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事建造工作已經很久了。
網站、應用程式、實驗。
有些已經完成,大部分悄悄地留在名為“v3-final-final”之類的資料夾中。
但有趣的是:
我感覺自己比以前更有能力了。
我現在可以加快速度了。
我可以嘗試各種想法,而不用擔心會「卡住」。
我現在能夠建造一些以前我根本不敢嘗試的東西。
原因很簡單:
我寫程式時會用到人工智慧。
我並不隱瞞這一點。
但我其實很少談論這件事。
因為有時候感覺像是在作弊。
我會藉助人工智慧寫一些東西——一些我能理解的、行之有效的東西——然後有那麼幾秒鐘,我會感覺很好。
然後,一個聲音傳來:
“這其實不是你建造的。”
“真正的開發者會自己編寫程式碼。”
“你只是把別人的想法拼湊在一起而已。”
“如果有人看到你的創作過程,他們會認為你在作假。”
驕傲竟然能如此迅速地轉變為懷疑,這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程式碼執行成功。
該功能有效。
這個想法變成了現實。
但我還是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
那是我最近才注意到的地方。
我以前認為程式設計的價值在於它的難度。
我越是努力,就越「有意義」。
如果某件事來得容易,那就說明它什麼都得不到。
所以,當人工智慧讓部分工作變得更輕鬆、更簡單、更溫和時——
我並沒有覺得自己更聰明或更快。
我覺得自己不太真實。
重點不在於逐行打字。
關鍵不在於記住每一個文法細節。
這不是要我花六個小時糾結於同一個錯誤,以此證明我有資格創作。
價值始終在於我想要創造的東西。
這個想法。
意圖。
故事梗概。
實用性。
它帶給別人的感受。
人工智慧並沒有取代它。
它只是減少了想像與現實之間的一些摩擦。
或許這樣也挺好。
或許:
這個想法是我的。
方向由我決定。
這是我做的決定。
這是我的理解。
那種感覺——那種「是的,感覺對了」的感覺——是我的。
或許人工智慧並沒有讓我失去開發者的能力。
或許這讓我更能展現出我原本的開發者特質。
如果你曾經看過自己借助幫助寫出的程式碼,你就會明白我的意思。
他既感到自豪又感到羞愧。
你並不孤單。
我們很多人都默默地懷抱著這種感覺。
也許我們能對自己說的最溫柔的話是:
這份工作從來都不是為了證明你的價值。
這是關於將以前不存在的事物帶到世上。
你做到了。
這算數。
原文出處:https://dev.to/madsendev/i-use-ai-when-i-code-and-sometimes-it-makes-me-feel-like-im-cheating-4lj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