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想得太深,隨意理解即可!
這篇文章是從感性出發而寫的。
初次見面,我是 YURI!
目前我在資訊系統部門兼任工程師的工作已有兩年時間,
看到前輩們以及身邊的工程師們,我有一些感觸。
我坦白說,
這次想要將對工程師的熱情投射在此。
在此之前,我對於編碼有一些基本的認識。
部署非常可怕,但大家都能熟練地進行,真讓人佩服!
我自己也做過幾次部署,但總是因為擔心失敗而無法放心地按下鍵盤。
但是,我的前輩們卻能輕松應對。
我認為在背後其實是相當辛苦的,但他們卻不讓人感受到,這份職業素養讓我感到敬佩。
不過有時候,當我聽到前輩們在談話中說「危險,好可怕」時,我才意識到,啊,這些人也是普通人。
那瞬間的反差讓我非常喜歡。
還有就是即使失敗了,自己會查看日誌,找出錯誤的所在。
基本上都是獨立完成的,這並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而是需要經過相當訓練才能做到的,真的非常厲害。
Markdown起初對我來說是一種奇怪的文化。
我一直在想,工程師為什麼都在使用這種方式來寫。
無論是工作內部還是工作外的筆記,都是使用Markdown格式。
起初不習慣,但內容是以要點形式呈現,抓住重點,誰讀都覺得輕鬆。
最近我才意識到這就是Markdown的魅力。
以他人閱讀為前提整理的Markdown,讓我感受到工程師的一種細膩心思。
終端機是白色還是黑色?warp,iterm?
編輯器呢?IDE是什麼?
VSCode?JetBrains?還是直接用vim的高手?(nano也可以)
這每個人都展現出自己的個性,看得讓我覺得很有趣。
即使在使用同一台電腦,裡面的內容卻完全不同。
另外,
作業系統是Windows派、Mac派還是Linux派,
鍵盤是JIS派還是US派等。
喜歡的語言、喜歡的框架、使用的工具,
無論是什麼,都能展現出那個人的性格與思考方式,真是有趣。
有些人使用奇特的分隔鍵盤,有的人則喜歡高級的專注鍵盤,
甚至有人使用看起來不太好用的軌跡球等等。
最後在經歷各種使用之後,卻又回到原本的電腦上對戰,讓我搞不太懂,但也很好。
比如說,vim派、nano派,對於自己的環境熱情無比,
老實說,其實最終的結果都差不多,但我體會到這個過程中,
正是這個人的執著,
大概是他們無法妥協的東西,讓我感到敬佩。
沒有的話就自己創造,從大型的Web服務到機器人或自製腳本的小東西。
喜歡進行創作也是工程師的一個特點。
還有人自組裝遊戲電腦,家裡有伺服器,或者用樹莓派進行電子工作。
甚至有些東西完全不需要自製,卻還是堅持這麼做,真的是很厲害。
此外,哪怕是買的東西會更快,他們還是選擇親手製作。
我想「想要便利」這一點或許不如「想要讓它動起來」的心情強烈。
這種感覺讓我覺得非常像工程師,且我非常喜歡。
大家都是沉浸在技術中的人,
當我請教他們技術問題時,他們會全心全意地從1到10以瀑布式形式解釋給我聽。
對於感興趣的話題,所有人的性格似乎都會崩壞般熱情地講述,這讓我覺得十分可靠。
再者,不同的人對於技術的思考方式截然不同,讓我覺得非常有趣。
例如,即使有新的技術出現,也不一定「新=好」,而是其中可能包含著自己獨特的堅持。
現在的情況是,有些人會立即採用AI,有些人則是因為迫不得已才使用。
喜歡迅速使用AI的人,努力追趕技術的浪潮令人讚賞。
而不擅長AI的人,即使有自己的立場,卻仍然努力跟上時代,我覺得這樣的態度真的是很厲害。
至少在玩樂時,希望大家能不要這樣!
明明是來吃飯的,那些人到底打算什麼時候寫程式呢......?
但這樣的情況,同樣也讓我感受到他們對工程師這份工作的熱愛。
感謝您看到這裡!
非常感謝您們每天守護著系統!
不論發生什麼事,總會有看到你們努力的人。
對我來說,工程師們是世界上最
閃耀且帥氣的存在!
今天也請加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