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文中,我們根據官網文件,全面系統地總結了AI程式碼編輯器Cursor的所有功能。
我們將對 v1.4 的最新更新進行詳細的講解,包括各項功能的概述、使用方法以及設定方法。希望這些內容能夠為您的開發工作提供參考。
在這裡我們將解釋從安裝 Cursor 到初始設定和基本概念的所有內容。
下載:首先,請造訪官方網站並下載適合您的作業系統的安裝程式。
安裝:執行下載的安裝程式並依照指示完成安裝。
初始設定精靈:當您第一次啟動程式時,將出現精靈。
鍵盤快速鍵:從現有的鍵盤對映(例如 VS Code 或 JetBrains)中選擇。如果您要從 VS Code 遷移,則可以保留您的設定。
主題:選擇您最喜歡的 UI 主題。
終端:配置整合終端。
這些設定可以稍後更改,因此請隨意選擇您喜歡的設定。
Cursor 是基於 VS Code,因此您可以輕鬆匯入現有的 VS Code 環境。
開啟遊標設定畫面( ⌘ + Shift + J
/ Ctrl + Shift + J
)。
進入General
> Account
。
只需按一下“VS Code 匯入”部分中的Import
按鈕。
導入的內容:
已安裝的擴充
主題
settings.json
中的設置
自訂鍵盤快速鍵
為了有效地使用 Cursor,理解以下核心概念非常重要:
Tab :針對多行程式碼的上下文感知預測完成功能。
代理:一種人工智慧助手,可以自主執行跨多個文件的複雜任務,同時以類似聊天的形式與您互動。
內嵌編輯:使用⌘/Ctrl + K
直接在編輯器中編輯和產生程式碼。
上下文:程式碼、文件、錯誤訊息等,作為任務的背景資訊提供給AI。上下文的品質對AI響應的準確性有重大影響。
規則:一種指導AI遵守專案特定的編碼約定和其他規則的機制,永久控制其行為。
程式碼庫索引:AI 分析和索引程式碼庫以了解專案的整體結構和符號的過程。
在這裡,我們將仔細研究您在日常編碼中會用到的 Cursor 的核心 AI 功能。
Tab
)Tab
不僅僅是簡單的關鍵字補全,還可以深入了解程式碼的上下文並建議多行區塊。
使用方法:
當您輸入程式碼時,建議會自動以幽靈文字的形式出現。
按下Tab
接受建議。
如果您想忽略該建議,請繼續輸入或按Esc
。
您也可以使用⌘ + →
/ Ctrl + →
逐字接受建議。
主要特點:
多行完成:一次完成整個程式碼區塊,例如函數體或類別定義。
跨文件編輯建議:根據一個文件中所做的更改,預測並建議對相關文件的編輯。
自動導入:當完成使用來自單獨檔案的外部程式庫或模組的程式碼時,將自動新增必要的import
語句(在 TypeScript/Python 中支援)。
環境:
您可以從Tab Completion
設定畫面調整行為,例如停用評論內的完成功能。
Inline Edit
編輯從⌘/Ctrl + K
開始,此功能可讓您在編輯器中操作程式碼而不會中斷您的思考。
模式:
編輯選擇:選擇程式碼後,按⌘/Ctrl + K
對該範圍進行編輯(例如「重構此邏輯」)。
產生新程式碼:在未選擇任何程式碼的情況下按⌘/Ctrl + K
在遊標位置產生新程式碼(例如“在此處實現排序”)。
詢問模式:在⌘/Ctrl + K
輸入欄中按Alt/⌥ + Enter
可詢問有關所選程式碼的問題。
整個文件編輯:使用⌘/Ctrl + Shift + Enter
/ Ctrl + Shift + Enter
對整個文件進行編輯。
聊天整合:
⌘ + L
/ Ctrl + L
將選取的程式碼和指令直接傳送到聊天面板(代理程式)以啟動更複雜的對話。
Agent
此功能可讓您在透過側面板中的聊天 UI 與 AI 互動的同時推進大規模開發任務。
UI和基本操作:
您可以使用⌘ + I
/ Ctrl + I
開啟和關閉側面板。
在聊天輸入欄位中以自然語言指定任務。
AI 的回應包含一個程式碼區塊,只需點擊即可套用到您的檔案。
v1.4 中的計畫功能(待辦事項) :
當您指派一個複雜的任務時,代理程式會先建立待辦事項清單(計畫),將任務分解為較小的部分。
待辦事項清單會隨著您的進度而更新,讓您更容易了解工作的整體流程。
v1.4 中的訊息佇列:
即使代理程式正在工作,您也可以透過以訊息形式傳送( Ctrl + Enter
)將下一條指令新增至佇列。
一旦工作完成後,佇列中的指令就會依序執行。
模式:
代理:這是預設模式,所有工具均可自主使用,包括搜尋程式碼庫、編輯多個檔案和執行終端命令。
詢問:一種唯讀模式,您僅使用搜尋工具回答問題而無需進行任何程式碼更改,從而幫助您更深入地了解程式碼庫。
手動:僅編輯使用者明確指定的文件,而不自主搜尋文件。
自訂:這是一種自訂模式,可讓您定義想要允許的工具和想要使用的預先提示。
終端整合(v1.3 或更高版本) :
代理程式產生一個獨立的終端會話來執行命令,讓您可以查看終端甚至直接接管。
Background Agents
允許在遠端虛擬機器上非同步執行耗時任務的功能。
使用方法:
使用⌘ + E
/ Ctrl + E
或透過聊天面板中的雲端圖示啟動它。
當您發出任務時,它將在遠端環境中開始處理。即使您關閉本機電腦上的遊標,處理仍將繼續。
您可以從側邊欄檢查進度,一旦完成,就會推送到 GitHub 並發送 Slack 通知。
v1.4 中的 GitHub 整合:
如果您在 GitHub PR 上提及@Cursor
來要求修復,後台代理將自動修復程式碼並推送提交。
環境設定:
您可以在專案根目錄中的.cursor/environment.json
中定義依賴項安裝命令(例如npm install
)和啟動時執行的進程(例如啟動開發伺服器)。
管理給予AI適當背景資訊的「脈絡」是掌握Cursor最重要的要素。
@
符號指定上下文透過在聊天輸入欄位中輸入@
,您可以明確地向 AI 提供各種資源作為上下文。
符號 | 功能 |
---|---|
@Files , @Folders |
新增特定檔案或資料夾作為上下文。 |
@Code |
您可以在文件中新增特定符號,例如特定函數或類別。 |
@Docs |
引用已註冊的官方文件。您也可以透過指定 URL 來新增文件。 |
@Web |
執行網路搜尋並將結果包含在上下文中。 |
@Git |
@Commit 新增階段性變更, @Branch Branch 新增分支差異到上下文。 |
@Past Chats |
查看過去的聊天歷史摘要以了解上下文。 |
@Cursor Rules |
明確執行為專案定義的規則。 |
@Linter Errors |
提供目前檔案的 linter 錯誤作為上下文。 |
索引:當您開啟專案時,這會自動發生,AI 會索引程式碼中的符號和構造,從而提高@Code
符號規範和 Agent 程式碼庫搜尋的準確性。
PR 索引(v1.2 及更高版本) :先前合併的拉取請求現在已被索引,允許您提出諸如「這在以前的 PR 中是如何實現的?」之類的問題。
Rules
和Memories
此功能可讓您自訂 AI 行為以適合您的專案。
Rules
:
將其定義為.cursor/rules/
目錄中的.mdc
檔案。
寫下特定於專案的編碼標準和設計模式將有助於確保 AI 產生和編輯的程式碼的一致性。
您也可以設定範圍以將規則僅套用於某些檔案模式(例如僅在frontend/
下方)。
Memories
:
此功能允許AI從與Agent的對話中自主學習重要資訊(例如,使用的套件管理器,庫版本等),並在未來的對話中自動引用該資訊。
產生的記憶將在用戶批准後啟動。
這是一個允許您將 Cursor 與外部工具和服務連接起來並使用該資訊作為上下文的協定。
目標:透過讓 AI 直接引用程式碼之外的訊息,例如 Notion 中的規範、Jira 中的票證以及 Figma 中的設計資料,我們可以減少上下文切換並實現更精準的開發。
利用方法:
只需按一下即可安裝並使用官方提供的MCP 伺服器(Notion、GitHub、Linear 等)。
我們還可以開發客製化的 MCP 伺服器以適合您的內部工具。
Cursor 與各種開發工具深度集成,以簡化您的整個工作流程。
AI 提交訊息:根據 Git 面板中暫存的變更自動產生格式正確的(例如常規提交)提交訊息。
合併衝突解決協助:當發生合併衝突時,您可以使用編輯器中的「在聊天中解決」按鈕啟動代理程式來協助解決衝突。
此功能使用 AI 自動審查 GitHub PR 並指出潛在的錯誤和安全性問題。
工作原理:當建立或更新 PR 時它會自動執行,並在 GitHub 上以評論的形式指出任何問題。
修復整合:點擊評論中的「在 Cursor 中修復」連結將啟動 Cursor 並提示輸入修復內容。
啟動代理:在 Slack 執行緒中提及@Cursor
以啟動後台代理程式。
利用上下文:代理可以讀取其中提到的 Slack 執行緒的上下文,並根據團隊的討論採取行動。
這是一個從終端使用 Cursor 的 AI 功能的工具。
curl https://cursor.com/install -fsS | bash
主要應用:
互動模式( cursor-agent
) :您可以在終端機中啟動互動式 AI 會話。
非互動模式( cursor-agent -p "..."
) :可以整合到shell腳本或CI/CD管道中,以自動化程式碼產生和重構。
GitHub Actions 整合:
我們提供了建立在 CI 測試失敗時自動修復程式碼的工作流程以及自動更新文件的工作流程的範例。
模型選擇:在聊天面板的頂部,您可以根據手邊的任務選擇具有不同智慧等級、速度和成本的 AI 模型。
自動模式:遊標會根據任務自動選擇模型。
最大模式:此模式適用於某些模型,使用非常大的上下文視窗(最多 100 萬個 token)。它在一次性分析大型程式碼庫時很有用,但會增加處理速度和成本。
自訂 API 金鑰:您可以設定自己的 API 金鑰(例如 OpenAI)並使用 AI,而不管您的 Cursor 計劃如何。
操作 | 捷徑 (Mac) | 捷徑 (Win/Linux) |
---|---|---|
內嵌編輯 | ⌘ + K |
Ctrl + K |
顯示聊天面板 | ⌘ + L |
Ctrl + L |
指令面板 | ⌘ + Shift + P |
Ctrl + Shift + P |
後台代理 | ⌘ + E |
Ctrl + E |
選擇程式碼進行聊天 | ⌘ + L |
Ctrl + L |
接受 Tab 補全 | Tab |
Tab |
AI 功能無響應:
如果您使用了公司代理或 VPN,HTTP/2 通訊可能會被封鎖。請嘗試在設定 ( settings.json
) 中新增"cursor.general.disableHttp2": true
。
您可以透過設定畫面中的Network
> Run Diagnostics
來檢查連線狀態。
資源消耗高:
Developer: Open Process Explorer
,查看哪些進程(尤其是extensionHost
)正在消耗資源。問題可能是由某個特定的擴充功能引起的。
問題報告:
向支援人員報告問題時,請從命令面板執行Report AI Action
並提供相關操作的“請求 ID”,以幫助他們更快地調查原因。
這是對 Cursor v1.4 功能的全面講解。希望這份速查表能對您的日常開發工作有所幫助。
原文出處:https://qiita.com/akira_papa_AI/items/255ad4ed86ef0924e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