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川の電商水電行
Shopify 顧問、維護與客製化
💡
小任務 / 單次支援方案
單次處理 Shopify 修正/微調
⭐️
維護方案
每月 Shopify 技術支援 + 小修改 + 諮詢
🚀
專案建置
Shopify 功能導入、培訓 + 分階段交付

目次

  1. 序言
  2. E資格是什麼
  3. 考取E資格的理由
  4. JDLA認證課程
  5. 考試費用
  6. 學習方法
  7. 考試當天
  8. 合格後的感想
  9. 未來展望

序言

2025年9月19日,E資格的合格通知透過電子郵件發送給我。我想這一生中將不會再有這麼艱難的考試了。我希望我的經驗能對未來想要考取此資格的人提供一些參考,於是我決定將其紀錄下來。

我的背景

  • 在製造業工作的研究職
  • 在元素研究和技術開發中,涉及機器學習
  • 擁有資格:G檢定、數據科學家檢定(在考取E資格之前)

幾年前我完全沒有AI相關經驗,甚至連編程都沒接觸過,但不知不覺中,我已經陷入了與AI相關的生活中。(詳細資訊請見這篇文章)現在,我在本業的研究開發和作為マナビDXQuest的支持者活躍著,運用我的技能。

E資格是什麼

image

E資格是由日本深度學習協會(JDLA)認證的證書,證明持有人具有適當實作深度學習的AI工程師能力。要取得E資格,首先需完成JDLA的認證課程,需要證明自己在深度學習的應用數學、機器學習、深度學習、開發與運行環境等方面擁有廣泛的知識和實作技能。(生成AI回答)

因此,通過取得此資格,可以證明不僅擁有機器學習的知識,還有在深度學習和使用Python進行實作的能力。G檢定是通才,而E資格則定位為工程師

合格率

關於合格率,大約是這樣的:
image
(引用自JDLA官方網站)

根據2018年到2025年#2的統計數據,合格率約為70%。(詳情可參考JDLA官方網站)單從數字看似乎相對較高,但這其實是個陷阱。考試本身的難度相當高,不容易通過。參加E資格考試的人,大多是已經超越了一定門檻的強者,自然合格率會偏高。

考取E資格的理由

直到去年,我對獲取資格並不感興趣,只覺得能完成工作就好,但隨著與AI工程師和數據科學家接觸愈加頻繁,我受到啟發,開始認為「取得資格也許不錯」。
由於E資格的門檻較高,我的計劃是先考取G檢定,再考取數據科學家檢定,並且終有一天挑戰E資格。

資格取得歷程

  資格名稱 取得日期
G檢定 2024年9月4日
DS檢定 2025年1月8日
E資格(新) 2025年8月31日

在我撰寫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正好在一年內達成了目標。

JDLA認證課程

如上所述,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參加,只有完成JDLA認證課程的人才可以報名參加考試。(這也是考試難度高的原因之一)
這些認證課程各不相同,許多民間企業提供以獲取E資格為目標的私人教材,並且大多數都是數萬到十幾萬的高價課程(為了獲得報考資格竟需要支付如此高的費用,實在讓人心疼…)。

我選擇的認證課程

在眾多課程中,我選擇了AVILEN。我之所以決定是因為合格率相對較高。
image
(引用自AVILEN官方網站)

選擇的計劃

image

這部分我有些猶豫。因為已經對機器學習有一定了解,所以一開始考慮是否單選E資格課程或對應的快車道。但我不想考試失敗,既然參加考試,我就決定要將機器學習的知識徹底複習,於是我報名了全人類都懂的機器學習課程+全人類都懂的E資格課程【Pytorch版】的組合。

考試費用

合計:230,230日圓

  • 課程費用   :168,300日圓
    • 全人類都懂的機器學習課程+全人類都懂的E資格課程【Pytorch版】
  • 在線模擬考:16,280日圓
  • 參考書費用1  :6,050日圓(黑本)
  • 參考書費用2  :6,600日圓(白本)
  • 考試費用   :33,000日圓

我工作的公司並非IT業,E資格更無先例,但公司全額負擔了這些費用,對我來說非常感激,這也讓我感受到了一定的壓力。

學習方法

報名後我馬上開始學習。

目標是2025年8月的考試。因為在2月底報名,希望從3月開始學習。我對機器學習的基礎知識有一定自信,但不可以掉以輕心。
我制定了以下的學習計劃:

  • 機器學習(複習):1個月
  • 深度學習   :3個月
  • 考試對策   :2個月
    image

最終我幾乎按照計劃進行了學習,但特別注意的點是什麼事情都要及早著手。AVILEN提供的學習時間表讓我保持進度,我很努力地前置推進,最終可能比一般模式提前了約兩個月完成課程,並全力以赴地將剩餘時間用於考試對策,這反而成為我合格的關鍵。

學習時間

由於沒有做詳細的記錄,所以這裡的時間是大致估算:

  • 平日:3~4小時
  • 休日:6~7小時
    我估計在6個月內,至少花費了700小時

修習條件

當然,如果無法成功修習課程,將無法獲得參加考試的資格,因此我把修習課程放在最優先的事項。對於AVILEN而言,需要通過以下四項:

  • 編程演練
    進行部分Python編程的課題。在卷積神經網絡、循環神經網絡、長短期記憶網絡、生成對抗網絡等各種任務中都會有課題發出。初學者可能會感到驚訝,但講師會提供詳細的解說視頻,因此可以獲得很多線索。不過,作業的數量是相當多的,建議儘早著手,會更好。這非常具有挑戰性。

  • 產品開發演練
    使用Python實際開發某種模型。主題可以是任何內容,但預先提供的參考主題可以選擇。我選擇了相對容易的CIFAR-10分類模型。
    如果完全不會編碼,這對於一些課題來說會有點辛苦,但即使不知從何下手,也可以依據生成AI的建議進行,因此只要努力應該都能通過。

  • 修習考試_5科目(機器學習)
    機器學習領域在第一個月輕鬆完成了。可以多次挑戰,所以合格並不困難。

  • 修習考試_深度學習
    被認為是最難的最終考試。機會有兩次,得分率超過七成即可合格。我參加的時候,第1次能過的和第2次能過的比例大約是50:50。(第三次以後將收取費用)
    在我的情況下,由於是觀望,因此以約60%的準備參加第一次考試,結果還是失敗了。誠實說,難度相當高,半途而廢的了解根本無法合格,所以我認真複習一周,才在第二次考試中勉強合格。我聽說AVILEN的修習考試很難,果然如此。

修習考試後的學習

image

AVILEN的修習考試難度高,修習通過後本番考試也可以合格的說法相當常見,但老實說,我仍然不覺得能行,因此在剩下的兩個月裡進行了徹底的對策。
E資格特別注重理論部分,故應該重點關注「理解」,而非「記憶」。我重新閱讀AVILEN的官方教材無數次,此外還使用了以下教材:

  • 書籍

    • 從零開始的深度學習①
      本書我早就擁有並已讀過,所以當我不理解時用來當字典。AVILEN教材中會出現基於本書的代碼。因此這本書是必讀的,沒有它不行。

    • 從零開始的深度學習②
      我也擁有這本書,但之前並未完全閱讀,這次借機重頭開始。對於RNN和LSTM的結構,我認為有了相當詳細的理解。希望能讀到這本書也很推薦。

    • 深度學習教科書 E資格精選問題集(白本)
      我認為這本書並非必須。當前作為預期問題集的只有黑本和白本,但由於黑本的課程大變,因此幾乎沒有使用。只是翻翻看而已。本書在評論中經常提到錯誤很多,這點在下面會有詳細評註。希望能儘快出一份與課程完全對應的新問題集。

  • 其他

    • ChatGPT輔助學習
      這在理解方面大有幫助。「請告訴我有關〇〇的機制」開始詢問,可以不斷詢問直到自己滿意為止。我當時使用的是ChatGPT-Plus,並未感受到幻覺,因此可以放心地進行質疑。雖然也可以向講師詢問,但有時回復需要一天的時間,因此通常情況下我會依賴ChatGPT。

    • 網路文章
      關於自然語言處理特別是Transformer結構,可以參考這篇文章【Transformer的基礎】Multi-Head Attention的機制。這篇文章非常易懂,自從我聽完這個解釋後,整體架構在我腦海中再次清晰了許多。(目前似乎YouTube版本已不存在)

參考鏈接

<details><summary>關於白本的常見評論</summary>如果你閱讀Amazon的評價就會明白,其中錯誤還不少。不僅僅是單純的錯別字,還包括內容本身的錯誤等致命失誤。有一定理解的讀者應該能察覺,但對於初學者來說,不建議一開始就用這本書學習。另一方面,本書的解釋量還是很充足的,在AVILEN教材中無法完全理解的部分輔助學習上頗有幫助。</details>

學習方法的工夫

我最大的工夫點在於製作自己的筆記。所謂筆記其實是數位筆記。👉Amazon Kindle Scribe
AVILEN教材或是我調查的內容,將其理解後寫成筆記。在這個過程中,儘量將資訊濃縮簡潔地寫到一頁上。然後將其轉換為PDF寄到電腦,或是在iPad上查閱(因為單獨使用Kindle翻頁會稍微不便)。這樣在今後的回顧中非常方便,復習也變得容易。不知不覺中,我已經寫了大約90頁。
image

考試前1個月

在修習考後約兩週的學習中,我進行了在線模擬考試來測量考試前一個月的水平。結果是…
image
image

在1090分中,我得到了890分,這顯然已經達到合格範圍,讓我鬆了一口氣。但同時,我的數學部分得分率較低。(因為在實作中不會出現計算問題,但我不太想去做…)
這時放鬆手頭的學習是很危險的,因此在考試前仍然保持相同的學習節奏,反復學習。對於總是錯誤的問題、即使答對卻無法解釋的問題,以及公式理解等,自我反思直到不再感到不安為止,這一個月的準備真的非常艱辛。越是緊張,越覺得之前的知識會失去,甚至想立刻就去參加考試。

考試前2天

迎來了最後的衝刺。我提前請了假。
通常情況下,兩天連續請假並不常見,但我告訴上司「想要做E資格的對策」,他表示理解。
做了哪些事情呢,補充一些被忽略的領域的知識,最終檢查解答過的問題。雖然這時再怎麼努力似乎也沒有意義,但我決定最後仍然不放鬆,能做的仍要儘量去做,於是也加強了這部分。意外地發現了自己尚未掌握的部分,感覺還是有了一定的效果。

考試當天

考試當天我特別沒有做什麼。打算相信自己過去所做的準備。
身份證明檢查注意不要遲到是我唯一需要注意的。我在考場提前到達30分鐘,因此比預計稍早進行考試。我告訴自己「這半年來,為了這一天努力了,所以絕對沒問題!」然後,考試開始了。

考試體驗

老實說,考完後我感到「可能會不及格」,一段時間都處於震驚狀態。因為我沒有如預期般滿意的手感。內心不斷懷疑,「可能只有50%的把握…?」後續回想起自己做錯的地方,懷疑也許這道題也是錯的,那道題也可能錯,陷入了消極的思考中,什麼都無法進行。
就難度而言,與AVILEN的修習考試相比感覺要難得多。可能第一次修習考時的感受也差不多。而由於反復練習的關係,一些過度學習的內容雖然有點影響,但若有相當的難度,聽說與修習考的難度相當,我說「這情況不對…」。

合格通知

經歷這番折騰,三週後,期待已久的合格通知終於來了。
image

太好了,真的太好了。
總算取得我一直向往的E資格。取得資格固然令人高興,但我更想讚賞自己在這半年中,每天堅持學習、不輕言放棄的努力。

不過,我的應用數學分數依然很低,實在讓人尷尬。在課程中聽說,計算問題的出現比例每年都在減少,所以應優先考慮深度學習,因此我確實有一些放鬆,但這也是我沒有做好準備的責任,因此有點反省。

合格後的感想

E資格讓我獲得的東西

我確信自己學到了技能。
雖然在工作上與AI有接觸,但系統地學習整個AI的機會非常珍貴。E資格的概念是為AI工程師習得知識和技能,而這一系列的學習使我能夠深刻體會到這一點,對我來說是極大的財富。
我希望我獲得的不是浮光掠影的知識,而是可在工作中應用的真正技能,因此這一過程我面對著一切無法不斷探尋,且投入的努力最終能夠順利結合達到合格。

AVILEN的體驗

在眾多認證課程中選擇AVILEN是非常正確的決定。
正如宣傳所說,其合格率高的理由我能理解。教材、視頻、代碼解說等各方面質量都非常高,無可挑剔。通過修習考試後,能夠多次解題參加過去的修習考試,這一點對我幫助極大。結果上,對於考試的訓練幾乎完全依賴于AVILEN課程內的練習題,感覺完全足夠達到合格的水平。(雖然我也把白本讀了兩遍,但是否對最終得分有幫助則不太明確。)
此外,CTO吉川先生的解說非常清晰,我甚至因為多次觀看視頻而記住了他的台詞。特別是,針對所有在線模擬考題的解說視頻簡直是神作
我真的非常感激您們的幫助。

未來展望

我終於可以自信地說「我在製作AI」。
儘管我在過去的努力上都保有相當的信念和熱情,但我希望能夠創造出比以前更好的產品。
這次的經驗是我在公司裡開拓新領域的契機。作為第一隻企鵝。


原文出處:https://qiita.com/m_mato/items/f0aceab32ab9e24b9fe4


精選技術文章翻譯,幫助開發者持續吸收新知。

共有 0 則留言


精選技術文章翻譯,幫助開發者持續吸收新知。
🏆 本月排行榜
🥇
站長阿川
📝10   💬10   ❤️3
446
🥈
我愛JS
📝4   💬9   ❤️10
230
🥉
AppleLily
📝1   💬4   ❤️1
63
#4
💬1  
5
#5
xxuan
💬1  
3
評分標準:發文×10 + 留言×3 + 獲讚×5 + 點讚×1 + 瀏覽數÷10
本數據每小時更新一次
🔧 阿川の電商水電行
Shopify 顧問、維護與客製化
💡
小任務 / 單次支援方案
單次處理 Shopify 修正/微調
⭐️
維護方案
每月 Shopify 技術支援 + 小修改 + 諮詢
🚀
專案建置
Shopify 功能導入、培訓 + 分階段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