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結果:JavaScript

🔍 搜尋結果:JavaScript

回答網友提問:26歲無經驗、高職畢,先去讀個二技 vs 直接補習轉職?

阿川收到網友提問如下: ``` 哈囉站長你好 我目前有在看蓬蓬的自學影片跟寫你分享的練習題 有件事想詢問一下我目前快26之前的工作經歷跟軟體一點關係都沒有 高職畢業 目前在自學一些程式語言的技能 如果未來要朝這個方向走建議我先去讀個二技相關科系補學歷嗎? 還是直接找線上課程或補習班轉職謝謝 原本的打算是想說上二技假日進修補個學歷順便幫自己打底 因為網路上看到蠻多分享是上完課後基礎理論不好 想順便詢問一下沒有學歷的話對未來的工作發展影響大嗎? 還是學歷只是初期比較看待後面看能力這樣子 ``` 寫一篇完整、公開回答跟大家分享,給類似狀況的人參考: # 不建議回學校補學歷 回學校補學歷真的太花時間了,動輒數年以上 何況入學之後還未必喜歡學校、未必喜歡寫程式 業界很多人也是「學歷普普且無經驗」自學4-9個月後,半路出家轉職成功 不論是金錢 or 時間成本來說,都應該先這樣試試看比較保險吧 # 很多人半路出家之後覺得自己底子不好 本科&非本科,基礎一定有差 但是現在網路資源、書本資源很多 寫網站不是什麼需要博士學位的「太空火箭科學」 工作上缺哪方面,就往哪方面慢慢自己補充,且戰且走也還夠用的 這行業根據職位狀況,難度可深可淺,一開始先負責較簡單的網頁工作也行 發現自己底子不好,趕快花業餘時間,大力自修一下呀 甚至先入行之後,週末再去學校進修,都比較保險吧 # 學歷對未來工作影響大嗎 學歷好看的話,當然在職場上有優勢 但如果態度不專業、工作多年還是沒什麼作品集,那也很難當工程師吧? 反過來說,學經歷不強的話 如果態度積極,作品集擺開在那邊,就算不是「超猛」的作品,也讓人知道這工程師有基本的「戰鬥力」呀 更不用說,如果積極貢獻社群、Github 專案有一堆星星,這種時候誰會管這工程師的學歷? 所以這題的答案是:學歷出色還是很吃香,但也還好啦!畢竟軟體工程這行,偏向「實力主義」,很難靠「關係」或者當「花瓶」或者「辦公室政治」就能混得出色 # 不建議直接跳進去補習班 另外我也不建議直接跑去需「全職上課」半年左右,學費十萬以上那種實體補習班 首先,班上同學程度不一,如果你稍微沒跟上進度,後面老師在講什麼就聽不懂,這樣花了大錢、時間,學習效果也不怎麼樣呀 我建議先大量找免費或便宜的教材,先吸收,多試幾份,真的卡關了,再開始挑補習班 先直接找一些作業跟專案寫寫看,從免費 -> 便宜的 -> 稍貴的,這樣一點一點花錢,風險比較小 更認識自身需求之後,再去比較市面上的各種補習班,最後再把這錢花下去,比較保險 事實上,也有很多人,最後根本沒去補習班,只靠著免費&便宜的一些資源,就直接順利轉職的呢! # 結論 這行學無止盡,就算台大畢業,工作十年經驗,還是一直在不斷自學寫程式的奇妙&精益求精 另外,我也有設計免費的 html&css 教材,還有便宜的 javascript 教材,內含「大量練習專案」,不論你最後選擇哪種學習方式,我都推薦搭配拿去學習、練習,稍有難度,但不少人全做完之後就順利面試上班了 以上,簡單分享個人看法

AI 咒語工程簡介:什麼是 AI 咒語工程?如何利用各種 AI 得到理想產出?

人工智能遍地開花,隨處可見一些新的人工智能工具。在 [ChatGPT](https://openai.com/blog/chatgpt)、[AutoGPT](https://autogpt.net/)、[Midjourney](https://www.midjourney.com/home/) 之間, [Dall-E](https://openai.com/dall-e-2) 和 [GitHub Copilot](https://github.com/features/copilot),您可以建置、編碼、獲取答案,以及創造美麗的藝術品……至少我們中的一些人可以。 為什麼有些人在使用生成式 AI 時比其他人獲得更好的結果?為什麼有些人製作的藝術品配得上盧浮宮,而另一些人卻得到了接近狗屁的東西? 這一切都取決於您使用的輸入。此輸入稱為“提示”。提示是您提出的問題,或者您用來建立內容的詞語。那些“製作”提示或對輸入有策略的人將其稱為“提示工程”。 原文出處:https://dev.to/github/prompt-engineering-for-ai-what-is-prompt-engineering-and-how-to-get-good-results-from-ai-engines-5ch6 ## 什麼是提示工程? 提示工程是指專門設計提示,以便從 AI 獲得更好的結果。 [OpenAI](https://openai.com/)、[Google](https://bard.google.com/) 等人工智能係統的建立者甚至聘請“快速工程師”來幫助訓練他們的模型。一些“創作者”甚至在 Etsy 等平台上出售他們的 Midjourney 提示。 簡而言之,人工智能系統就像資料:輸入垃圾,輸出垃圾。如果輸入錯誤,可能會得到錯誤的結果。提示工程在很大程度上受上下文影響。 ## 人工智能的背景 當涉及到我們得到的結果時,上下文是最大的問題之一。例如,如果我用谷歌搜尋“donut”(或“doughnut”:doughnut:),我可以獲得一整套結果;從甜甜圈食譜到甜甜圈圖片,或者在哪裡可以買到這種美味的甜點。這是因為我沒有給搜尋引擎任何其他上下文。當然,Google 會使用我之前的搜尋歷史記錄和我的位置等訊息來幫助確定結果,但僅此而已。 ![GitHub 甜甜圈](https://dev-to-uploads.s3.amazonaws.com/uploads/articles/rp4pnnp89sr7u1nkqnli.jpg) _搜尋引擎中的術語“甜甜圈”可以指任何形狀、Slack 插件、應用程式,或者 GitHub Universe 2022 上提供的這些美味的 GitHub 甜甜圈_ 例如,如果我想找到一個關於在 Blender 中建立甜甜圈 3D 模型的教程,那麼如果我只輸入“甜甜圈”,搜尋結果可能不會顯示。我需要更具體。諸如“甜甜圈 Blender3D 教程”之類的東西會為我提供更準確的結果。 人工智能也是如此。您需要為 AI 提供足夠的上下文,以便根據您的需要獲得更好的結果。 ## 聊天應用的提示工程 許多人向我們展示了來自 ChatGPT 的一些瘋狂結果。雖然它們並不總是準確的,但 ChatGPT 確實擅長一件事:散文。寫出優美、結構合理、流暢的句子真是令人難以置信。結果很容易閱讀,聽起來真的很棒。但獲得準確的回應完全是另一回事。例如,人們厭倦了使用 ChatGPT 撰寫歷史文章,雖然文章可能讀起來不錯,但在歷史上可能並不准確。比如你讓ChatGPT“寫一篇關於中國的淪陷的2000字的文章”,它就會給你寫一篇關於中國的淪陷的2000字的文章。但它不一定是事實正確的。 ![ChatGPT 生物響應](https://dev-to-uploads.s3.amazonaws.com/uploads/articles/8jc4mphrlgsmfw3yobfo.png) _雖然某些內容可能讀起來不錯,但實際上可能不正確。提示:我沒有博士學位_ :wink: 這是因為 ChatGPT 從各種來源獲取訊息並將它們融合在一起。這些來源本身可能並不准確。 ChatGPT 也不知道您指的是中國的_哪個_秋天。因此它很容易錯誤地交叉引用日期。通過以對話方式向 ChatGPT 提供訊息,然後要求它寫一篇 2000 字的文章,您將獲得更好的結果。 那到底是什麼意思?有些人認為 ChatGPT 是一種單向的、對話式的、單一輸入的獲取訊息的方法。但事實並非如此。它被稱為“聊天”是有原因的。進行對話,完善您的問題,為您的回答提供背景訊息。 例如,如果我想要一段關於“NDC 會議”的旅行報告,我不會以“給我寫一段 NDC 旅行報告”來開始我的 ChatGPT。相反,我會首先弄清楚 ChatGPT 對 NDC 了解多少,並在此過程中提供上下文。您提供的輸入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輸出。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能夠獲得非常好的結果,而其他人則不能。 ![ChatGPT 響應](https://dev-to-uploads.s3.amazonaws.com/uploads/articles/eks1e166pqqu0jh9hpll.png) _沒有任何上下文,ChatGPT 不知道我指的是什麼 NDC_ 另一個例子:如果你要去參加工作面試,你想要一些提示,讓 ChatGPT“給我一些準備工作面試的提示”,會給你一些很好的回應,但它遠非具體。相反,諸如“我要去一家 AI 初創公司面試軟體開發人員的職位。你能給我一些準備面試的提示嗎?”將為您提供更加量身定制的個性化結果。這就好比你讓台上的專家給觀眾中的 1000 個人一個答案,他們可能會提供一些通用的東西,這樣每個人都有一個外賣訊息。但如果你一對一地問同一個人,他們可能會問你一些後續問題以了解你的情況,因此會提供更個性化、更具體的答案。 ## 藝術應用的提示工程 您可能已經看到一些人使用穩定的傳播應用程式創作的一些精美藝術品。然後是看起來“錯誤”的藝術品。其中很多都歸結為上下文。例如,如果我使用 [Night Café](https://nightcafe.studio/)(我最喜歡的生成器之一),然後輸入“dog”這個詞,這就是我得到的: ![圖片說明](https://dev-to-uploads.s3.amazonaws.com/uploads/articles/61ibs1fd5j3ht37e4epn.jpg) _使用 Night Café 生成的圖像,以及提示符“dog”_ 有一些隨機的“狗”字寫成一個標誌,前景中有一隻看起來很奇怪的狗,而且它的顏色非常奇怪。現在,如果我想像成年德國牧羊犬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裡在公園裡的照片般的圖像,那可能不是我要得到的。人工智能沒有那種背景。它無法讀懂我的想法(還沒有!)。當你想創作藝術品時,你需要描述你在腦海中想像的圖像。您提供的細節越多,輸出就越好。這就是它變得棘手的地方。許多穩定的擴散應用程式都有有限的字符數。因此,您需要對如何製作提示具有意義和戰略性。 與 ChatGPT 類似,您需要不斷地重新製作提示並完善它們。然而,基於聊天的 AI 的優勢在於,您可以繼續對話並不斷向 AI 提供更多訊息和不同的問題,以獲得良好的回應。雖然一些藝術生成器允許您“重新混合”您的輸出,但它仍然依賴於新的提示。因此,您一直在等待輸出,查看未加入的內容,然後發送經過調整的新提示。一些用戶在 Midjourney 上花費數小時,接收輸出並重新製作他們的提示以產生一些驚人的作品。這都是練習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一些創作者在 Etsy 上出售他們的提示! ![AI生成戰鬥兔](https://dev-to-uploads.s3.amazonaws.com/uploads/articles/z0411o5c2fgbz7oikzwz.jpg) _我的朋友 Jean 使用 Midjourney 製作的藝術品_ 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如果你想製作一些高質量的藝術品,不要指望花幾秒鐘寫一個提示,點擊“建立”按鈕然後看到莫內。沒有!相反,您需要投入時間(和金錢)來創作數百件藝術品,在每次迭代中重新處理您的提示以製作您的傑作。 ## 提示工程程式碼 我不會花大量時間談論如何為 [GitHub Copilot](https://github.com/features/copilot) 之類的東西製作好的提示。我的同事 [Rizel](https://twitter.com/blackgirlbytes/) 寫了一篇精彩的博文,深入探討了 GitHub Copilot 的提示工程: https://dev.to/github/a-beginners-guide-to-prompt-engineering-with-github-copilot-3ibp 我要說的是——類似於 ChatGPT——GitHub Copilot 依賴於上下文。存儲庫中還編寫了哪些其他程式碼?文件的擴展名(以及語言)是什麼? GitHub Copilot 還為您打造了什麼?您在程式碼中加入了哪些註釋?所有這些都將幫助 GitHub Copilot 為您合成更準確的程式碼。 可以這樣想:如果您寫了一條評論,說明您想要建立一個使用後端資料並解決特定問題的複雜函數,那麼您可能不會僅僅通過一條評論就得到很好的回應。就像你的程式碼——至少它應該是——被分解成許多函數,(希望)有很多有用的評論,當你分解東西時,GitHub Copilot 工作得更好。 而不是要求 GitHub Copilot: `//反轉句子`(使用 JavaScript) 想想如何從邏輯上分解問題。例如,如果有人給我一張紙,上面寫著一句話,讓我把它倒過來,我會怎麼做?像這樣寫評論會更有益。如果您這樣做,GitHub Copilot 將擁有更多的上下文並更好地理解您想要什麼。 與 ChatGPT 之類的東西相比,GitHub Copilot 的另一個區別是 GitHub Copilot 考慮了你擁有的_所有_上下文。我上面提到的所有事情: - 什麼是文件擴展名 - 專案中還有哪些其他文件 - 你是怎麼寫其他評論的 - 其他程式碼是如何建置的 - 您輸入的評論是什麼 - 您輸入的程式碼是什麼 ChatGPT 和其他聊天應用程式會更加重視您對聊天所做的最後評論; 也就是,您加入到對話中的最後一條訊息。但是,GitHub Copilot 始終會考慮上下文以生成更好的程式碼結果。 ## 更好的提示工程 歸根結底,從任何類型的生成式 AI 中獲得好的結果都在你身上——你提供輸入的人。正如我一開始所說:垃圾進,垃圾出。因此,在製作提示時請考慮以下重要提示: - 提供良好的**上下文**;提供有關您要實現的目標的示例和訊息 - 請明確點**;如果它是針對特定觀眾的,那麼就說 - **分解**問題 - **清楚**你如何提問。如果返回的內容聽起來不對,請澄清 - 根據您的提示**改寫**和**精煉** 最後,始終,始終驗證您從 AI 收到的訊息。對於藝術品生成器而言,這不太重要,但如果您查看程式碼和訊息,它就很重要。檢查您收到的程式碼是否按照您的預期工作。驗證提供給您的書面訊息的準確性。 請記住,無論發生什麼,您仍然是飛行員。您仍然是負責人,您對使用和共享哪些藝術作品、哪些程式碼片段以及哪些訊息有最終決定權。

簡單說明 JavaScript 中常看到的 Strict Mode 字串

在 JavaScript 中,提供了一種稱為“嚴格模式”的功能,該功能在 ECMAScript 5 (ES5) 中引入,可幫助開發人員避免常見的 JavaScript 陷阱。在本文中,我們將深入探討什麼是嚴格模式、如何啟用它以及它提供的好處。 原文出處:https://dev.to/accreditly/understanding-javascript-strict-mode-4e3j ## 什麼是嚴格模式? 嚴格模式是一種選擇受限的 JavaScript 變體的方式。在嚴格模式下,JavaScript 通過將它們更改為拋出錯誤來消除一些 JavaScript 靜默錯誤。它修復了使 JavaScript 引擎難以執行優化的錯誤,並禁止了一些可能在未來版本的 ECMAScript 中定義的語法。 ## 啟用嚴格模式 要在 JavaScript 中啟用嚴格模式,您可以使用字串“use strict”。這可以針對整個腳本或在單個函數中完成。 對於整個腳本: ``` "use strict"; var v = "Hello, I'm in strict mode!"; ``` 對於單個函數: ``` function strictFunc() { "use strict"; var v = "Hello, I'm in strict mode inside a function!"; } ``` `"use strict"` 指令只能在腳本或函數的開頭辨識。 ## 使用嚴格模式的好處 嚴格模式以兩種方式提供幫助: 1. 它捕捉常見的編碼錯誤和“不安全”的行為。 例如,變數必須用 `var`、`let` 或 `const` 聲明。未聲明的變數將導致錯誤。 ``` "use strict"; x = 3.14; // This will cause an error because x is not declared ``` 2. 它防止使用未來的 ECMAScript 保留字。例如: ``` "use strict"; var let = "Hello"; // This will cause an error because "let" is a reserved word in ES6 ``` 3. 它簡化了 eval() 和參數。 在嚴格模式下,在 eval() 語句中聲明的變數不會在周圍範圍內建立變數。 ``` "use strict"; eval("var x = 10;"); // This will cause an error because x is not defined outside the scope of eval() console.log(x); ``` 4. 對於不是方法或構造函數的函數,它將 this 限制為未定義。 在非嚴格模式下,`this` 將默認為全局物件,瀏覽器上下文中的`window`。 ``` "use strict"; function myFunction() { console.log(this); // Will output: undefined } myFunction(); ``` 使用嚴格模式可以幫助您捕獲否則會被靜默忽略的錯誤。它還有助於防止您使用可能有問題的語法和做出低效的編碼決策。嚴格模式可以使您的 JavaScript 程式碼更加健壯和可維護,最好的做法是使用“use strict”指令啟動您的腳本。

給軟體工程師:50 個好用的 ChatGPT 咒語指令

下列 ChatGPT-4 咒語,對開發者很有幫助。附上原文與中文指令,供您參考。 原文出處:https://dev.to/hackertab_org/50-chat-gpt-prompts-every-software-developer-should-know-tested-9al ### **程式碼生成** - Generate a boilerplate `[language]` code for a `[class/module/component]` named [name] with the following functionality: `[functionality description].` - 為名為 [name] 的 `[class/module/component]` 生成樣板 `[language]` 程式碼,具有以下功能:`[functionality description]。 - Create a [language] function to perform `[operation]` on `[data structure]` with the following inputs: [input variables] and expected output: `[output description]`. - 建立一個 [語言] 函數以使用以下輸入對 `[資料結構]` 執行 `[操作]`:[輸入變數] 和預期輸出:`[輸出描述]`。 - Generate a `[language]` class for a `[domain]` application that includes methods for `[methods list]` and properties `[properties list]`. - 為包含“[方法列表]”的方法和屬性“[屬性列表]”的“[域]”應用程式生成一個“[語言]”類。 - Based on the [design pattern], create a code snippet in [language] that demonstrates its implementation for a [use case]. - 基於[設計模式],用[語言]建立一個程式碼片段,演示其對[用例]的實現。 **例子:** ``` Generate a boilerplate Python code for a shopping cart module named "ShoppingCart" with the following functionality: - A constructor that initializes an empty list to store cart items. - A method called "add_item" that takes in an item object and adds it to the cart. - A method called "remove_item" that takes in an item object and removes it from the cart if it exists. - A method called "get_items" that returns the list of items in the cart. - A method called "get_total" that calculates and returns the total price of all items in the cart. ``` ### **程式碼完成** - In `[language]`, complete the following code snippet that initializes a [data structure] with `[values]`: `[code snippet]`. - 在“[語言]”中,完成以下使用“[值]”初始化[資料結構]的程式碼片段:“[程式碼片段]”。 - Finish the `[language]` function that calculates [desired output] given the following input parameters: `[function signature]`. - 在給定以下輸入參數的情況下完成計算[期望輸出]的[語言]函數:[函數簽名]。 - Complete the `[language]` code to make an API call to `[API endpoint]` with [parameters] and process the response: `[code snippet]`. - 完成“[語言]”程式碼以使用[參數]對“[API 端點]”進行 API 呼叫並處理響應:“[程式碼片段]”。 **Example** : Finish the Python function that calculates the average of a list of numbers given the following input parameters: **示例**:完成計算給定以下輸入參數的數字列表的平均值的 Python 函數: ``` def calculate_average(num_list) ``` ### **錯誤檢測** - Identify any potential bugs in the following [language] code snippet: `[code snippet]`. - 確定以下 [語言] 程式碼片段中的任何潛在錯誤:`[程式碼片段]`。 - Analyze the given [language] code and suggest improvements to prevent [error type]: `[code snippet]`. - 分析給定的[語言]程式碼並提出改進建議以防止[錯誤類型]:`[程式碼片段]`。 - Find any memory leaks in the following [language] code and suggest fixes: `[code snippet]`. - 在以下 [語言] 程式碼中查找任何內存洩漏並提出修復建議:`[程式碼片段]`。 **Example** : Identify any potential bugs in the following Python code snippet: **示例**:辨識以下 Python 程式碼片段中的任何潛在錯誤: ``` def calculate_sum(num_list): sum = 0 for i in range(len(num_list)): sum += num_list[i] return sum ``` ### **程式碼審查** - Review the following `[language]` code for best practices and suggest improvements: `[code snippet]`. - 查看以下“[語言]”程式碼以獲得最佳實踐並提出改進建議:“[程式碼片段]”。 - Analyze the given `[language]` code for adherence to `[coding style guidelines]`: `[code snippet]`. - 分析給定的“[語言]”程式碼是否符合“[編碼風格指南]”:“[程式碼片段]”。 - Check the following [language] code for proper error handling and suggest enhancements: `[code snippet]`. - 檢查以下 [語言] 程式碼以正確處理錯誤並提出改進建議:`[程式碼片段]`。 - Evaluate the modularity and maintainability of the given `[language]` code: `[code snippet]`. - 評估給定“[語言]”程式碼的模塊化和可維護性:“[程式碼片段]”。 **Example** : Review the following Python code for best practices and suggest improvements: **示例**:查看以下 Python 程式碼以獲得最佳實踐並提出改進建議: ``` def multiply_list(lst): result = 1 for num in lst: result *= num return result ``` ### **API 文件生成** - Generate API documentation for the following `[language]` code: `[code snippet]`. - 為以下“[語言]”程式碼生成 API 文件:“[程式碼片段]”。 - Create a concise API reference for the given `[language]` class: `[code snippet]`. - 為給定的“[語言]”類建立簡明的 API 參考:“[程式碼片段]”。 - Generate usage examples for the following `[language]` API: `[code snippet]`. - 為以下“[語言]”API 生成用法示例:“[程式碼片段]”。 **Example** : Generate API documentation for the following JavaScript code: **示例**:為以下 JavaScript 程式碼生成 API 文件: ``` /** * Returns the sum of two numbers. * @param {number} a - The first number to add. * @param {number} b - The second number to add. * @returns {number} The sum of a and b. */ function sum(a, b) { return a + b; } ``` ### **查詢優化** - Optimize the following SQL query for better performance: `[SQL query]`. - 優化以下 SQL 查詢以獲得更好的性能:`[SQL 查詢]`。 - Analyze the given SQL query for any potential bottlenecks: `[SQL query]`. - 分析給定的 SQL 查詢是否存在任何潛在瓶頸:`[SQL 查詢]`。 - Suggest indexing strategies for the following SQL query: `[SQL query]`. - 為以下 SQL 查詢建議索引策略:`[SQL 查詢]`。 - Optimize the following NoSQL query for better performance and resource usage: `[NoSQL query]`. - 優化以下 NoSQL 查詢以獲得更好的性能和資源使用:`[NoSQL 查詢]`。 **Example** : Optimize the following SQL query for better performance: **示例**:優化以下 SQL 查詢以獲得更好的性能: ``` SELECT * FROM orders WHERE order_date BETWEEN '2022-01-01' AND '2022-12-31' ORDER BY order_date DESC LIMIT 100; ``` ### **用戶界面設計** - Generate a UI mockup for a `[web/mobile]` application that focuses on [`user goal or task]`. - 為專注於 [`用戶目標或任務]` 的`[web/mobile]` 應用程式生成 UI 模型。 - Suggest improvements to the existing user interface of `[app or website]` to enhance `[usability, accessibility, or aesthetics]`. - 建議改進“[應用程式或網站]”的現有用戶界面,以增強“[可用性、可存取性或美學]”。 - Design a responsive user interface for a `[web/mobile]` app that adapts to different screen sizes and orientations. - 為適應不同螢幕尺寸和方向的“[web/mobile]”應用程式設計響應式用戶界面。 **Example** : Generate a UI mockup for a mobile application that focuses on managing personal finances. **示例**:為專注於管理個人財務的移動應用程式生成 UI 模型。 ### **自動化測試** - Generate test cases for the following [language] function based on the input parameters and expected output: `[function signature]`. - 根據輸入參數和預期輸出為以下 [語言] 函數生成測試用例:`[函數簽名]`。 - Create a test script for the given [language] code that covers [unit/integration/system] testing: `[code snippet]`. - 為涵蓋[單元/集成/系統]測試的給定[語言]程式碼建立測試腳本:`[程式碼片段]`。 - Generate test data for the following [language] function that tests various edge cases: `[function signature]`. - 為以下測試各種邊緣情況的[語言]函數生成測試資料:`[函數簽名]`。 - Design a testing strategy for a [web/mobile] app that includes [unit, integration, system, and/or performance] testing. - 為 [網絡/移動] 應用程式設計測試策略,包括 [單元、集成、系統和/或性能] 測試。 **Example:** Generate test cases for the following Python function based on the input parameters and expected output: **示例:** 根據輸入參數和預期輸出為以下 Python 函數生成測試用例: ``` def divide(a: float, b: float) -> float: if b == 0: raise ZeroDivisionError('division by zero') return a / b ``` ### **程式碼重構** - Suggest refactoring improvements for the following [language] code to enhance readability and maintainability: `[code snippet]`. - 建議對以下 [語言] 程式碼進行重構改進,以增強可讀性和可維護性:`[程式碼片段]`。 - Identify opportunities to apply [design pattern] in the given [language] code: `[code snippet]`. - 確定在給定的[語言]程式碼中應用[設計模式]的機會:`[程式碼片段]`。 - Optimize the following [language] code for better performance: `[code snippet]`. - 優化以下 [語言] 程式碼以獲得更好的性能:`[程式碼片段]`。 **Example** : Optimize the following Python code for better performance: **示例**:優化以下 Python 程式碼以獲得更好的性能: ``` def find_max(numbers): max_num = numbers[0] for num in numbers: if num > max_num: max_num = num return max_num ``` ### **設計模式建議** - Based on the given [language] code, recommend a suitable design pattern to improve its structure: `[code snippet]`. - 根據給定的[語言]程式碼,推薦合適的設計模式來改進其結構:`[程式碼片段]`。 - Identify opportunities to apply the [design pattern] in the following [language] codebase: `[repository URL or codebase description]`. - 確定在以下 [語言] 程式碼庫中應用 [設計模式] 的機會:`[存儲庫 URL 或程式碼庫描述]`。 - Suggest an alternative design pattern for the given [language] code that may provide additional benefits: `[code snippet]`. - 為可能提供額外好處的給定 [語言] 程式碼建議替代設計模式:`[程式碼片段]`。 **Example:** Based on the given Python code, recommend a suitable design pattern to improve its structure: **例子:** 根據給定的Python程式碼,推薦合適的設計模式來改進其結構: ``` class TotalPriceCalculator: def calculate_total(self, items): pass class NormalTotalPriceCalculator(TotalPriceCalculator): def calculate_total(self, items): total = 0 for item in items: total += item.price * item.quantity return total class DiscountedTotalPriceCalculator(TotalPriceCalculator): def calculate_total(self, items): total = 0 for item in items: total += item.price * item.quantity * 0.9 # apply 10% discount return total class Order: def __init__ (self, items, total_price_calculator): self.items = items self.total_price_calculator = total_price_calculator def calculate_total(self): return self.total_price_calculator.calculate_total(self.items) class Item: def __init__ (self, name, price, quantity): self.name = name self.price = price self.quantity = quantity ``` ### **算法開發** - Suggest an optimal algorithm to solve the following problem: `[problem description]`. - 建議解決以下問題的最佳算法:`[問題描述]`。 -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given algorithm for `[specific use case]`: `[algorithm or pseudocode]`. - 為“[特定用例]”提高給定算法的效率:“[算法或偽程式碼]”。 - Design an algorithm that can handle `[large-scale data or high-throughput]` for `[specific task or operation]`. - 為“[特定任務或操作]”設計一種可以處理“[大規模資料或高吞吐量]”的算法。 - Propose a parallel or distributed version of the following algorithm to improve performance: `[algorithm or pseudocode]`. - 提出以下算法的並行或分佈式版本以提高性能:`[算法或偽程式碼]`。 ### **程式碼翻譯** -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ource language]` code to `[target language]`: `[code snippet]`. - 將以下“[源語言]”程式碼翻譯成“[目標語言]”:“[程式碼片段]”。 - Convert the given `[source language]` class or module to `[target language]` while preserving its functionality and structure: `[code snippet]`. - 將給定的“[源語言]”類或模塊轉換為“[目標語言]”,同時保留其功能和結構:“[程式碼片段]”。 - Migrate the following `[source language]` code that uses `[library or framework]` to [target language] with a similar library or framework: `[code snippet]`. - 將以下使用“[庫或框架]”的“[源語言]”程式碼遷移到具有類似庫或框架的“目標語言”:“[程式碼片段]”。 **Example:**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Python code to JavaScript: **示例:**將以下 Python 程式碼轉換為 JavaScript: ``` def factorial(n): if n == 0: return 1 else: return n * factorial(n-1) ``` ### **個性化學習** - Curate a list of resources to learn `[programming language or technology]` based on my current skill level: `[beginner/intermediate/advanced]`. - 根據我目前的技能水平,策劃學習`[編程語言或技術]`的資源列表:`[初學者/中級/高級]`。 - Recommend a learning path to become proficient in `[specific programming domain or technology]` considering my background in `[existing skills or experience]`. - 考慮到我在“[現有技能或經驗]”方面的背景,推薦精通“[特定編程領域或技術]”的學習路徑。 - Suggest project ideas or coding exercises to practice and improve my skills in `[programming language or technology]`. - 建議專案想法或編碼練習,以練習和提高我在“[編程語言或技術]”方面的技能。 ### **程式碼可視化** - Generate a UML diagram for the following `[language]` code: `[code snippet]`. - 為以下“[語言]”程式碼生成一個 UML 圖:“[程式碼片段]”。 - Create a flowchart or visu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given `[language]` algorithm: `[algorithm or pseudocode]`. - 建立給定“[語言]”算法的流程圖或可視化表示:“[算法或偽程式碼]”。 - Visualize the call graph or dependencies of the following `[language]` code: `[code snippet]`. - 可視化以下“[語言]”程式碼的呼叫圖或依賴關係:“[程式碼片段]”。 **Example** : Generate a UML diagram for the following Java code: **示例**:為以下 Java 程式碼生成 UML 圖: ``` public abstract class Vehicle { private String model; public Vehicle(String model) { this.model = model; } public String getModel() { return model; } public abstract void start(); public abstract void stop(); } public class Car extends Vehicle { public Car(String model) { super(model); } @Override public void start() { System.out.println("Starting car engine"); } @Override public void stop() { System.out.println("Stopping car engine"); } } public class Motorcycle extends Vehicle { public Motorcycle(String model) { super(model); } @Override public void start() { System.out.println("Starting motorcycle engine"); } @Override public void stop() { System.out.println("Stopping motorcycle engine"); } } ``` ### **資料可視化** - Generate a bar chart that represents the following data: `[data or dataset description]`. - 生成代表以下資料的條形圖:`[資料或資料集描述]`。 - Create a line chart that visualizes the trend in the following time series data: `[data or dataset description]`. - 建立一個折線圖,將以下時間序列資料的趨勢可視化:`[資料或資料集描述]`。 - Design a heatmap that represent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following variables: `[variable list]`. - 設計一個表示以下變數之間相關性的熱圖:`[變數列表]`。 --- 以上,簡單分享,希望對您有幫助!

西元 2023 年了,還值得花時間學 Dreamweaver 嗎?簡單分享幾個觀點

首先我們來看 google trend ![](https://i.imgur.com/GwTUmvo.png) https://trends.google.com.tw/trends/explore?date=all&geo=TW&q=dreamweaver&hl=zh-TW 如你所見 這是一個過時的技術、正在被人們拋棄 接著請到 google 搜尋 `dreamweaver 職缺` 會發現其實 還是有些職缺要求要會 dreamweaver 這些職缺的待遇、工作內容 都在各大人力資源網站 你可以自行判斷:這些是不是你求職的目標職缺、理想職缺 --- 再來是我個人經驗,我這十年職場所見所聞,沒有遇過公司在用 Dreamweaver 我在社群認識各類工程師,也沒聽過有人在用這工具 不得不說 這實在是一個很老派的工具 唯一有次在業界遇到 好像有人在用的情境 是一間接案公司 以快速、便宜為主打 他們當時需要有人能用低價、快速的方式 把大量網頁切出來 後來找到的配合的人 好像就是用 Dreamweaver 在切版 --- 如果對 Dreamweaver 有興趣、好奇 我覺得多學一個工具 也不是壞事 對於之後再學其它工具 也是會有幫助 但是 應該沒必要花時間「專精」或者「鑽研」這樣一個老舊的工具 如果課程要求 或是有證照需求 那評估一下需要花費的時間 如果證照沒那麼難考 那花點時間 拿個證照 也滿好的 還能培養一些自信 如果履歷表還沒什麼東西能放 那放個證照也不錯 但如果考那證照很花錢、很花時間 那請審慎思考一下這投資值不值得 我是不推薦 我感覺只是培養快速、低成本切版網頁的能力 這能力頂多在接案公司會有幫助 而且還不會是很精緻的接案公司 不如花時間深入研究 JavaScript 基本功,對前端職涯更有幫助,而不只是專精於切版而已 --- 以上 簡單個人觀點分享

後端 JS 訓練一:結語

簡單複習一下,在這次的課程中,我們學會了 - 寫 node 程式 - 讀取、寫入檔案 - 匯入、匯出模組 - 從終端機輸入、輸出訊息 - NPM 套件管理工具 - 非同步語法、同步語法 是不是很有趣呢? --- 補充一點,我在課程中多次提到非同步程式設計很多餘,其實不太精準 拿 node 寫 CLI 當然會覺得非同步程式設計很多餘,那是因為 node 設計的初衷是拿來寫網站後端! 相比於其他像是 php 或 python 語言,js/node 非同步的設計會讓網站後端的效能比較強大! 詳細原因可以先不用知道,有興趣再自己去研究一下即可! --- 再補充一點,隨著 js 與 node 的發展 套件匯入匯出的語法,有時會看到 `require` 的寫法,有時會看到 `import` 的寫法 用 `import` 寫法有一些額外設定&調整要弄 我是為了教學方便,才使用 `require` 的寫法,現在主流都改用 `import` 寫法了! 實務上,就以 `import` 寫法為主吧! 不過,反正就是模組管理而已,你就看情況,隨便哪一種寫法都可以,程式能解決問題最重要! --- 這次的課程內容,完全不需要打開瀏覽器,沒有任何程式是在 `瀏覽器 js 環境` 執行的喔! 都是從 `終端機` 直接要求 `node 主程式` 來執行! --- 坊間的 Node 課程,大多是從「web 後端程式設計」開始教起 雖然也不錯,但是需要一開始就碰 node 的 `http` 模組,或是 `express` 模組 從前端開始認識 javascript 的學習者,常常會在這地方有點「腦袋打結」 分不清 `瀏覽器 js 環境` 以及 `node 環境` 的差別 也分不清為何 `node_modules` 的內容一下是在瀏覽器上出現,一下是在伺服器端出現 所以,我決定退一步來教,我們先學老派的 CLI 應用程式開發 這樣,過程中跟 `網站` `瀏覽器` `web 伺服器` 完全沒關係,你就可以先抓到純粹 node 寫程式的感覺! 古早年代,所有程式都是 CLI 程式,文書處理、作業系統、連電腦遊戲都是 CLI 時至今日,CLI 應用程式看似老派,但依然是開發人員最重要的操作 UI 之一!所以值得學一下! 但我們學一點就好了,不用深入鑽研 CLI 程式的開發技巧,這只是替後面 node 的進階應用、以及後端開發學習鋪路而已! --- 消化、研究完本課程之後,請接著前往下一份教材,繼續邁向資深之路吧! https://codelove.tw/@howtomakeaturn/course/bap2xj

後端 JS 訓練一:第4課 ── 把 node 非同步設計改寫為同步設計

## 課程目標 - 把 node 非同步設計改寫為同步設計 ## 課程內容 前面我說過,node 有些地方的寫法設計,看起來很怪、很醜 在瀏覽器 js 環境,我們的確不知道用戶何時會點擊按鈕、不知道 AJAX 回應何時會拿到 不能讓網頁整個停下來卡住、等待上述事件發生,所以必須用「非同步程式設計」處理 可是檔案系統模組,絕大多數情況下,你就是要現在就讀取好檔案、讀取完才讓程式接著繼續跑,才有意義 實在沒必要用「非同步程式設計」處理! 取得用戶輸入就更不用說了,程式就是該停在這裡、等用戶輸入完再接著繼續執行,才有意義 何必用「非同步程式設計」處理! 其他程式語言,大多都是「同步程式設計」,例如用 Python 寫同樣程式時 就是一行一行寫下來即可,不用像這邊這樣把函式當參數傳進去 簡單講,javascript 的非同步設計,在網頁畫面上運作時,有其優勢與必要 但是在用來寫腳本時,顯得多餘而不必要 --- 來學習怎麼改寫吧,打開 `read-my-name.js`,改寫成以下內容 ``` var fs = require('fs'); var data = fs.readFileSync('my-name.txt'); console.log("您好," + data); process.exit(0); ``` 執行看看! ``` node read-my-name.js ``` 跑起來一模一樣,但是不是好讀多了? 注意 `fs.readFileSync` 後面的 sync,那就是同步的意思 --- 接著來改寫第二個程式吧,打開 `write-my-name.js`,改寫成以下內容 ``` var fs = require('fs'); const readlineSync = require('readline-sync'); var answer = readlineSync.question('請問您的大名?\n'); fs.writeFileSync('my-name.txt', answer); console.log('儲存成功。'); process.exit(0); ``` 是不是好讀多了? 新函式名稱,就是後面加上 sync 而已,node 官方知道大家的抱怨,所以有提供這些同步函式 但是,這段 code 不能直接執行,因為 `readline-sync` 不是官方內建模組,是社群開發的,需要透過 npm 安裝 怎麼辦? --- NPM 全稱為 Node Package Manager,也就是 Node 套件管理工具 關於 npm 的安裝,網路上有非常多教學,請根據你的作業系統,自己找一套安裝方法 安裝好之後,你就可以使用「終端機」運行 npm 指令 --- 請在終端機輸入 `npm install readline-sync` 即可安裝 `readline-sync` 套件 會多出兩個檔案 `package-lock.json` `package.json` 用來記錄目前專案用到的 npm 套件,你可以打開這兩個檔案看一看 還會多出一個資料夾 `node_modules`,套件本身會下載到這個地方,你可以打開資料夾逛一逛 接著執行看看! ``` node write-my-name.js ``` 跑起來一模一樣,但是好讀多了! ## 課後作業 接續前一課的作業,現在來嘗試「同步」的語法 請把「非同步」的語法改寫,通通改用「同步」的語法 改完之後,程式碼中,應該就不會出現 callback function 了 也就是不會出現「把一段函式定義當作參數傳進另一個函式」這種情況 完成以上任務,你就完成這次的課程目標了!

後端 JS 訓練一:前言

身為網站工程師,對於 JavaScript 在 `瀏覽器還境` vs `Node.js 環境` 的關係,通常有點困惑 我認為單獨教一下 Node.js 開發,對於前端工程師的能力會有很大幫助! 坊間要教 Node.js 通常會教「網頁後端程式設計」,這種教法當然沒問題 不過,我找到了一個更好吸收的教學法,就是從「命令列程式設計」開始教起!嘿嘿! 命令列英文是 Command Line Interface,我們通常簡短稱呼為 CLI CLI 程式就是那種打開一個全黑的視窗,用戶需要手動打字,然後視窗又會跳出一堆字的程式 聽起來像是 40 年前人們使用電腦的方式,感覺是老派過氣的東西,對嗎? 其實大錯特錯! 工程師在 ssh 遠端處理主機的設定時,幾乎都還是操作透過 CLI 操作 使用 Linux 系列電腦的朋友(例如 Ubuntu 作業系統),日常中也會大量使用 CLI 即便是前端工程師,在開發過程,還是有大量的情況要使用 CLI,例如 NPM 相關指令通通會用到 --- 其實,CLI 是電腦程式最原始的 UI 介面! Windows 電腦是一種 UI、網頁是一種 UI、手機是一種 UI 工程師在開發工具給別的工程師使用時,很常會懶得設計 UI 比如我寫了一個很強的檔案壓縮程式、或是硬碟清理程式,核心演算法寫完,我就想發佈給大家用了 我幹嘛還要花時間去寫一個漂亮、五顏六色、有按鈕的 UI?程式就用 CLI 操作就可以了,反正用戶都是工程師 --- 因為 CLI 是最原始的 UI,我認為教你寫一些 CLI 應用程式,對於 Node.js 會有極大的幫助 別擔心,這門課非常簡單,也非常好玩,也會讓你知道 Node.js 拿來寫 CLI 是什麼感覺 雖然這年頭市面上沒有人會去教 CLI 程式開發了,不過我保證你會獲益良多,還能讓之後學 Node.js 網頁後端開發,吸收得更好 嘿嘿,讓我們馬上開始吧!

寫程式不需要天份,也不需要熱情

這是我 2015 年寫的文章,當時在學界、業界評價兩極,也引起很多人痛罵 多年後回頭看,我的觀點不變。文章滿適合這個論壇的,我順手轉發一下 --- 從來沒有一個技能,曾經被神化到這個程度: 「你不但要有天份,還要有熱情,才適合寫程式。」 那些寫程式的人,好像「從小就立定志向,決定未來要寫程式了」。 缺乏其一的話,你要嘛是個假貨,要嘛走不遠,總之就是不適合。 這種深植人心的刻板印象不但大錯特錯,同時還是有害的。 隨便找幾個工程師都能證明這點。 # Jacob Kaplan-Moss(Django創造者) Jacob Kaplan-Moss的這份簡報提到: [一個平庸工程師的自白](http://www.inside.com.tw/2015/06/12/i-am-a-mediocre-programmer) > 這種關於「程式天才」的神話非常有害,一方面它把行業門檻設置得特別高,令很多人望而卻步,另一方面它也在折磨產業內的人,因為你如果不能 rocks ,就會變成 sucks ,所以不得不用一切時間來努力學習和工作,導致影響生活。…(略)…我們應該改變這種態度,寫程式只是一些技能,並不需要太多天分,它是可以學習的,而且做一個平庸的工程師不丟人, 他本人在[Twitter的自介](https://twitter.com/jacobian)直接寫「不是真的程式設計師(not a real programmer)」, 透漏著他對這種迷思的不耐煩。 # Jacob Thornton(Bootstrap作者) 在Github擁有八萬顆星的Bootstrap作者, 前Twitter、現任Medium工程師Jacob Thornton的一篇採訪也是這種迷思的反例: [Jacob Thornton痛恨電腦(Jacob Thornton Hates Computers)](https://medium.com/@verbagetruck/jacob-thornton-hates-computers-5c64f164ee07) > 當他說「我痛恨電腦」的時候,並不完全在開玩笑。…(略)…他說「我本來要去唸社會學的」 接著描述了他第一份工作的情況: > 我拿到了一個遠超我能力的工作。每一天都可能被開除。所以我非常努力工作,想搞懂JavaScript,因為我不懂它到底在幹嘛。 > 我一生中最現實的一刻到了。整間公司的人圍在我身邊,要我做一個XHR request。我根本沒做過,我只稍微聽過而已。於是我開始打字、重新整理瀏覽器,然後什麼都沒出來。我反覆做了幾次,知道自己完蛋了,他們發現我是假貨了。接著我突然發現自己忘記加「.send()」。我加了之後再次重新整理瀏覽器,畫面成功顯示。整個團隊感覺像在說「喔,酷。」然後就各自回辦公桌了。 > 我在那裡坐了15分鐘。心想,就這樣。我搞定了。我不會被開除了。 這段描述一點也不像「程式天才」在職場的表現。 至於支持他一路走來的動機是什麼呢?他說: > 我是一個高度在乎同儕的人,我做前端的朋友總是會告訴我哪個地方做很醜或是在哪個瀏覽器上壞掉。感覺真的很棒。我真的只想跟朋友一起寫程式,一起工作。 [他本人的Twitter](https://twitter.com/fat)自介寫「computer loser」, 置頂推文是「公司裡第一爛的工程師,但是第三酷」。 這種態度跟刻板印象完全相反。 # Rasmus Lerdorf(PHP之父) Rasmus Lerdorf的[言論](https://en.wikiquote.org/wiki/Rasmus_Lerdorf)常常引起廣泛爭議: - 我其實很討厭寫程式,不過我喜歡解決問題。 - 有些人熱愛寫程式。我不懂他們為何會這樣。 - 我不是一個真的工程師。我把東西弄一弄,弄到能跑之後就不管了。真的工程師會說「這段程式能跑,但記憶體沒管理好,我們來修好它」。我只會說,一直重新開機不就好了。 從他的言論,很難看出他對電腦本身有多少熱情。 他也跟Jacob Kaplan-Moss以及Jacob Thornton一樣,懶得對寫程式的迷思多做解釋, 乾脆直接說自己是loser、假工程師了。 # David Heinemeier Hansson(Rails之父) DHH在接受[Big Think訪問](http://bigthink.com/videos/big-think-interview-with-david-heinemeier-hansson)時提到: > 說來有點好笑。我以前寫PHP跟Java的時候,常常花時間去摸其他程式語言。到處摸看看其他程式語言…隨便什麼都好。寫PHP跟Java實在太悶了,我需要用這種方式讓自己暫時抽離。 > 我以前寫PHP跟Java的時候,完全不覺得自己之後會當程式設計師。 整段看起來都不像是一個「電腦天才」的自我介紹。 最後讓他愛上的不是電腦本身,而是Ruby程式語言的優雅性。 如果Ruby沒有被發明,DHH現在也許會做完全不同的事情。 --- 這一類可以說明刻板印象大錯特錯的文章實在太多了, 看看工程師們最愛的幾個玩笑:[關於工程師 59 條搞笑但卻真實無比的語錄](http://www.inside.com.tw/2013/12/20/59-hilarious-but-true-programming-quotes-for-software-developers) - 一個人寫的爛軟體將會給另一個人帶來一份全職工作。 - 傻瓜都能寫出電腦能理解的程式,優秀的工程師寫出的是人類能讀懂的程式。 - 開發軟體和建造教堂非常相似——完工之後我們就開始祈禱。 如果工程師都很有天份跟熱情,這些笑話又怎會受歡迎呢。 再看看Medium上很受歡迎的學習系列文章:[資深開發者給後輩的七個 Coding 學習心得](http://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13/11/29/wish-someone-had-told-me-when-learn-coding/) 其中的幾個建議 - 也許常常有人說你是錯的 - 也許常常會有人跟你說「你並不是個 Coder」 - 不要在意外表,能力才是一切 無非就是想打破這類寫程式的迷思、無意義的資格論神話。 下次又有人學到一半,開始反省自己適不適合、夠不夠資格的時候, 我只想跟他說:你就多找幾種方式學學看吧,不要抱持那種奇怪的資格論。 很多時候其實只是[搞錯方法](http://blog.turn.tw/?p=1283)、[搞錯心態](http://blog.turn.tw/?p=2568)而已。 真的完全學不懂再放棄吧。 寫程式不需要天份,也不需要熱情。 (Photo via Sano Rin, CC licensed.)

MVC是一個巨大誤會

我是web工程師,從剛開始學MVC就深感困惑: - 怎麼每個地方說的MVC都不太一樣? - 有些文章講的MVC,跟我正在用的MVC,怎麼像完全不同的東西? Model、Controller、View三者到底如何互動?真是一個定義不明、含糊不清的名詞。 這讓我研究了很久。最後,發覺它是一個嚴重的誤會。 這個誤會導致了學習和溝通上的代價,請聽我娓娓道來。 # 哪些是MVC? web領域,不論前端(client-side)、後端(server-side)、不論什麼程式語言,幾乎所有framework都自稱、或被認為是「MVC」。 有哪些呢? 前端:Backbone.js、AngularJS、Ember.js… 後端:Ruby on Rails、CodeIgniter、Laravel、Django… 真的是這樣嗎?它們全都是MVC嗎? # MVC是什麼? 該怎麼定義MVC呢? 我們先來看看維基百科怎麼說: > MVC模式(Model-View-Controller)是軟體工程中的一種軟體架構模式,把軟體系統分為三個基本部分:模型(Model)、檢視(View)和控制器(Controller)。 嗯,跟大家說的一樣。我們繼續往下看: > 模型(Model) 用於封裝與應用程式的業務邏輯相關的資料以及對資料的處理方法。「 Model 」有對資料直接存取的權力,例如對資料庫的存取。「Model」不依賴「View」和「Controller」,也就是說, Model 不關心它會被如何顯示或是如何被操作。但是 Model 中資料的變化一般會通過一種重新整理機制被公布。為了實作這種機制,那些用於監視此 Model 的 View 必須事先在此 Model 上註冊,從而,View 可以了解在資料 Model 上發生的改變。(比較:觀察者模式(軟體設計模式)) 看起來有些陌生,整段描述跟你的web開發經驗完全不同,對嗎? 最大的疑問來自這句: > 那些用於監視此 Model 的 View 必須事先在此 Model 上註冊,從而,View 可以了解在資料 Model 上發生的改變。(比較:觀察者模式(軟體設計模式)) 後面直接叫你去看觀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 問題來了:你有在view跟model之間實作observer pattern嗎? 也就是說,你的Model在資料改變之後,能主動通知View嗎? 沒有的話,就根本不符合MVC的定義。 # 全都不是MVC? 我們現在發現MVC有observer pattern這個必要條件了。 事情嚴重了起來。 client-side framework或許能夠符合這個條件。 以Backbone.js官網範例來說,我們可以這樣在Model上註冊: ``` book.on({ "change:title": titleView.update, "change:author": authorPane.update, "destroy": bookView.remove }); ``` 它的確實作了observer pattern。 但server-side framework呢? 你的Model如何能在發生改變之後去「主動通知」View? 你平常開發web哪有用到server push的技術? 所有server-side framework,從Ruby的Rails;PHP的CodeIgniter、Laravel;到Python的Django,他們全都不是MVC。 它們實作的,是昇陽電腦在1998年提出的「Model 2」。 # 什麼是Model 2? Model 2名氣不大,在維基百科連中文條目都沒有。我們看看英文條目怎麼講: > Model 2 is a complex design pattern used in the design of Java Web applications which separates the display of content from the logic used to obtain and manipulate the content. > In a Model 2 application, requests from the client browser are passed to the controller. The controller performs any logic necessary to obtain the correct content for display. 它針對web而設計,讓controller進行必要的程序之後,將資料塞進view去呈現。 正是我們server-side框架在做的事情。 也就是說,server-side目前只能實作Model 2;client-side可以實作Model 2,也可以實作MVC。 # 巨大的代價 web工程師最常碰的就是client-side跟server-side框架。結果整個業界把MVC跟Model 2混為一談,都說成MVC。 這帶來了什麼後果呢? MVC變成一個從初學者到業界工程師,永遠說不清楚、下不了定義的名詞。 這件事對於學習和討論,造成了非常巨大的成本。(參考下方的Q1和Q2) # 那該怎麼辦? 下次有初學者詢問「什麼是MVC」的時候,怎麼回答才不會害他回家之後「越查資料越混亂」? [Rails is not MVC](http://andrzejonsoftware.blogspot.tw/2011/09/rails-is-not-mvc.html)的作者提出了三種解決方法: > 第一個方法是聲稱MVC已經從原始意義改變了,Model 2也可以稱為MVC。如此一來,我們可以用「傳統MVC」或「真MVC」來描述原始的MVC。這是現在普遍的作法,但我不認為改變定義是一個好主意。這幾乎是越搞越亂。 > 第二個方法是到處推廣Rails其實是Model 2,MVC就留給…MVC吧。這很困難,但至少能保持定義不變。 > 第三個是直接忽略這些混亂。管它那麼多? 我個人覺得MVC這個詞已經沒救了,不管怎麼解釋都會帶給別人混亂。 當對方同時學習client-side跟server-side時,混亂更強烈。 我選擇這樣回答: 「MVC有分很多種喔!網路上全部沒寫清楚,你一定看不懂。 沒關係,你只要知道View可以抽出來就好。 C跟M先別管,你先隨便瞎搞吧。」 --- # Q&A ## Q1: 怎麼可能各大server-side framework都搞錯? 確實有人腦袋清醒得很,它就是Python的Django。 Django的官方文件內根本沒有「Controller」這個名詞。 看看Django官網的常見問題: > Q: Django似乎是一個MVC框架,但你們把Controller命名為「View」,把View命名為「Template」。你們幹嘛不用標準命名啊? > A: (前略)…如果你真的很想要一個縮寫,你就說Django是一個MTV框架吧。Model、Template、View。這樣分比較有道理些。 Django不想變成搞亂MVC的幫凶,只好委屈地又發明了一個名詞「MTV」。 ## Q2: 那client-side框架有受影響嗎? 有。client-side框架也必須為MVC巨大誤會浪費一堆時間解釋。 看看Backbone.js官網的常見問答: > Backbone跟「傳統MVC」的關聯何在? > …我們來比較一下Backbone跟像是Rails這種server-side MVC框架的差別… Backbone實作了「傳統MVC」,卻被迫用「傳統MVC」來描述server-side的Model 2,然後花一堆篇幅解釋。 ## Q3: 知道Model 2的存在又如何?我現在依然一片混亂! 沒錯,Model 2跟MVC都用到Model、Controller、View三個名詞,所以看起來類似。 但是,我們不應該再把時間花在思考「MVC怎麼如此難懂」。 我們討論的重點,應該是「如何分辨MVC與Model 2」、「在server-side如何實作Model 2才漂亮」、「在client-side實作MVC跟Model 2的優劣分別何在」。 ## Q4: 好,那你現在回答我,「如何分辨MVC與Model 2」? OK,就讓我拋磚引玉一下。 分別談談Model、View、Controller吧: ### View - Model 2: 不具有行為,只是等別人塞資料進去的模板(template)。 - MVC: 具有監視Model的行為,並以此去改變呈現(presentation)。 兩種View有沒有很像?跟張飛、岳飛一樣像。 看看Backbone.js官網的View範例。你server-side的View哪是長這樣? ``` var DocumentRow = Backbone.View.extend({ tagName: "li", className: "document-row", events: { "click .icon": "open", "click .button.edit": "openEditDialog", "click .button.delete": "destroy" }, initialize: function() { this.listenTo(this.model, "change", this.render); }, render: function() { ... } }); ``` ### Controller - Model 2: 接收請求與參數,轉交給Model處理,再把結果(最新的資料)塞進View。 - MVC: 接收請求與參數,轉交給Model處理。沒其他事了。 兩種Controller有沒有很像?跟小狗、熱狗一樣像。 MVC的View跟Model 2的Controller可能還比較像一點。(隨便說說,千萬別這樣類比。) ### Model - Model 2: 接收Controller傳來的參數,回傳結果。 - MVC: 接收Controller傳來的參數,將結果通知View。 Model倒是有些類似。 總之,Model 2跟MVC除了三個部份的名字一樣之外,沒什麼關聯了。 ## Q5: 我決定徹底鑽研MVC跟Model 2的定義了。給我一些延伸閱讀? http://www.ithome.com.tw/node/77330 http://andrzejonsoftware.blogspot.tw/2011/09/rails-is-not-mvc.html https://docs.djangoproject.com/en/1.7/faq/general/#django-appears-to-be-a-mvc-framework-but-you-call-the-controller-the-view-and-the-view-the-template-how-come-you-don-t-use-the-standard-names http://backbonejs.org/#FAQ-mvc https://r.je/views-are-not-templates.html --- ##一些社群的看法(2015-2-28) 附上幾個社群的連結,裡面有許多很棒的討論。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javascript.tw/permalink/600136880087654/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99493136812961/permalink/759391387489797/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pythontw/permalink/10153760201638438/ https://www.facebook.com/mosky.liu/posts/10203964969186383 http://www.ithome.com.tw/voice/94877

給OOP初學者的建議:先搞懂「資料跟行為在一起」就好,其它的慢慢來

初學者接觸OOP,幾乎都會有以下疑惑: 我到底為什麼要學OOP?OOP解決了什麼問題?書上這些範例就算不用OOP也寫得出來吧? 然後覺得「繼承」、「多型」、「介面」、「抽象類別」等等的名詞很難,覺得OOP很難。 其實這些名詞雖然重要,但對新手來說,本來就很難在一開始就搞懂。 建議先搞懂「資料跟行為在一起」是什麼,以及它的好處在哪,就可以了,其它的慢慢來。 # 什麼叫做「資料跟行為在一起」? 假設我們在開發一個「中英文互助學習網」,鼓勵中文人士與英語人士登入討論。 這個系統的貼文、留言功能會顯示「發文日期」。 發文日期要根據使用者的註冊身份(台灣人、英語人士)顯示不同格式(台灣格式、西方格式)。 下面就以這個日期格式的功能舉例說明「資料跟行為在一起」是什麼意思。 ## 作法一:直接硬寫(不OOP、資料跟行為混在一起) 初學者通常會用最簡單、也最直覺的作法,直接硬寫出來,像這樣: ``` <?php $postDate = '2016-06-02'; # 假設資料庫取出來的發文日期長這樣 if (/* 判斷是否顯示台灣格式 */) { # 轉換成這樣 2016.6.2 $arr = explode('-', $postDate); $year = $arr[0]; $month = $arr[1]; $day = $arr[2]; echo "$year.$month.$day"; } else { // 西方格式 # 轉換成這樣 6/2/2016 $arr = explode('-', $postDate); $year = $arr[0]; $month = $arr[1]; $day = $arr[2]; echo "$month/$day/$year"; } ``` 這種寫法的資料(日期)跟行為(轉換成各種格式)混在一起。 它的優點是寫起來很簡單,缺點則有兩個: * 日期格式的邏輯會重複出現在很多地方,整段code會到處重複出現 * 整段code大概會塞在 `div` 或是 `span` 的裡面,導致它跟HTML混在一起,很亂 ## 作法二:自訂函數(不OOP、資料跟行為沒混在一起) 為了解決作法一遇到的問題,聰明的初學者很快就想到可以用「自訂函數」!就像這樣: ``` <?php function localFormat($date) { $arr = explode('-', $date); $year = $arr[0]; $month = $arr[1]; $day = $arr[2]; return "$year.$month.$day"; } function englishFormat($date) { $arr = explode('-', $date); $year = $arr[0]; $month = $arr[1]; $day = $arr[2]; return "$month/$day/$year"; } $postDate = '2016-06-02'; # 假設資料庫取出來的發文日期長這樣 if (/* 判斷是否為台灣人身份 */) { echo localFormat($postDate); } else { // 英語人士身份 echo englishFormat($postDate); } ``` 這種寫法將行為(轉換成各種格式)用自訂函數給獨立出來,也大幅改善了作法一遇到的問題。 對小型的網頁程式來說,這招非常好用,不但開發快速、簡單,還漂亮地將資料跟行為拆開。 但是程式規模變大之後,為了將各種行為拆出來,會寫出很多自訂函數,類似這樣: ``` ?php function localFormat($param) { // blah blah ... } function englishFormat($param) { // blah blah ... } function someTask($param) { // blah blah ... } function anotherTask($param) { // blah blah ... } function otherTask($param) { // blah blah ... } //... ``` 於是又衍生出三個問題: 1. 像localFormat、englishFormat這樣的函數名稱意義模糊,看不出是處理日期、人名,還是什麼東西的格式 2. 這些自訂函數各有不同的行為,全部放在一起顯得很亂,應該要想辦法分類、整理這些函數 3. 像localFormat、englishFormat這樣的函數,只吃特定格式的參數,最好能跟某種資料的形式綁在一起,以後要改程式時,能讓相關的資料跟行為一起被看到 問題1很好解決,只要替函數名稱加前綴字變成dateLocalFormat、dateEnglishFormat就行了。 問題2也很好解決,只要多開幾個檔案,把相關的函數放進同一個檔案就行了。 問題3就很棘手,資料跟行為拆開之後,如何在概念上又找方法整理在一起? ## 作法三:使用class(OOP、資料跟行為在一起) 正是這些處理資料、整理行為的問題,導致了OOP的誕生: ``` <?php class Date { public $year; public $month; public $day; public function __construct($date) { $arr = explode('-', $date); $this->year = $arr[0]; $this->month = $arr[1]; $this->day = $arr[2]; } public function localFormat() { return $this->year . '.' .$this->month . '.' . $this->day; } public function englishFormat() { return $this->month . '/' .$this->day . '/' . $this->year; } } $postDate = '2016-06-02'; # 假設資料庫取出來的發文日期長這樣 $date = new Date($postDate); if (/* 判斷是否為台灣人身份 */) { echo $date->localFormat(); } else { // 英語人士身份 echo $date->englishFormat(); } ``` OOP的寫法,一次解決了前述三個問題: 問題1 => 現在從類別名稱就可以知道底下方法的意義了 問題2 => 現在相關的函數都整理進同一個類別底下成為方法了 問題3 => 現在資料的形式都統一在constructor處理一次,之後不管新增多少方法都不用處理資料了 這就是所謂的「資料跟行為在一起」,也正是OOP的核心概念。 利用這種方式整理程式碼、寫出一個又一個的類別,可以大幅提昇程式碼的品質。 # 結論 上述的作法一跟作法二並沒那麼糟糕,但確實會帶來一些問題。 對於小型的網頁程式來說,可能還算夠用。 但是隨著程式規模變大,如果將概念上相關的資料跟行為整理在一起,會很有幫助。 實務上也可以先從作法二開始寫起,直到發現某些資料跟行為關係密切,再拉出來整理成類別即可。 至於很多OOP教學會提到的「繼承」、「多型」、「介面」、「抽象類別」等等名詞,一時搞不懂沒有關係,你可能實務上也暫時用不到。之後找時間慢慢搞懂它們的用途就好。 光是知道「將資料跟行為放在一起」的技巧,就能夠開始寫OOP程式碼了。 (註:本篇文章的程式碼純屬教學用途。實務上PHP已經有DateTime類別可以使用,或是用更漂亮的Carbon類別。) ## Q&A Q1:我常常設計一些類別,只有資料沒有行為,聽起來OK嗎? 不OK,這很不OOP,而且沒意義。 乾脆直接用關聯式陣列去表示那些資料就好。 Q2:我常常設計一些類別,只有行為沒有資料,聽起來OK嗎? 這個要看情況,不一定。 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這種作法很不OOP。 因為OOP的核心是「資料跟行為在一起」。 這也是為什麼你會看到有人明明寫了類別、用了物件,別人卻說「這不夠OOP」。 然後你又會看到像JavaScript這樣連「類別」關鍵字都沒有(ES5以前),卻能夠寫出很OOP程式碼的關係。 判定的標準都是一樣的,而且也就只有這麼一個標準:資料跟行為有沒有在一起。 Q3:一個類別包含的概念是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 不一定。不過我們從作法一到作法三的過程,有一個明確目的:希望讓程式碼更好懂。 如果聲稱一個類別包含的概念很大(例:設計LanguageHelpWebsite類別,用來代表「中英文互助學習網」需要的所有功能),那會把幾乎整個網站的所有行為跟資料都放進去,成為所謂的God object。它可沒有讓程式碼更好懂。 相反地,如果聲稱一個類別包含的概念很小(例:分別設計LocalDate、EnglishDate類別),雖然意義可能更精準了,但用一整個Date類別的概念去思考,程式碼會更容易理解,也就是所謂的內聚性(Cohesion)更高。 所以要替OOP就是「資料跟行為在一起」加個但書: 要以方便理解程式為前提,將資料和行為放在一起。

JavaScript 系列九:發表作業&心得分享

第1課 ── 學習 Vue 元件基本觀念 [作業](https://tinyurl.com/yst8ytys) 第2課 ── 學習 Vue 的 props 觀念 [作業](https://play.vuejs.org/#eNrtF11vFFX0r1w3MW0JM7MYiWRZQCE+YBSJPLo+zO7c7oydvTPeuftRm000lQCWpESMoCFRowIJKU2MMVWqv6azLE/+Bc/9mrl3dtvSiPHFPmznnu9z7vm6a7U30tQd9HGtUWtmHRql7GyLRL00oQy9s3reD7r4MsWDCA/RMk16qFVzPRvOuVu101WuGfKCrkXwSFAGeNnvxwyttQhCnQTYCSYsa6C1iurjhdDxcU4b+MxfXJJ8CFHM+pToE0JpkjGQoY9cdJzQBtgyDCMGNggZ8o/hEbug0e3Y76xY6Nhv45ijLChN+iTAQQUuTeN/bW7qmyO/l8YYvHn/A4UZg/OarodZmATcV4lL+0xxlI6BeWGUuZY4N+1n4eIacl1XILmzaLwkJEtfSZbE2I2T7uIst6aTNsjfoc86YWmHHbwA47SBGO3jwrvQJ0GMqWkmBCrp+PEVllAfLjrD7CLDvcVWrSevjV4GqRAq9NaVdy+5GaMR6UbLq9JArnGpdECHUf+vBPMFWVagEb93U4V102iuxXZIS+r9nFA3DlnDcFBaV97fGakm9WmGFy2Du/uEcmkJnTtXSlCKZ61DZ7RJh2uohMFQYWGKJObp3PSKpgEHkJPGPsNwQqgZRAPUif0sOwOyk2C1VRPwCiYikPoXEsL8iGBa0ACVKL7iiND00cazT3cmt69N129Ovt5+9v3m9MbPJbopJCG2mmIQK2q+VSvUiPNFTgHAgdNLAhwDmAfP1bReqduzle9vy+Sra/nWnRdnS9GQDrZHyDc6nJIsqJRko8lJM7hoE1zRLHhNPFxlB4dJHGAKNODxdHcnv/qTSIb86gPwvKQ2TK2GanJ3O791f3LvRn7v9vTBFzNB0rarrqrjomMX4s5KOxnNRkrRmzbMhKndZywh6PVOHHVWOGPRZSHR8q27k+u3nm5/tvfnRtOTpDpDPUjRedmayoE0N1/DE2fVvGp68F3AK2O0UZyTVIgUBW1GEJh1sdmSTEuUlLJejZBrlXJ+AfElPHxbXq8chjzcPHR6lBnaD+Yu0vNoEgy9XYoxOYTPbMADZ1nwmT0IJcv2XDDTFqGGVmvSzOY3EJruWMRGGVoM2guLWNW3Rajcq5LOJK1VOmbWFd/6q+kZ7RWOGVuN+ecxOU96Pu1GpIHqoj+nfhDAyJLHcYu4vAFrwpEzjAIGM/9U/WVB3YuIE+KoG8LoP1XPBqGABlEG6lYbaDnGI1PMWaR0coTT9rMIBvOJuhDGieyWLkmrwhRzEFHcYVEChkMU+z0iUB/2MwbT1oFlhsFGCDj4xVTg/DjqEgf2uB4oNeBdH9aBExT3lBHVSv2PzKiU6YFWDCln5r/zRMGoVTdeO66rX2/uLzkOH0n5k9+fPtrQyzJHovzq+t6TX//avbm3c3/y5fZk85e9nY38+p3882+n63+0iMhdBJ/5j99NH27lj7+xpysvBAhAlcgee6K05uBhSuSPf2sRXeuThz/ku5stkm+uTz9Zb4SMpVnD8z7q+5lP3QAPPDAZtOmXgCdqx0OOo1Je7xrzHhAp76fFgqh2/itic1PbmLHsW3C15VuwYsc/n8A67ZNikXuOrUdZoFcf4/513TfEVQKyWFTb8PToCqUiBRNabKHKk8L48pmRUBjN7/lB1Ae/dYzPoYWT9XS0gBpoob6g91CpWPWWtTXpMhpDWh3eYKz1T8Y3hooqOkbdVUkKaQyV4mTRx5hDT2loke4REYxtWEBXBEa6AFmejhA8W6IAiTdYKWuodLxWr/Y191Ut3juGBpiyCJZaR5QlBCtJT6Nj3r51Yzxd/y8fu3zKp7c8j/9B1qswP1/Wm3rlSK2WgEVxWD1YxHOLA/7vVx4W89FrRa96s7Uyr1Je+Xfr5OTR62T8N2L3XWg=) 一開始方向錯誤,沒有懂老師出題的用意,就照先前的想法做了控制面板,後來才想清楚不是單純用vue做東西,而是做出quasar這種開發模板用的componen 第3課 ── 學習 Vue 的 events 觀念 [作業](https://play.vuejs.org/#eNrNV1tvG0UU/iuTVVHsNL7kIUJaArQplwgRhIjEC4vU8e7YXrI3ZmedGMtPIaJtIvJAaWkkbiK0qaqmCCGakhT+C/I6zlP+Amdmdta7rhPaChCWsto555uzc8755ptJR7sYBOVWRDRdmwtNagfsFcOz3cCnDC225yPGfA/Vqe8iQytXlIXPMLSXDM/wyKrAWqSOI4ehjuEhZPoQwCMeC3XUGYbpTnOnhRkuFCUQIUpYRD01QijE7QX7bTtkOvpA2dDQzX8BphD69RY8dMSadlgWk0Rw9XNwjTg6rHnRdw0t5zJ9x6fcRYk14mJklV1S7gYlxBsBhPYnREfV8mzOSv3Is3RUx05I8vCPI1grLJJGWYesw1NltmyH4Xw7HzXN7TU8mkCam2M3mqzm8C6dnmEQ0cAZRagUXxyX4kgiwwxHc3+GFHmdme01xuf4FjaXT0vSwnQZZrfPzNH2RufLDGeeKb9/qYOLtIwuehahoT9KtXwr28Rx/JWzEh3T7P8XW8+flmDNebLHudRWmjYbn9vYJj5XZv9EhqX/KsPn2IYfJm9dEG1ldwlr+hbXaOkTMlrwUm1GCDuEsoKhLdiwSHQeefBnaBMThlYUcYZfSAozdjbY89P//HrnZH/rySBKCsZGeTNxnr0S+VzBzGxCXnLEj6OIEShcYnChjDDmpxA38JrMVdLTDwaMuIGDGYERQnOW3UKmg8PwZWilb4HeCDt41NGm1toq1X0KKAcOMOTXh6eZoSnIBUmqEuGsSqDlDNGGSF0QS0HEIOMU5FJOMcg4OblKOURKtwyKM0z5+XvGJYimfGKAXhW0QwnJsmEE+dJAYnQKuiILWoGKwttcJVNnGIas7fDXKdl8F9OG7YGAiQYH2LKg+7AjKHHB0jW8Mm+GxK7YFoOGz1SrLwh0k3DVFIaw1RQmyw7hW21YkUNWhaWBAyGPMiASjtIK5Vb+FDYM8uuVYHe6sE9ChimT3wa+JKvVprXstYhfpCZKJTS4t9F7/MfR9d1476v+jUdH25/G62u9g18Hd28ffX43fvhjvP7w5HD7fSjS0huX0LuwtIYoNC9Fk7Eg1CuVsG7ymB+FZZ82KtzDqwih44Pfju5tpFcrDkIy/snhZm//dv/6g/7WL739jfjKzfjat4O1x3Kq4ASCYbzz3WD3fry3PVjb7N96cPz91uDqzxIzJE8O2L/xWXz/ZhYoKDkGE6/fifceJZoCvMpDNq8eX/ky3rkT/7SVXAEFvfq7P8SHiSXhUNZ0wXRsczkX6fjgm/4X1+LfN6G2vYODeOMWKpU4rdKdPO5uGlAfSqvkJZHoJUaHN5CMMufsic7nbFKk34ncGqGJKdHoed93CPYULhHorPVppKeWkRclQa4SnWRTydKA4xxxbVaYzIjJ5LRcdVFhdcFawKbyWoOjSRJPl9VIj4ykNmk5UkfNp3BleQ9bdgSVXMSsWca1sFBQOjFbhX1fLaISKqRqMCtMRVDtyWB1Mg3l2B5ZSPbqZRM7ZuFch9e0i6aSnVm8nILrvseWRMFz0CkhCRlcKhV/G1FmMg5YFUgU+o5tIXF+q1ldWUt5BHQ6yS7ogiZwZZMNO0Pcyqp9koLZ8nvwP5MQnWRZ6diM4IJI9cC34diiifipOHrTbxEKwQwWQhpEnynP8HUKiuWEqvsXUnaEYQ==) 嘗試從quasar的原始碼反向工程做出一樣的效果 第4課 ── 學習 Vue 的 v-model 觀念 [作業](https://play.vuejs.org/#eNrNVltv3EQU/iuDVdQN2mtuTc0m4iIh8YAEqtQXzIPXnt012B4zHm8SrRa1TSuVhrA8tAmKkKDqRakCSSsQDckGfgzr3eQpf4EzF3udTSraPvXB9pwz5z7nfOO29n4QFFsR1nStGlrUCdiC4TteQChDnyx/7AcRQ3VKPGRoxZJicHlDe9fw8ZKQs3HdjFyG2oaPkEVA2cc+C3XUTk108nzPNpmZm5ByCFHMIuonFEIOl7xquhHWkR+5rlBBqAOO4C0oD7MmsbllSS+azGqmFHcdMWynDI9EPtDcJWdwS9VSmiUQDHuBazIMFEJV22khyzXDcN7QasReNjTBhx2VRhKp7hEbuyJUEB3FbWiJxHtRAMni04I5Hy+K9QSaX0C5kR6aR+nWyIZr1rALanXHdbE94itaUKU3IkISMdfxszGmnEyU1RIUGFbVUqbsQIZs2eXLd2QreCZtOL6OyuLcA9O2Hb8hyY7hF/nBSMFFx2Zw+JVy+W0h2sROo8kEI2w1Bct2QnC0rKO6i5cEhy8KtkOxxRwCXiziRp4vtmqm9VWDQsvYBeASqiPaqOWm5vJo6hJ/JmQE0EEqYC2vZSaCT9BbhQI62l7tH/4zvLsV7/w4WP9ruHkzvrXSP/jz6Mnj4fdP4ueP4lvPT3qbV6GoVz76EH0K8UmvvBhNxoJQL5XCusVtfhkWCW2U+A6vI5iOD/aH26vJXHEZJM2f9L7r7z0e3N0ddP/o763GtzfiOz8frRxKzVZBnDMCRvzwl6Ot3+Kdzfha799r1+Puevz3BqyloDjSU2KDX2/2D9fiH9aGW89Oerfj7m7/4FF/b41nuNJFn0VmaFIUr94b3ts+vvFgsPXgqLt7vL8BAcVPnw2f3o/Xd47v7w4f7sc/bQ02rh/fuBOv/Q5mTnrfSp+yoRFoxr2uZCX9o5ioUFC9kgzvedATUALFSwBFZKKjK4xC/ygskZ509AEhLjZ9xU2cjfNHo8GhjC0H8FXmEscZuFIQJd/YczgAfm5oZ8bM0L54RSyyiM9MCJCOAElMZgqcdjLjowHUE+V2mrT85jPpplXujBR5mqDG8FLWWksBRDaNFEmEa9i8wLPOXTyT8cU8uoBbcCUUGcw2hq4dwxGKv45gJMcxTfZindBRegvttmrRTqdaEquXwpZiWkPVKiR0JABQDNJOCwsISLBnphxwuIBpN3zpbkzLrIUAHExqubguYEfoQAVJkKWo6ada0CWT5bIXIl52kwqBDNZU5qbyqHLpsngpuIHbWNygWcgDG8p6Co+TwHlppyOzep1YUYi+kUWFvpRcOCDHTrjStcgqsZ+JeW4mjyYrk/CameEhIxRapgszUS5eTlwV1YSrH4QX55sFYSkyC9A7O8sftU+ojUHdh3+MDKNQI4wRD+oAZYCjgejP01YNn6rzC0WNR5O0MIUCJLQsjIj4hS4Wm45qAVBiPKwa5XeQj8MwVymKesgCpJP2GiWYhhtoGpKYHitB5VSq5xg6L9t0+NN8U86ZjMddnD3q1MP/CZ5bn8rZG7XzH5rEyeY=) 同上 第5課 ── 學習 Vue 的 slots 觀念 [作業](https://play.vuejs.org/#eNqdVd1uG0UUfpWDEeJH3o0TCqkWUylBofiiroQbIaS9Ge+O7VHXM6uZsR0TWSoqkVADBFAFFarUIgpEKj8XVCjQwtNk3fQKHoEzM7trO2mo2ht7zpnv/M45325X1tLUHw5oJajUVSRZqs+FnPVTITVcGK8TzqmEjhR9CCv+UqExFmHljZDTLYuMaYcMEg3bIQeIBJpzyrUKYHvmZFI1lzHR5KWXHRBAUj2QHLYn6ApyRJ/qnoiNrZNHREe9UjLOB5rGpaIvBhxl49MojKf6UlkJCpr204RoihJAPWZDiBKi1JthpS3icVixerwpE5XoMaZxrgd4j0JE+IsaOozHMBYDCYoMaYzZRyylCjABlpgLUKzLgXHfBHbGZXgYeioROiCRZoKXzhHRHmiNmrcuNi81mpsbsNaCNTi/udG6VF/K7wpMq3G+CY1mqS+jLC1UaRRFObYJ/19go+OSJyPQPaagbWFVFGh+xkdANWW8C4pSDu2xsXimMt/faJ0oq3nxhOrfWzduPGWZRsTnxdMCDkWlx4k5vuLmrk9kl/EAanbqUhLHWJgTJyH3zVg44IjFGkdvuVZ7wUJ7lHV72irUsGdVMVMYaBxAV7LYarokRYSkfSuRBEfCiwTOKEdLpYnULk7IXXUuVFvImMoAOG6ONWyT6HLXvlSAE9Wjkhk7swCJQBz6jWg7GThwB/17in1AsQr/bBE7GkhlsKlgGF4eq9Z/rcClQjHzWgFONDaNDY1TzNDlFwSkg9bFbueFhBW7//PGpK1Egrtp1YwrijDX4lkt2Amb/qjHcqBIScQ0NtBBtSS8cJhfYaorChLGKTE1zLUu6IkhNm0+wZk7f8WBkQ3y569UK/MEZijvOc+DkB/d3c3u//nw7m7JVuYesp2rh/d//+fBJ4cHP0yv/zrdu3d4sJt9/HV27dbR1b9C/uj250f7Pz/85iMwIw+oy+7cnl7/O9v5Ptv5KfviWrbzY/bLHyF3yzCPym7uo6/DgyvTz76c3ryS7f2WfXjPmT769tPszleFab6rMN3/LnuwB55nxrukt8fRbypFapk3Nw1gXYiEEm759Wn40Tw2wbbLGUma66C4nwuRH6o5XwT4jtjACRrWTdXnMKT7cwta+ipcuQ4VcOCkTxe0x82ftOl+mXvelFNG3M/5LeeFLW+28mo4esxurZZbY/WjnBHO1Nz4min1SprwV0p0QjXOqKfMeLr1qy2vnn193leH9FmCk/uuaAstquCRNE2op8YKa6zC2pByhqy8jjEuXyBRy+rfRssqtGhXUNhs2C8iwDs0GVLNIoJWkpGkitzOlaeQRDqnLOTzq+3lDjErcwrFlMRhqC1nD3jVlWcamc/4sW4vcIIWyIy5CX77XZNKuWTSTkK3XFfw4I2k4VPze4JdLRP4xYbM0agnScwGuARnUuNpkQQm/wFjNTqv) 嘗試模仿quasar拼裝不同呃component 第6課 ── 學習用外部狀態管理 vue 元件 [作業](https://play.vuejs.org/#eNrtVktvFEcQ/ivFhshrsi+bWEo2hgBOohwgQiBx2gO9M727HWamx909axtrTwQFsBUOIRA45KEQHkJAFEUBYkj+jGdtn/gLqX7M7KyxwcohyiF7mO2u/rq6q+qrql4uHY3jWj+hpWZpVnqCxepwK2JhzIWCE0vHEqV4BB3BQ2iVavVMone0Sh8UkB8xEvBuEWklObIV0UWD9WmHJIGC5VYE4HFUENFIySYsw/wxFTXzYyswb3VokdM/qOhdPlGkPGk1AAiqEhHhdhJQoZrQIYGkFVQddZgI3RwGeAdw+0OqetzXR1oNZuPU9MGRTicro3DSbMy22u8CUV4Pt9uZNiJR1M8FIU8inGt1WqCPnq3n3sWJomEcEEVxBjA7X20rlOpDAtKmwaFW6ag+vVWyQo8HXKCwHRDvXCZUdFFVs5WFHlPoZrvSlOw8ReFUJhB4Hd8Oj8REoLertI9fxBgr4RDsMwO74fBs3dwou5xvXd+vhtw3l3NYs44In/XdEOA4FzQEFsskBF9fDiRTQNDhOh6SekoHC4jPYiaZx6Iu0ICpGpyiArcIGtMgoJGfyEyj3t/nQRIr9Fc2kqANYKgVKSV4th0dFPlMMSYhpqJD0VQfx4orEprA6B8lQBTwMMKVPg0gSsL5hIRAF6nwGJ7CkJAhkERVICIqkRAy5Dmp2LN0iNDImjO+PrK+GMdRJOeOc5mHZpdYvi6aO8RzLKJ7i6n+dQJO9Lpg3V4uHg82jm20dyXmnM2qf4GaLn+1IW64R3rm6P8J+t8k6G6R/Qckna0XSilOpVoK9PCALeQhEV2GLaVhanhMfB8DaqeDVtTm/pLFLTBfYT2fajTeNsge1ccbgez3jKiN7ugas6wbmvDWND3oHaRWF9Z3d3SpUio2v7HGulMLjAWPTfcz/D1DgoQ24RjnASWRaTdvah8YYPACIqV1rSIsoqJVwoxgHRSN1I5lRL5F9ojPF3BtjCpFxAKLECE1RAZcIdD9ZfhstFs0avm1nMkckwZZ3ATSlpgwSjsRgGH+odNtsDAvUNNSE7qC+TZ8yEiKzsfWGiHMwy8V1vujA5pt2kH2Z68Lh0Ui6TfI3k5+NdKi2y5PvT9dgemp9/Az494EPCaYj3jFRm3GCDoswCs1oW3YG1Epy7hkweer6EW6mJOv5rzqPJJRcwrL025863Q6Zikki1XH2JlGI160eC58KqoCK1eCdHrXifNjp7Ydexi250htxp79KptHjz7N5n3VKmw+WFl/8dfGtXvpo2+H159t3PoivXhhfe33zft3Nr66nz75Ob345OXzW2cSCqc/mYOTGElrjOZFTylkfL0uO57W+bmscdGt6xVNPVSdrv2x8WAlfwhqEFj9L5+vrj+9M7z2eHj1t/WnK+mlG+mV7zcvvCh0I8BpevuHzXsP00e3Ni+sDm8+3vrx6ublX7c3pzHg8PqX6cMbRaCpjztg0ot300fPLEYXvnHI6uWtS9+kt++mv1wtdDgY3vspfe4kEqs5MrQoOuIFzDs3pmlr7bvh11fSP1fRt+tra+nKTahWdY7tqZgU/NGE00ogt1x/0fbP7SA35m6TafOa8FkStqlwIlOft8GMiXnNyvYaK7dL+3MBdpuTMY+TeHxtL5WubejgbHPFKXQkyXqFdSUu7KchU+UJ23s+1q1nomKtnBw9RzTLEZu/+kdZhwVGeynvys6XufvyBZt4p1zenSCqV8PaUi7bwH+IKQqYXJNQhbKLPMqMaBLegYl4cSJXFWAF+9S1nrMeCbzy/mUdgwHmqk3PybM5uIPF7bQJ0Bj0gCkhBVxeWt6o0VqyE7BhkIAVk/n6EeOdK9zDMsL8OeHAvdTsbHnZ5dIAK4tuFjaMr+sXWVAtkYtBifDtU6h3BYGXCKkjFHPmGgOSXZAoK/gSraIw3WiE+Dgj0vXt/Khmj/ez/mSgWDJrrmgWyuHgb/u4VhA=) 稍微翻了quasar的原始碼,還是搞不懂為何上一個v-close-popup的attribute就可以讓按鈕有關掉modal的功能 很神奇 第7課 ── 學習開發狀態複雜的 vue 元件 [作業](https://play.vuejs.org/#eNrlWdty20YS/ZUJJSekQ4CgHMkWLXkTpdbaVG22UrJrX0SlNCSGJMoggABDijKL/57TcwGGAEQ5l7fYLgno6enL6Qt6xtvOD1nmr1eiM+pcFNM8yuS7cRItszSX7Lcf0zjN2SxPl2zc8Qc/PyoCsY87b8eJ2Ci2UMz4KpZsO04Ym6bYm4hEFiO2tRJ2fVoKueTdnmZjLBdylSf2jbGF2Iyg5SgYBsM3b8YdtYWxHfTgp3pbCrlIQxKs3x+4nC7KN9K8kiIsCct0leCdVBKBJF0MSh/xIsUyi7kUeGPsIozWbBrzorgcd6ZpInmUiHzcUYtYnqykTBP2/TSOpp/AAnvZJfvm6L368w0YpSjkxUDzKQVqH8QaEXj5zZsqQNbeMg1FrMWMO2xgtQwsu326GDhW4rWQjzE9vtTILXk+j5IRCxRMGQ/DKJnr19048Sdp+KgZH6JQAqthELxQrAsRzRdSEYr1wrCXbus9pbhhkG0aLO9YzYaKCzAbMzv9jpM1e0nWlj2HUySfT0bs9s5kBmNrHkfhzfXVHtHkUWsCZXmaqbxU6P+fxysxYh9kDicNh1hGlLm3484qgzFiVHGOO1pJlYVaARR+TG/mky4eStMpHZNC0uIN0gS//GI1KZSq7rDPXvWUWXuM1w3GV3122sJ41WA87bPXFaPB7TbjeSF+SiRZdtNnw7NeHzGtaNcttCtFuzOyNCgK+Y/pf8Smi4enfPzfajkROXHcBnc9X6Ya2C7E+cikD5LnsnvSR2yCcecJ9x0Zwz8jg5BxZJz8ARkGtPuj4y05tFO/rvWvq919DRBAj0yphXww+CRExmZRDmtiISWq5MguRjPW/Wrw61H3NvDOf/De322D/tmudzyIfGocSpQjizG5iApfdxm0RTSJb5tpZHn8WCRzuWAeG1YeoRAr1Xuan9d7TIXQba2CPpnR0GKBUTWJLShLEwjhSAcoxLESVZyEj4DMhfQVvZJLRhsWvcLeXbKAff213WioF5fs5PS06YGJkHou09e+9So9ht32Ehh26/u+ZbSFAAeZiAvRUAMed4sV4+yrVZIohASSUUj2OGY74VaPFeS11FvwJIxRrvjY/YjnuXCl6EqY8Fx/eGFZZe89bO0eb63ZqNJdnwX417svu6fhAtVhHCrGNq6g77Cd3O0cngoBbRN9OHI+/XR1yLafuVz4fFKUgYKRSGoK8GFbmxuH7sanbG9uOym3tfqiiyMXM3AT9ioM/izN/82ni25XxH0WJSF1hct3bq5oDJZRArdF7OPBSUCzyCn2tMjpM7q/iLzSiyrrnWWQ1LfWR1r9gs+byOUj6tbzkANq1qCCtflwq2y7c5N/MGAQfB/jk85zb57zMMLwhlDU9gDFJq1n2+KeJRNEeZ5j+Ao/RJ+p0rtUq4AVXvcwNGDk6LEB65LDhvgtWtwLNZyowdJUTmWnA/tDzjN42dD105LPSdk9AIumlSdqevXOg1DMy3geb+vZSMXAgheHOFAF7NWrgyyoAHZ2dpCF9JCfJXS6rBsTq15sazEItNNgnmxeLWyHuotGGEOZ/Ij5tgsT3ATW25uNx/qgHxpzuPlWKkvcLmW+tdYoPT7V7Cpl27YnNu8BpkLxKVmmYbxkgX9yfo6scrsBUU/fvHapKHaiDoffsXJGZ2z45qx6+RcycxIjghgpSyINmA+LSOpjUD2K9liiV9xRszrsKCj3/PiSYP+BgH9R0J8P/BcEv1aqNl4VIs8dvL7yPHZRrOf2DCRhC9vgbHSKAY092gd7NqNlnLa2W0oJttvRCWlDgunQRGKY5zVPdKZtQA66iPtutbrMEGyGneroFpHrlcdaChh/4YmI3eRwhCi43DX5mInShYpcOw46iYYeqUc7rL3eW1H9D1T0O1TESM2pZYHs3laN0VMUMFTh3729d2V9r3yDLGeq3VufxKscy7XZpWJpHl9rgCIxlY4C+K89fC5B60bltzKd0QnDRbvIeFLuxtp/+YRQbritqhDOOOWLxMDx7Ya+e+POtf51hcOb+WghY0otA1LzTIirz3xbkNtXTZjVokvHtw5kJLND4pTpGDja84G6lLb7UMD2jmctcWn6Zu1P1CzdcOCLDWiO+8dijc/uweT463cbjE3SjVdEnxVlkuahyD2QzCWFKe69m4+TQF9PwKCXZgeuLLINK1K4QPlHByr613vLXg5KHQsepg/Qir+n4AYfp5FTzaLGEqWd5o0VbgW+M1qqyxNs05S0iGSUwqNcwOloTW3YMXc0EagMc8SgwQE46qsMtT1KUH0lGqUsTK9pjO+tIn/2VKxKkKomoMuFqXpRa2nGp5F8BKt/ou2AJbZnaRvSlaS5cMQS3Ojt3RqdWizr10rU2TxMPEkBV5YjtiLHprzQ29UqMmYOu6fwTuSKPIOv3oMRfR5o28voa+D33RseBrRsN+Yeq43PiRDFVSutKQijAukJjGax0BYo4z1guESoSxdIZ9UJTABXeUGIZ2lUOlpN5SOmQMLNC2Q4aeSmZBUrgDP5FAE6oMmxb+rGxIbAXL9Z5LxYzNT93j41t9d+hlxG1LxXKQO0KNfRmvp0IDI/Av/MpH2VWxGN3iNWP0Osed6tPMY9U43QWj5NO6jMIf11oA8I9dVcABM4kKTm0SYzylyH4+MCnUmVtBOk0ciCWgBrGCAVlwrdQbjLi1NrqcW/tLzmUMPkUR0ItW7zRTzAD3K5anNOCzqhVG3d/2QxPOfzaJGuba8spjyGs0Nf539bA2zT3lCzTD8DABD+IbDW/P17IFUt7HZ/lrgjZcU/BVXj6N8DJ6Q7087+bHBm4HjiA0XqZzHpWERhKOjuZv9/OXa/A88llUk=) 研究了前輩的作業才發向若要讓input的值可以被檢查就不能限定number,要不然輸入非number會直接show出來,卡這個很久... 因為想學quasar的樣式(range條的顏色變化等)做了些研究,後來嘗試把所有想法塞進去,結果做出來是蠻炫的但不是很好看... 心得:覺得老師的出題方向就是幫助學生從業界的需求去學習,然後一點一點從小地方開始做,並且能夠自行研究,而且不強調怎麼寫,而是確實做出來,很務實的取向,覺得獲益良多,上完9堂課默默繳了不貴的學費,有新的課堂會再回來做。 目前正嘗試自行開發一個網頁應用,寫cdoe真的要很有耐心,其實想想現在有很多輔助/查詢工具真的很方便,越寫越佩服那些做框架的人...

新手適用:重構程式碼的幾個簡單方向

## 介紹 程式碼重構,在不改變外部功能的情況下改進現有程式碼。它是寫程式的核心部分之一,不容忽視,否則您將無法獲得更好的程式碼。程式碼重構可以增強程式碼的可讀性、可維護性和可擴展性。它還能提高性能並提高開發人員的工作效率。 今天,我們將研究一些可以幫助您重構程式碼的技術。 原文出處:https://dev.to/documatic/5-code-refactoring-techniques-to-improve-your-code-2lia ## 如何整合Refactoring 在尋找改進重構的技術之前,讓我們看看如何將程式碼重構整合到您的工作流程中。您可以使用以下建議: - 你應該專門分配時間來重構程式碼。 - 將較大的重構問題分解為較小的重構問題進行管理。 - 嘗試讓整個團隊參與重構過程。 - 使用可以幫助您查找常見重構錯誤的自動化工具。 現在,讓我們從用於重構的技術開始。 --- ## 提取方法 此方法將程式碼轉換為單獨的方法/函數。這樣做是為了改善程式碼的結構和可讀性。它將長而復雜的程式碼提取為更小且更易於管理的方法。 要使用這種技術,我們首先需要找到一個執行有點複雜的特定任務的程式碼區塊。找到後,我們提取程式碼並放入新方法中。另外,請確保為該方法提供一個有意義的名稱。 **例子:** 重構前 ``` function calculateInvoiceTotal(items) { let total = 0; for (let i = 0; i < items.length; i++) { const item = items[i]; if (!item.quantity || !item.price) { console.error('Invalid item', item); continue; } const itemTotal = item.quantity * item.price; total += itemTotal; } return total; } ``` 重構後: ``` function calculateInvoiceTotal(items) { let total = 0; for (let i = 0; i < items.length; i++) { const item = items[i]; const itemTotal = calculateItemTotal(item); total += itemTotal; } return total; } function calculateItemTotal(item) { if (!item.quantity || !item.price) { console.error('Invalid item', item); return 0; } return item.quantity * item.price; } ``` 您可以看到我們如何將在 `for` 迴圈內執行的複雜程式碼轉換為另一種方法,以實現簡單性和可讀性。 --- ## 使用常數 此程式碼重構是為了編寫更清晰、更易讀的程式碼。直接寫數字可能會導致其他人感到困惑,因為他們的目的沒有定義。將硬編碼值轉換為具有有意義名稱的變數可以幫助其他人理解它。此外,您可以為其加入註解以進一步說名。它還可以幫助除錯並降低未來出錯的風險。 **例子:** 前 ``` if (temperature > 32) { // Do something if temperature is above freezing } ``` 後 ``` const int FREEZING_POINT = 32; if (temperature > FREEZING_POINT) { // Do something if temperature is above freezing } ``` ## 合併重複程式碼 重複或相同的程式碼可能出現在來自不同地方的程式碼中。此程式碼不需要完全相同,但它可以執行類似的任務或從原始程式碼擴展一點。重複的程式碼會導致幾個問題,包括增加維護成本、難以更改程式碼庫以及引入錯誤的更高風險。 在重構程式碼時,您必須注意重複程式碼。找到此類程式碼時,一種處理方法是將此類程式碼轉換為單個可重用的函數/方法。 例子: 前 ``` function calculateTotal(numbers) { let total = 0; for (let i = 0; i < numbers.length; i++) { total += numbers[i]; } return total; } function calculateAverage(numbers) { let total = 0; for (let i = 0; i < numbers.length; i++) { total += numbers[i]; } const average = total / numbers.length; return average; } ``` 後 ``` function calculateSum(numbers) { let total = 0; for (let i = 0; i < numbers.length; i++) { total += numbers[i]; } return total; } function calculateTotal(numbers) { return calculateSum(numbers); } function calculateAverage(numbers) { const total = calculateSum(numbers); const average = total / numbers.length; return average; } ``` 在之前的程式碼範例中,我們進行了求和並再次求和以求平均值。之後,我們將其替換為為兩者提供總和的函數。 --- ## 簡化方法 這與您正在尋找要優化的方法/功能時進行辨識非常相似。此技術可以幫助您減少程式碼行數。 此方法可以分解為更小的程式碼塊,您可以在要優化的函數中找到這些程式碼塊: - 刪除不必要的變數和表達式:可能有一些變數或表達式是您為了除錯而遺漏但忘記刪除的,例如 JavaScript 中的 console.log。 - 使用內建函數:有時使用庫或語言的內建函數會更好。因為可以用更少的程式碼實現相同的功能。 - 簡化條件語句:如果一個方法有複雜的條件語句,可以考慮通過組合條件或使用三元運算符來簡化它們。 ## 使用延遲載入 這是一種僅在需要時才載入物件的技術。這可以通過減少使用的內存量來提高應用程式的性能。這導致更快地載入應用程式。 這種技術在 Web 開發中非常流行。特別是對於像 React 這樣的 JavaScript 框架,您可以通過延遲載入來導入不同的元件。這也可以用於根據需要載入圖像。 **例子:** 前 ```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import MyComponent from './MyComponent'; const App = () => { return ( <div> <h1>My App</h1> <MyComponent /> </div> ); } export default App; ``` 後: ``` import React, { lazy, Suspense } from 'react'; const MyComponent = lazy(() => import('./MyComponent')); const App = () => { return ( <div> <h1>My App</h1> <Suspense fallback={<div>Loading...</div>}> <MyComponent /> </Suspense> </div> ); } export default App; ``` 在更新版本中,我們使用 `lazy` 函數異步導入 `MyComponent` 元件。這意味著該元件僅在實際需要時才載入,從而提高了我們應用程式的整體性能。我們還使用“Suspense”元件在載入元件時顯示後備 UI。 ## 結論 重構是任何想要提高程式碼質量、性能和可維護性的開發人員的基本實踐。通過花時間分析和優化您的程式碼,您可以消除冗餘、降低複雜性並建立更高效和可擴展的應用程式。 通過不斷審查和改進您的程式碼,您可以建立更健壯和更有彈性的應用程式。

# JS油猴系列-遮蔽廣告(D卡未登入)腳本、自定義新增名單

## 前情提要 逛論壇或網站常常有惱人的蓋板廣告,要馬就是要你登入、註冊, 要馬就是搞一堆課程的販售廣告, 對重視使用者體驗的人來說,真的是一場噩夢!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模擬了AdBlock的其中一個功能,刪除頁面上的元素! 乾乾淨淨才是王道阿。 ## 效果 按下ctrl+Q啟動刪除元素模式: ![](https://i.imgur.com/411nh3Q.png) 被選取的會加上邊框色彩,讓人確認是否要刪除: ![](https://i.imgur.com/zPEKMhC.png) 點選確認後: ![](https://i.imgur.com/nnOY4Ji.png) 煩人的元素就此消失在這個永恆的宇宙裡。 ## 觀念筆記 ### 套件一:toastr ```javascript= //toast.js cdn匯入 const toastJS = ` <link href="https://cdnjs.cloudflare.com/ajax/libs/toastr.js/2.1.4/toastr.min.css" rel="stylesheet" /> <script src="https://cdnjs.cloudflare.com/ajax/libs/toastr.js/2.1.4/toastr.min.js"></script>` $('body').append(toastJS); ``` ![](https://i.imgur.com/lNDch3V.png) [測試效果反應網站](https://codeseven.github.io/toastr/demo.html) ![](https://i.imgur.com/v95GUfO.png) [[十分鐘學習] toastr - 簡易提示訊息](https://ithelp.ithome.com.tw/articles/10197861) ### 套件二:SweetAlert2 ```javascript= //設定cdn使用Sweetalert套件 let Sweetalert2=`<script src="https://cdn.jsdelivr.net/npm/sweetalert2@11"></script>` $('html').append(Sweetalert2) ``` ![](https://i.imgur.com/qUeTUlj.png) ![](https://i.imgur.com/FJH8EMX.png) 有提供很多API範例,還可以自己定義可愛的小動物XD [官方網站](https://sweetalert2.github.io/) ### 監聽鍵盤組合鍵 ```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keydown', function(e){ if(e.which==81 && e.ctrlKey==true){ //..... } ``` ### Object.assign 動態修改樣式 ![](https://i.imgur.com/AzZMRCc.png) [用JS動態修改CSS的三種寫法,花式JS玩弄樣式,嚇死你的同事!](https://codelove.tw/@JsLover0018/post/Ja64Kx) ## 油猴程式碼 ```javascript= // ==UserScript== // @name 刪除廣告元素 // @namespace http://tampermonkey.net/ // @version 0.1 // @description try to take over the world! // @author You // @match *://*/* // @require https://code.jquery.com/jquery-3.6.3.min.js // @icon https://www.hexschool.com/ // @grant none // ==/UserScript== (function() { //--------------------------------------- // 宣告變數 let set let Check = true; let List=[] //設定選取的border色彩效果 let styleNeon = `@keyframes neon-color { from { filter: hue-rotate(0deg); } to { filter: hue-rotate(360deg); } }` $('style:last').append(styleNeon) //設定cdn使用Sweetalert套件 let Sweetalert2=`<script src="https://cdn.jsdelivr.net/npm/sweetalert2@11"></script>` $('html').append(Sweetalert2) //使用者點選某個元素 執行刪除元素function function SetDeleteEl(e){ e.preventDefault(); set=e.target.class console.log(set) const border={ border:"4px dotted red" } const Neon={ animation: "neon-color 2.5s linear infinite" } const NoBorder={ border:"none" } const StopNeon={ animation: "" } Object.assign(e.target.style,border) Object.assign(e.target.style,Neon) //e.target.remove() if (Check==true){ Swal.fire({ title: '確定要刪除這個元素?', showDenyButton: true, showCancelButton: false, confirmButtonText: '確認', denyButtonText: `取消`, }).then((result) => { /* Read more about isConfirmed, isDenied below */ if (result.isConfirmed) { e.target.remove() List.push(e.target.className) localStorage.setItem('List',List); Check=false; Swal.fire('成功刪除此元素!', '', 'success') } else if (result.isDenied) { Check=false; Swal.fire('動作已取消', '', 'info') Object.assign(e.target.style,NoBorder) Object.assign(e.target.style,StopNeon) }; }); } //選取流程結束後 解開選取流程的事件綁定 $('body').unbind('click',SetDeleteEl) } //toast.js cdn匯入 const toastJS = ` <link href="https://cdnjs.cloudflare.com/ajax/libs/toastr.js/2.1.4/toastr.min.css" rel="stylesheet" /> <script src="https://cdnjs.cloudflare.com/ajax/libs/toastr.js/2.1.4/toastr.min.js"></script>` $('body').append(toastJS); // 當使用者按下Ctrl+Q 就執行主程序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keydown', function(e){ if(e.which==81 && e.ctrlKey==true){ RemoveListItem(); toastr.options = { // 參數設定[註1] "closeButton": false, // 顯示關閉按鈕 "debug": false, // 除錯 "newestOnTop": false, // 最新一筆顯示在最上面 "progressBar": false, // 顯示隱藏時間進度條 "positionClass": "toast-bottom-right", "preventDuplicates": false, // 隱藏重覆訊息 "onclick": null, // 當點選提示訊息時,則執行此函式 "showDuration": "300", // 顯示時間(單位: 毫秒) "hideDuration": "1000", // 隱藏時間(單位: 毫秒) "timeOut": "2000", // 當超過此設定時間時,則隱藏提示訊息(單位: 毫秒) "extendedTimeOut": "1000", // 當使用者觸碰到提示訊息時,離開後超過此設定時間則隱藏提示訊息(單位: 毫秒) "showEasing": "swing", // 顯示動畫時間曲線 "hideEasing": "linear", // 隱藏動畫時間曲線 "showMethod": "fadeIn", // 顯示動畫效果 "hideMethod": "fadeOut" // 隱藏動畫效果 } toastr.success( "已開啟刪除元素模式!" ); $('body').on('click',SetDeleteEl) Check=true }}) function RemoveListItem(){ if (localStorage.getItem('List')!=null){ item=localStorage.getItem('List').split(',') for (i=0;i<item.length;i++){ item[i]='.'+item[i] item[i]=item[i].replaceAll(' ','.') try{ document.querySelector(item[i]).remove()} catch{} } // item='.'+item // item=item.replaceAll(' ','.') // document.querySelector(item).remove() } } //-------------------------------------------------------- })(); ``` ## 心得 短短150行左右的程式碼,就寫得好辛苦!(汗 過去寫過很多次類似的東西,所以基本上沒有卡關的地方, 只是設計邏輯、嘗試的過程還是比想像的還要耗精神( ´•̥̥̥ω•̥̥̥ ) 但寫出來比過去快很多,也比過去好看超級多的。 給自己一個讚讚! 重新把localstorge複習一遍,Object.assign、套件使用等。 算是一個確確實實的實力鞏固過程。 ## 延伸 未來可以新增控制黑名單元素的UI。 可以新增、刪除,看有哪些元素被列入要刪除的黑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