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這是一篇詩作。沒有技術性內容,也沒有特別的驗證。

忙碌人士的總結

本文提到以下內容:

  • 將「請告訴我」改為「請調查」。

前言

我找到了一篇這樣的文章。

無論哪一篇文章,簡而言之,就是「生成式 AI 不是你的上司或前輩」,並且提到「作為上司要給下屬適當的指示」等類似的話。

現實是...

但這真的很難。大多數人雖然習慣請求教導,但卻不習慣給出指示。即使被告知「在整理問題的背景資訊後撰寫指示的提示」,也很難做到。最終,還是會不自覺地說出「請告訴我」。我也是這樣的。

建議

因此,我有一個建議。

  • 將「請告訴我」改為「請調查」。

就這麼簡單。

在像 ChatGPT 這樣的現代對話 AI 中,模型不僅依賴自身擁有的知識來回答,還越來越多地在網頁上搜尋資訊以提供答案。如果向能夠從外部理解這種行為的人發出請求,使用「請告訴我」會顯得不自然。因為他/她正試圖回答自己不知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適當的提示應該是「請調查」。

背景資訊 - 如何處理到達該問題的資訊

這裡還有一個重要話題,即如何處理到達該問題的資訊。如果沒有這些資訊,往往很難給出適當的回答。然而,試圖通過最初的提示來引導出適當的回答本身就可能有困難。即使在與人對話的過程中,若在一開始提供一定的材料請求,從得到的結果中往往也會開啟新的視角,激發出想要提出另一個問題的慾望。

因此,不必努力整理出所有資訊在最初的提示中全部提供,而是以當時想到的範圍內的資訊來提問,並根據回應來調整討論的方向進行下一個問題。在某些情況下,生成式 AI 會主動要求「也請提供〇〇的資訊」,那時只需遵從即可。

另一個問題 - 如何對待生成AI

如果你總是對生成 AI 說「請告訴我」,那麼在你的內心深處,生成 AI 將無法避免地成為一種絕對存在,而你將盲目地服從生成 AI。這並不是生成 AI 使你如此,而是你自己教育自己走上了這條路。實在需要擺脫這種情況。

將「請告訴我」改為「請調查」將改變這種關係。至少從單純請求教導的人升格為給出指示的人。從師生關係,至少變成同事,然後是上司與下屬的關係。我認為,持續使用這種轉換可以防止你成為一個依賴性強的人,並維持與生成 AI 的平等關係,或是將生成 AI 作為工具使用的關係。

最後

正在與你對話的生成 AI,是一位視野稍窄但非常認真且優秀的「下屬」。


原文出處:https://qiita.com/mocketech/items/98609506806cec385390


精選技術文章翻譯,幫助開發者持續吸收新知。

共有 0 則留言


精選技術文章翻譯,幫助開發者持續吸收新知。
🏆 本月排行榜
🥇
站長阿川
📝11   💬6   ❤️6
460
🥈
我愛JS
📝1   💬5   ❤️4
91
🥉
AppleLily
📝1   💬4   ❤️1
52
#4
💬1  
5
#5
xxuan
💬1  
3
評分標準:發文×10 + 留言×3 + 獲讚×5 + 點讚×1 + 瀏覽數÷10
本數據每小時更新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