是他決定「不做的事情」,果斷地精簡產品。結果將資源專注於iMac和iPhone等核心產品,取得了全球性的成功。

👉 應該改變的觀點
不要「想做所有事情」,而是要「一步步專注」。

釋放思考資源

這不僅對團隊和業務有影響,對自己思考的過程也有深遠的意義。
就我個人而言,在決定不做優先級低的任務的瞬間,腦海變得異常清晰。
決定不做的事情是一種清空心理垃圾桶的行為

👉 應該改變的觀點
處理任務時,與其“整理”,不如“丟棄”來更能釋放腦中的空間。

判斷標準是「用戶和業務的益處」

我在決定「不做」時的標準很簡單。
是否對用戶以及業務有重要的益處。

當然,對於「益處特大,但資源也超級龐大」的案件,會讓人感到困惑。
這種情況下,我通常會和團隊討論平衡,並且一定要從目的出發進行討論

👉 應該改變的觀點
不要用感覺來決定「做還是不做」。一定要用目的和益處來說明。

「決定不做的事情」並不是偷懶

聽到「決定不做的事情」這句話時,可能會誤解為是劃定業務邊界來輕鬆工作。
但是實際上正好相反,這是全力專注於應做的事情的戰略性決策
通過停止不必要的事情,可以最大化團隊的集中力和成果。

總結

  • 產品經理通過決定「不做的事情」來推進產品的發展
  • 決定不做的事情可以釋放腦力資源,提高集中力
  • 判斷標準始終是「用戶與業務的益處」
  • 「決定不做的事情」不是偷懶,而是為了最大化成果的戰略

最後想問一個問題。
你團隊的“沙子”是什麼呢?
本週,勇敢地將這些沙子從瓶子中取出來看看吧!

原文出處:https://qiita.com/yuto_shinkawa/items/b508face947876cf166e


精選技術文章翻譯,幫助開發者持續吸收新知。
按讚的人:

共有 0 則留言


精選技術文章翻譯,幫助開發者持續吸收新知。
🏆 本月排行榜
🥇
站長阿川
📝11   💬6   ❤️3
470
🥈
我愛JS
📝3   💬8   ❤️7
166
🥉
AppleLily
📝1   💬4   ❤️1
64
#4
xxuan
💬1  
3
#5
💬1  
3
評分標準:發文×10 + 留言×3 + 獲讚×5 + 點讚×1 + 瀏覽數÷10
本數據每小時更新一次
🔧 阿川の電商水電行
Shopify 顧問、維護與客製化
💡
小任務 / 單次支援方案
單次處理 Shopify 修正/微調
⭐️
維護方案
每月 Shopify 技術支援 + 小修改 + 諮詢
🚀
專案建置
Shopify 功能導入、培訓 + 分階段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