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結果:controller

🔍 搜尋結果:controller

Rust 中的 Laravel?我這樣做是有原因的。

大家都怎麼啦! 過去幾個月我一直在研究 Rust,並且總是試圖接近 Laravel 環境中的實際堆疊。 對於我來說,作為一名 PHP 開發人員,跳入 Rust 確實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因為我以前從未接觸過函數式編程,但是我找到了一種方法讓這變得「更容易」。 銹據我所知 ----- 整個生態系統由不同的套件組成,您應該根據需要加入它,這與 Laravel 不同,Laravel 圍繞框架有一個非常強大的環境。 所以我的第一印像是我必須學習如何使用基礎包: - 多滕維 - 時空 - 時間 - Uuid - 等等。 但是當涉及到 Web 開發(主要是 API)時,您必須從眾多現有框架中選擇一個。喜歡: - Actix(目前使用) - 阿克蘇姆(評估中) - Rocket(人們總是告訴我不要使用它,仍然不知道為什麼) 而且它們都沒有 Laravel 那種固執己見的“結構”,所以我決定建立我的。 Rust 中的 Laravel --------------- 我為什麼要談 Laravel?因為它為我們提供的“MVC”結構對於使用 Rust Web 的小型專案來說足夠優雅。 當我使用固定的 Laravel 框架編寫 Rust 程式碼時,事情開始變得有意義。這是我正在談論的內容的結構: ``` ./src ├── app.rs ├── config.rs ├── http │   ├── controllers │   │   ├── leaderboard_controller.rs │   │   ├── mod.rs │   │   └── submissions_controller.rs │   ├── mod.rs │   └── requests │   ├── leaderboard_request.rs │   ├── mod.rs │   └── submission_request.rs ├── main.rs ├── models │   ├── leaderboard.rs │   ├── mod.rs │   └── submission.rs └── repositories ├── leaderboard_repository.rs ├── mod.rs └── submission_repository.rs ``` 該專案目前正在使用中: - [阿克泰克斯](https://actix.rs/docs/) - [卡律布狄斯 ORM](https://github.com/nodecosmos/charybdis) 你可以在這個[Pull Request](https://github.com/DanielHe4rt/leaderboard-rust/pull/1)中檢查我的混亂情況 問題是:在使用 Rust 時遵循這個想法會是一件好事嗎?簡單性和良好的維護結構是我在專案中一直追求的目標。 另外,我正在考慮寫一些關於我的流程如何從 PHP 遷移到 Rust 的系列文章,您有興趣閱讀類似的內容嗎? 希望在這裡看到您的想法,謝謝! --- 原文出處:https://dev.to/danielhe4rt/laravel-inside-rust-i-have-a-reason-for-that-ke3

如何將 Google Gemini 與 Node.js 結合使用

介紹 -- 過去一年,生成式人工智慧一直是科技領域的熱門話題。每個人都在使用它來建造很酷的專案。谷歌有自己的生成人工智慧,稱為 Gemini。 最近,Google 為 Gemini 開發者推出了 API。它附帶了幾個庫和框架,開發人員可以使用它們將其合併到他們的應用程式中。 在本文中,我們將建立一個簡單的 Node.js 應用程式並將 Google Gemini 整合到其中。我們將使用[**Google Gemini SDK**](https://www.npmjs.com/package/@google/generative-ai) 。 那麼,事不宜遲,讓我們開始吧! 什麼是雙子座? ------- ![圖片描述](https://dev-to-uploads.s3.amazonaws.com/uploads/articles/lky153eb6l4thz5a246n.png) Google Gemini 是由 Google AI 開發的強大且多方面的 AI 模型。 Gemini 不僅處理文字;也處理文字。它可以理解和操作各種格式,如程式碼、音訊、圖像和視訊。這為您的 Node.js 專案帶來了令人興奮的可能性。 專案設定: ----- ### **1.建立Node.js專案:** 要啟動我們的專案,我們需要設定 Node.js 環境。那麼,讓我們建立一個節點專案。在終端機中執行以下命令。 ``` npm init ``` 這將初始化一個新的 Node.js 專案。 ### 2.安裝依賴項: 現在,我們將安裝專案所需的依賴項。 ``` npm install express body-parser @google/generative-ai dotenv ``` 這將安裝以下軟體包: - express:流行的 Node.js Web 框架 - body-parser:用來解析請求體的中介軟體 - @google/generative-ai:用於存取 Gemini 模型的套件 - dotenv:從 .env 檔案載入環境變數 ### 3.**設定環境變數:** 接下來,我們將建立一個`.env`資料夾來安全地儲存 API 憑證等敏感資訊。 ``` //.env API_KEY=YOUR_API_KEY PORT=3000 ``` ### 4.**取得API金鑰:** 在使用 Gemini 之前,我們需要從 Google Developers Console 設定 API 憑證。為此,我們需要註冊 Google 帳戶並建立 API 金鑰。 登入後,前往<https://makersuite.google.com/app/apikey> 。我們會得到這樣的結果: ![Google AI Studio 控制台的圖片](https://cdn.hashnode.com/res/hashnode/image/upload/v1707836987343/d339372d-195e-47f7-80a0-dc33fef00428.png) 然後我們將點擊“建立 API 金鑰”按鈕。這將產生一個唯一的 API 金鑰,我們將使用它來驗證對 Google Generative AI API 的請求。 > 要測試您的 API,您可以執行以下 Curl 命令: > > ```javascript > 捲曲\\ > -H '內容類型:application/json' \\ > -d '{"contents":\[{"parts":\[{"text":"寫一個關於魔法背包的故事"}\]}\]}' \\ > -X POST https://generativelanguage.googleapis.com/v1beta/models/gemini-pro:generateContent?key=YOUR\_API\_KEY > ```` > > 將`YOUR_API_KEY`替換為我們先前獲得的實際 API 金鑰。 取得 API 金鑰後,我們將使用 API 金鑰更新`.env`檔。 ### 5. 建立 Express 伺服器: 現在,我們將在根目錄中建立一個`index.js`檔案並設定一個基本的express 伺服器。請看下面的程式碼: ```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const dotenv = require("dotenv"); dotenv.config(); const app = express(); const port = process.env.PORT; app.get("/", (req, res) => { res.send("Hello World"); }); app.listen(port, () => { console.log(`Server running on port ${port}`); }); ``` 在這裡,我們使用“dotenv”套件從`.env`檔案存取連接埠號碼。 在專案的頂部,我們使用`dotenv.config()`載入環境變數,使其可以在整個檔案中存取。 ### 6. 執行專案: 在此步驟中,我們將向`package.json`檔案新增一個啟動腳本,以輕鬆執行我們的專案。 因此,將以下腳本新增至 package.json 檔案中。 ``` "scripts": { "start": "node index.js" } ``` package.json 檔案應如下所示: ![package.json 文件](https://cdn.hashnode.com/res/hashnode/image/upload/v1707982485800/c23cbb23-68c6-4f6b-942d-dad0dfe9c3fb.png) 要檢查一切是否正常,讓我們使用以下命令執行該專案: ``` npm run start ``` 這將啟動 Express 伺服器。現在如果我們造訪這個 URL <http://localhost:3000/>我們會得到: ![http://localhost:3000/ 的圖片](https://cdn.hashnode.com/res/hashnode/image/upload/v1707838639217/c4d08730-7534-4ad5-a0fd-5962d3eb7cc6.png) 驚人的!專案設定已完成並且執行完美。接下來,我們將在下一節中將 Gemini 加入我們的專案中 新增Google雙子座: ------------ ### 1. 設定路由和中介軟體: 要將 Gemini 新增至我們的專案中,我們將建立一個`/generate`路由,以便與 Gemini AI 進行通訊。 為此,將以下程式碼新增至`index.js`檔案。 ``` const bodyParser = require("body-parser"); const { generateResponse } = require("./controllers/index.js"); //middleware to parse the body content to JSON app.use(bodyParser.json()); app.post("/generate", generateResponse); ``` 在這裡,我們使用`body-parser`中間件將內容解析為 JSON 格式。 ### 2.設定Google Generative AI: 現在,我們將建立一個控制器資料夾,並在其中建立一個`index.js`檔案。在這裡,我們將建立一個新的控制器函數來處理上面程式碼中聲明的生成路由。 ``` const { GoogleGenerativeAI } = require("@google/generative-ai"); const dotenv = require("dotenv"); dotenv.config(); // GoogleGenerativeAI required config const configuration = new GoogleGenerativeAI(process.env.API_KEY); // Model initialization const modelId = "gemini-pro"; const model = configuration.getGenerativeModel({ model: modelId }); ``` 在這裡,我們透過傳遞環境變數中的 API 金鑰來為 Google Generative AI API 建立一個配置物件。 然後,我們透過向配置物件的`getGenerativeModel`方法提供模型 ID(“gemini-pro”)來初始化模型。 > #### **型號配置:** > > 我們也可以依照自己的方便配置模型參數 > > 這些參數值控制模型如何產生回應。 > > 例子: > > ```javascript > 常量產生配置 = { > 停止序列:\[“紅色”\], > 最大輸出令牌:200, > 溫度:0.9, > 頂部P:0.1, > 頂級K:16, > }; > > const model = configuration.getGenerativeModel({ model: modelId, GenerationConfig }); > ```` > #### **安全設定:** > > 我們可以使用安全設定來防止有害的反應。預設情況下,安全性設定配置為阻止在各個維度上具有中等到高可能性不安全的內容。 > > 這是一個例子: > > ```javascript > const { HarmBlockThreshold, HarmCategory } = require("@google/generative-ai"); > > 常量安全設定 = \[ > { > ``` > category: HarmCategory.HARM_CATEGORY_HARASSMENT, > > ``` > ``` > threshold: HarmBlockThreshold.BLOCK_ONLY_HIGH, > > ``` > }, > { > ``` > category: HarmCategory.HARM_CATEGORY_HATE_SPEECH, > > ``` > ``` > threshold: HarmBlockThreshold.BLOCK_MEDIUM_AND_ABOVE, > > ``` > }, > \]; > > const model = genAI.getGenerativeModel({ model: "MODEL\_NAME", safetySettings }); > ```` > > 透過這些安全設置,我們可以透過最大限度地減少有害內容生成的可能性來增強安全性。 ### 3. 管理對話歷史記錄: 為了追蹤對話歷史記錄,我們建立了一個陣列`history`並將其從控制器檔案中匯出: ``` export const history = []; ``` ### 4.**實現控制器功能:** 現在,我們將編寫一個控制器函數`generateResponse`來處理產生路由(/generate)並產生對使用者請求的回應。 ``` /** * Generates a response based on the given prompt. * @param {Object} req - The request object. * @param {Object} res - The response object. * @returns {Promise} - A promise that resolves when the response is sent. */ export const generateResponse = async (req, res) => { try { const { prompt } = req.body; const result = await model.generateContent(prompt); const response = await result.response; const text = response.text(); console.log(text); history.push(text); console.log(history); res.send({ response: text }); } catch (err) { console.error(err); res.status(500).json({ message: "Internal server error" }); } }; ``` 在這裡,我們從請求正文中獲取提示,並使用`model.generateContent`方法根據提示產生回應。 為了追蹤響應,我們將響應推送到歷史陣列。 ### 5. 查看回覆紀錄: 現在,我們將建立一條路線來檢查我們的回應歷史記錄。該端點傳回`history`陣列。 將簡單程式碼加入`./index.js`資料夾中。 ``` app.get("/generate", (req, res) => { res.send(history); }); ``` 我們就完成了! ### 6.執行專案: 現在,我們必須檢查我們的應用程式是否正常運作! 讓我們使用以下命令來執行我們的專案: ``` npm run start ``` ![端子輸出](https://cdn.hashnode.com/res/hashnode/image/upload/v1707855196139/694e7c44-39c4-4ee7-8080-51e0a429c8ec.png) 沒有錯誤!感謝上帝! :) 它運作正常。 ### 7. 檢查功能 接下來,我們將使用 Postman 發出 Post 請求來驗證我們的控制器功能。 我們將使用以下 JSON 負載向<http://localhost:3000/generate>發送 POST 請求: ``` { "prompt": "Write 3 Javascript Tips for Beginners" } ``` ![郵差控制台輸出](https://cdn.hashnode.com/res/hashnode/image/upload/v1707855502196/bb379294-e966-4fa1-b08d-057f852b8c1a.png) 我們得到了回應: ``` { "response": "1. **Use console.log() for Debugging:**\n - console.log() is a useful tool for debugging your JavaScript code. It allows you to inspect the values of variables and expressions, and to see how your code is executing. This can be especially helpful when you encounter errors or unexpected behavior in your program.\n\n2. **Learn the Basics of Data Types:**\n - JavaScript has several built-in data types, including strings, numbers, booleans, and objects. Understanding the properties and behaviors of each data type is crucial for writing effective code. For instance, strings can be manipulated using string methods, while numbers can be used in mathematical operations.\n\n3. **Use Strict Mode:**\n - Strict mode is a way to opt-in to a restricted and secure subset of JavaScript. It helps you to write more secure and reliable code, as it throws errors for common mistakes that would otherwise go unnoticed in regular JavaScript mode. To enable strict mode, simply add \"use strict;\" at the beginning of your JavaScript file or module." } ``` ![郵差控制台輸出](https://cdn.hashnode.com/res/hashnode/image/upload/v1707855825387/a186b78f-e6d9-4197-8b00-ce55766a2e16.png) 偉大的!我們的 Gemini AI 整合正在按預期工作! 此外,我們可以造訪[http://localhost:3000/generate 的](http://localhost:3000/generate)歷史記錄端點來查看對話歷史記錄。 這樣,我們就將 Gemini AI 整合到了 Node.js 應用程式中。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們將探索 Gemini AI 的更多用例。 到那時,請繼續關注! 結論 -- 如果您發現這篇部落格文章有幫助,請考慮與可能受益的其他人分享。您也可以關注我,以了解更多有關 Javascript、React 和其他 Web 開發主題的內容。 要贊助我的工作,請存取: [Arindam 的贊助頁面](https://arindam1729.hashnode.dev/sponsor)並探索各種贊助選項。 在[Twitter](https://twitter.com/intent/follow?screen_name=Arindam_1729) 、 [LinkedIn](https://www.linkedin.com/in/arindam2004/)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Arindam_1729)和[GitHub](https://github.com/Arindam200)上與我聯絡。 感謝您的閱讀:) ![謝謝](https://cdn.hashnode.com/res/hashnode/image/upload/v1707859424336/0c24ca09-aebb-4e5a-9a59-065ed5a8a9c8.png) --- 原文出處:https://dev.to/arindam_1729/how-to-use-google-gemini-with-nodejs-2d39

為什麼我從 Visual Studio Code 切換到 Sublime Text

最近,我改用[Sublime Text](https://www.sublimetext.com/)作為我的主要程式碼編輯器。一年多來,我一直使用[Visual Studio Code](https://code.visualstudio.com/)來編寫程式碼。這兩個編輯器非常相似,但也有足夠的差異,我想分享一下是什麼讓我全職使用 Sublime。 *注意:這篇文章並不是要為了一項技術而抨擊另一項技術。我嘗試根據我的個人經驗進行誠實的比較,但選擇程式碼編輯器是一個主觀過程,因此每個人都會對自己的最愛有不同的看法。* 是什麼讓我跳槽 ------- ### 偉大的符號分析 當您在 Sublime Text 中開啟一個專案時,它會自動啟動一個稱為「符號分析」的過程,這是在程式碼中尋找關鍵字的一個奇特術語。符號分析的好處在於,我可以輸入 Cmd + Shift + R 來調出符號搜尋選單,並在整個程式碼中快速找到類別名稱和方法。我主要使用 PHP,因此如果我已經知道我正在處理的類別名稱是`PostController` ,我可以在符號搜尋中搜尋它並立即在編輯器中開啟我的 PHP 類別檔案。 VS Code 也支援符號搜尋,但是,它只支援幾種開箱即用的語言。有一個與 VS Code 一起使用的第三方 PHP 符號分析器,但是,我發現它在處理大型程式碼庫時遇到困難,而 Sublime 則沒有問題。 ### 超快 Sublime Text 是可用於編寫程式碼的最快的文字編輯器。它幾乎立即打開並執行非常快速的搜尋。 Microsoft 在保持 VS Code 效能方面做得很好,但是 VS Code 是基於[Electron](https://electronjs.org/)的。 Electron 是一個用於捆綁 Chromium 實例和用 JavaScript/Node.js 編寫的程式碼的框架。它使編輯器具有很強的可擴展性,但使用 Chromium 的整個實例作為文字編輯器會使應用程式啟動緩慢並使用更多記憶體。 Sublime Text 是一個用 C++ 編寫的本機應用程式,因此其佔用空間要少得多。 ### 更好的 Vim 綁定 我非常喜歡在編寫程式碼時使用 Vim 鍵綁定。儘管我喜歡 Vim 鍵盤快捷鍵,但我仍然喜歡使用標準文字編輯器來利用側邊欄文件清單和文件標籤等現代功能。我發現 Sublime 的 Vim 支援比 VS Code 更準確,這有助於我更快地編寫程式碼。 Sublime 支援開箱即用的 Vim 綁定,但如果您使用[Vintageous](https://github.com/guillermooo/Vintageous)插件,您可以獲得更多功能。 我在 Visual Studio Code 中懷念的事情 ---------------------------- ### 功能豐富的側邊欄 VS Code 有一個非常好的側邊欄,可以更靈活地建立和移動檔案。 Sublime 有一個更好的側邊欄插件,還有其他鍵盤快捷鍵插件(例如[AdvancedNewFile)](https://github.com/skuroda/Sublime-AdvancedNewFile)可以使轉換更容易,但有時我會懷念 VS Code 側邊欄的開箱即用功能。 ### 內建偵錯工具 VS Code 有一個內建的偵錯器,適用於多種程式語言。它使得使用 PHP 的 xdebug 變得非常簡單。儘管 Sublime 有除錯插件,但它們並不像 VS Code 提供的開箱即用的那樣可靠。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正在除錯一些棘手的東西,我仍然會打開 VS Code。 結論 -- 最後,文字編輯器完全取決於個人喜好和工作要求。對於我的用例來說,Sublime 是一次非常愉快的體驗,它幫助我更快地編寫程式碼。如果您想了解有關 Sublime Text 的更多訊息,Jeffrey Way 在 Laracasts 上開設了相關[課程](https://laracasts.com/series/sublime-text-mastery),Wes Bos 也寫了一本相關[書籍](http://wesbos.com/sublime-text-book/)。 請在評論中告訴我您最喜歡的編輯器是什麼! --- 原文出處:https://dev.to/restoreddev/why-i-switched-from-visual-studio-code-to-sublime-text-28k0

從 Next.js 到 Rails 再到 Elixir:我的 React.js 倦怠之旅

我自 2019 年以來一直是 Web 開發人員。我使用 React.js 和基於 React 的框架,如 Gatsby、Next、Remix、Astro 和 Hydrogen。我從來沒有對這些工具感到完全滿意,但是,作為一個深入 JS 生態系統的初學者,我從同行那裡聽到的都是這樣的話:「這就是方式,任何其他程式語言要么慢,要么老」。 ![就是這樣](https://media.giphy.com/media/stnjSj2vpLcM4rwmEH/giphy.gif) 結果,我習慣了巨大的複雜性:多個獨立的儲存庫、數千個函式庫和框架來實現簡單的事情、GraphQL、微服務、無伺服器、靜態網站產生、增量靜態再生、部分水化、 redux 、redux-thunk、babel、webpack、react 伺服器元件、伺服器操作等。這個清單還可以再持續 10 分鐘。 直到有一天我說**受夠了!** 讓我們來看看我慢慢發瘋的完整時間線。這需要一段時間,在閱讀長篇文章之前,請隨意煮點咖啡! --- ## 倦怠的時間表 ### [Gatsby.js](https://www.gatsbyjs.com/) 我記得完成我的訓練營並想:“我終於能夠建立我的作品集了!”,所以我做到了。只有一個小問題,我想在 Google 上建立索引,但是使用舊的「create-react-app」使這項任務幾乎不可能完成。很快我了解了 SEO 和 React 的水合循環,這讓我找到了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Gatsby.js。靜態網站產生的想法對當時的我來說簡直是革命性的,畢竟沒有什麼比預先渲染 HTML 檔案更快了,對吧? 我決定透過閱讀文件來學習這個新框架,讓我告訴你,這**不是**一次有趣的體驗。我以前從未聽說過 GraphQL,顯然,您需要它來產生所有靜態檔案(到底是什麼???)。我問我的一些網友,很難學習這些過度設計的廢話是否正常,他們回答說「技能問題,再努力一點!」。於是我更加努力,終於學會了之後,我把我的個人網站移植到了Gatsby上。 ![再努力一點](https://media.giphy.com/media/gzRiZROEyDCznPofKj/giphy.gif) 我的大部分頁面都成功在 Google 上建立了索引,幾個月來,我對結果非常滿意。然後另一個問題出現了:我的**很多**開發者朋友開始說“Gatsby 死了!建立 Next 是為了簡化靜態站點生成並提供伺服器端渲染”。 ### [Next.js](https://nextjs.org/) 我快速瀏覽了 Next 文件並**立即**愛上了它。我能夠在沒有 GraphQL 的情況下用三分之一的程式碼做與 Gatsby 相同的事情!我再次將我的作品集移植到另一個框架:Next。 這次我確實有一次美好的經驗。部署到 Vercel 輕而易舉,「getStaticProps」和「getServerSideProps」功能很簡單,但功能非常強大,我可以選擇每個頁面的渲染樣式,整體來說非常靈活。 不幸的是,我透過慘痛的教訓學到了一些東西:在 JavaScript 生態系統中,所有美好的事情都會結束。 ### [混音](https://remix.run/) 我清楚記得 Remix 發佈時的情景。多名科技影響者開始發布有關它的內容(一如既往)。然而,當時我在主頁上看到它不支援靜態網站生成,只支援伺服器端渲染,所以我想「等一下,這些年來投資於 [JAMstack](https://jamstack.org/) 都被扔在這裡了嗎?不可能,這個框架不會長久」。然而,令我驚訝的是,Remix 不僅生存了下來,而且還被 Shopify 收購 https://shopify.engineering/remix-joins-shopify ,並成為 Next 的重要競爭對手。 幾個月過去了,我決定嘗試看看。我再一次感到驚訝,Remix 的主要座右銘是使用 Web 基礎知識,而不是像 Next 這樣過於複雜的快取系統。因此,在Remix 中編碼時,我腦中需要的思維模型要簡單10 倍:沒有全域狀態管理器,只需使用URL,更少的客戶端狀態,將所有邏輯移至伺服器,並使用cookie,無需使用完整堆疊中間的 REST API 非常簡單,只需將資料庫查詢移至「loader」函數即可。 ### 離開矩陣 ![離開矩陣](https://media.giphy.com/media/11e0gEWxYoSYTK/giphy.gif) 然後,突然間,真相呈現在我面前,我服下了紅色藥丸。我的腦海中開始浮現出多個問題:Remix 不就像所有其他「古老而無聊」的框架(如 Rails、Laravel 和 Django)一樣嗎?幾十年來,我們一直在使用伺服器端渲染進行全端 Web 開發,但 JavaScript 黑手黨集體認為這種方法是垃圾,將所有內容移至客戶端才是未來。難道同一個黑手黨認為 Rails 一直都是對的嗎?用 JS 框架做所有那些過度設計的怪物不是正確的舉動嗎?我開始質疑一切。這種「新」的 Web 開發方式更加簡單、快速。 ### 我已經完成了 Next 和 Vercel 我透過 [Next.js 應用程式路由器](https://nextjs.org/docs/app) 達到了臨界點。以下是 Vercel 向 Next 推送的所有錯誤的完整清單: - 曾經簡單的:「getStaticProps」和「getServerSideProps」函數現在變得複雜而麻煩。目前,沒有特定的位置來新增 API 呼叫或資料庫查詢,您可以將它們寫入任何您想要的位置!在多年前使用 PHP 犯了同樣的錯誤之後,我們開始再次將業務邏輯與 UI 混合。難道前端開發者不吸取過去的教訓嗎?如果我刪除按鈕會發生什麼事?這是否會破壞我的使用者身份驗證流程,因為資料庫呼叫位於其中?您的前端應該 100% 可廢棄且可更換。你相對於競爭對手的競爭優勢在於業務邏輯,它應該與 UI 層完全隔離。 ![可怕的 Next.js 程式碼](https://dev-to-uploads.s3.amazonaws.com/uploads/articles/kp41ds14loo21xgimcza.png) - 接下來是伺服器優先。這聽起來沒那麼糟吧?畢竟,這解決了 SEO 問題並立即向用戶展示新鮮內容。問題在於,大多數現有的 Next 程式碼庫都依賴客戶端程式庫,例如樣式元件和一些全域狀態管理器。這是什麼意思?隨著此類重大變化的不斷發生,您的應用程式將在幾週而不是幾年內變成遺留軟體。更多的時間花在保持所有依賴項最新上,而不是做重要的事情:發布功能。 - Vercel 從 Meta 聘請了多名 React 核心團隊成員。這帶來了嚴重的利益衝突,因為這些工程師現在(據稱)正在發布有利於 Next 的功能,而不是優先考慮那些可以幫助所有基於 React 的框架(如 Remix)的功能。 ![Vercel 正在破壞 React](https://dev-to-uploads.s3.amazonaws.com/uploads/articles/9ye40ykjgrd3z10t5nx7.png)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對自己說:你知道嗎?我厭倦了一遍又一遍地重新學習相同的框架,我完全不同意這種新的範式。 毫不奇怪,其他內容創作者也經歷了類似的情況: https://youtu.be/zkCBSz353fc?si=z3-FDVgcB3xfp06h https://youtu.be/Zt8mO_Aqzw8?si=10fy1d-ZoB7t3Uc_ --- ## 啟蒙之路 我非常累。在厭倦了所有的 React 工具後,我開始了尋找更簡單的 Web 框架的旅程。以下是我一直在尋找的先決條件: - 含電池 - 約定優於配置 - 良好的開發體驗 - 現代化且高性能的前端 我的第一個反應是查看 [Stack Overflow Survey 2023](https://survey.stackoverflow.co/2023/#section-most-popular-technologies-web-frameworks-and-technologies) 中的頂級框架。我立即從清單中刪除了所有與 JS、C# 和 Java 相關的內容。我從來沒有興趣學習後兩個,它們看起來醜陋且冗長。所以剩下的選項是:Laravel (PHP)、Django (Python)、Rails (Ruby) 和 Phoenix (Elixir)。 Python 是我在網路工程學位期間使用的語言,我獲得了非常愉快的體驗。 Django 似乎遵循約定優於配置的理念,但最終讓我放棄它的是沒有一個好的內建工具來在前端工作。論壇上的大多數人都說他們使用[HTMX](https://htmx.org/) 和[Alpine](https://alpinejs.dev/),但是,兩者都是您需要安裝的外部依賴項。 放棄Laravel 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它具有驚人的成本效益,有數百個官方軟體包可以處理新創公司可能需要的幾乎所有內容,例如託管、身份驗證、條紋支付等。對於前端,他們創造了[慣性。Node.js](https://inertiajs.com/),這是一種非常簡單而優雅的方式,可以在前端使用 React 的同時保持 Laravel 的高生產力和強大功能。百分之百誠實地說,我沒有選擇 Laravel 的唯一原因是 PHP 的語法,它看起來很難看,到處都是一堆 `$` 和 `->`。 ### Ruby on Rails Ruby on Rails 無需介紹。它是 Web 開發框架的元年,其革命性的「15 分鐘建立部落格」至今仍令人印象深刻。在我開始抱怨我發現的所有問題之前,讓我們先從好的方面開始。 與 Python 類似,Ruby 是一種可以向非技術人員展示的語言,他們會理解該軟體想要做什麼。它是**迄今為止**我見過的最容易閱讀和最美麗的語言。我很快就意識到,[編寫視覺上令人愉悅的程式碼](https://world.hey.com/dhh/a-writer-s-ruby-2050b634) 是Rails 團隊的首要任務,這對我來說來說是新的。 更不用說 Rails 幾乎發明了「包含電池」和「約定優於配置」的哲學,所以這不會是一個問題。在一份文件中,我提供了任何類型的 Web 應用程式所需的一切。 在前端,有 [Hotwire](https://hotwired.dev/),這是一種非常簡單且輕量級的方法,可以實現 SPA 框架提供的所有 UX 改進。我一直很好奇測試這個庫的極限,它看起來非常有前途。 好吧,Rails 在紙面上滿足了我想要的框架的所有先決條件。我們來試試吧!我在本地測試的第一件事是“railsscaffold”命令。我立即感到震驚。一個指令就能產生 CRUD 所需的一切?決不! ![圖片描述](https://dev-to-uploads.s3.amazonaws.com/uploads/articles/58lbioexmot9412kojr5.png) 在 Node + React 領域,要實現相同的目標,我需要手動編寫所有程式碼(這裡沒有生成器)並安裝一堆程式庫,例如:Vite、prisma、express、react router、redux、redux-thunk 、 vitest、cypress 、react 測試庫、zod、typescript、eslint、prettier、1000 個不同的插件,甚至可能還有GraphQL 或tRPC。基本上就是一個已經有 900 個依賴項的 package.json。 在“railsscaffold”最初的震驚之後,當我從控制器打開程式碼時,我再次震驚了: ``` class ArticlesController < ApplicationController def index @articles = Article.all end def show @article = Article.find(params[:id]) end def new @article = Article.new end def create @article = Article.new(article_params) if @article.save redirect_to @article else render :new, status: :unprocessable_entity end end def edit @article = Article.find(params[:id]) end def update @article = Article.find(params[:id]) if @article.update(article_params) redirect_to @article else render :edit, status: :unprocessable_entity end end def destroy @article = Article.find(params[:id]) @article.destroy redirect_to root_path, status: :see_other end private def article_params params.require(:article).permit(:title, :body) end end ``` 這是所有後端程式碼嗎?只需幾行?這不可能!這非常簡單,看起來就像一個「低程式碼」工具。它簡單、優雅、可讀性極強,這是我們在 JS 領域很少見的。 好吧,好吧,你現在一定在想:「這個來自網路的瘋狂 React 開發者說他最終使用了 Elixir,所以 ruby 一定有問題!」。你是對的,我的匿名朋友,有些事情讓我很惱火,讓我們談談。 首先,我們需要解決房間裡的大象:從 React + Typescript 轉向動態類型語言並不容易。從我開始編寫程式碼的那一刻起,我的 VScode 上就沒有出現智慧感知或充滿程式碼建議的下拉式選單,我感到盲目和迷失。這是一種可怕的感覺,我可能會在函數名稱上輸入錯誤,直到網站投入使用時才意識到!我知道我們可以編寫測試,但這是我希望在 IDE 上立即辨識的錯誤類型,而不是在測試或部署期間辨識。 另一件我以為我會喜歡但最終討厭它的事情是:太多的魔法。在 Typescript 程式碼庫中,我可以點擊任何類別或函數的頂部,前往原始程式碼並查看其實作方式。在 Rails 上,我到底在哪裡進行驗證(例如)?我是否在控制器內建立私有函數?有專門的資料夾嗎?不,正確的位置是在模型內部。為什麼?因為這就是它的工作原理,所以您要么採用該約定,要么很難編寫 Ruby 程式碼。我根本無法對一切在幕後如何運作產生“直覺”,我必須盲目地相信維護者在組織一切方面做得很好。 為了解決我的挫折感,我開始寫前端程式碼。如何建立元件? [部分](https://guides.rubyonrails.org/layouts_and_rendering.html#using-partials)。如何定義該元件的 prop 類型?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您需要打開它並直觀地查找其中的所有變數。做一些互動怎麼樣?建立國家?嗯,有帶有 [Stimulus](https://stimulus.hotwired.dev/) 的 Hotwire,但是正如您所看到的,您需要手動建立“重新渲染”功能,它沒有找到一種方法像React 這樣改變狀態後自動重新渲染頁面。 ``` // src/controllers/slideshow_controller.js import { Controller } from "@hotwired/stimulus" export default class extends Controller { static targets = [ "slide" ] initialize() { this.index = 0 this.showCurrentSlide() } next() { this.index++ this.showCurrentSlide() } previous() { this.index-- this.showCurrentSlide() } showCurrentSlide() { this.slideTargets.forEach((element, index) => { element.hidden = index !== this.index }) } } ``` 我再一次感到沮喪。我非常接近找到完美的框架!如果 Rails 失敗,我想嘗試的下一個框架是什麼?靈丹妙藥。 ### 長生不老藥和鳳凰 我必須說實話,我已經沒有耐心了。我嘗試了多種不同的生態系統,我幾乎確信要堅持使用 Ruby on Rails,並放棄對完美的追求。直到我的 YouTube 推薦部分出現了一個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live/bfrzGXM-Z88?si=Xsa7yCKeVSY5R3sT 堅持,稍等!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一位 React 開發人員說了很多關於函數式程式設計、Elixir 和 Phoenix Live View 的好話。也許我應該嘗試一下! 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Elixir 和Phoenix 的文件,我真的很喜歡這樣一個事實:所有包都使用[Hex Docs](https://hexdocs.pm/) 以相同的方式進行記錄,您只需要取得習慣於單一介面以學習新事物。 另一個好處是,您只需閱讀文件即可真正學習 Elixir,無需昂貴的課程!在其他所有生態系統中,我必須透過付費課程學習語言,然後透過閱讀文件來學習框架。 然後是時候開始編寫程式碼了。很快我就明白函數式程式設計與 OOP 有很大不同。我們來做一個小小的比較: ``` // JS const obj = {name: "daniel"} obj.age = 25 // result: obj = {name: "daniel", age: 25} ``` ``` # Elixir obj = %{name: "daniel"} obj = Map.put(obj, :age, 25) # result: obj = %{name: "daniel", age: 25} ``` 或者您可以使用管道運算子透過更簡單的語法實現相同的效果: ``` # Elixir with pipe operator obj = %{name: "daniel"} |> Map.put(:age, 25) # result: obj = %{name: "daniel", age: 25} ``` 最初,您可能會發現它的可讀性較差且更複雜,但我保證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會變得有意義!嗯,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身為 React 開發人員,我已經習慣了到處都可以看到多個函數,甚至前端元件也是函數!更不用說建立類別有時被 JavaScript 黑手黨視為一種程式碼味道。我的大腦已經針對這種新範式進行了“塑造”,這對我來說很自然。自從我在大學獲得網路工程學位以來,我上過幾門關於物件導向程式設計的課程,但它從來沒有「受歡迎」。我無法將複雜的問題建模為類別和物件。隨著時間的推移,使用多個函數來「改變」一個變數是我在腦海中建模的方式。 主要框架怎麼樣?包含鳳凰電池嗎?約定優於配置? **是的!** 老實說,生態系統與 Rails 不在同一水平,但已經達到了 95%。除非您需要非常具體的功能,Phoenix 都能滿足您的需求。 我幾乎被 Elixir 迷住了,我的清單中缺少兩件事:良好的開發人員體驗和現代/高效能的前端程式碼。 José Valim 宣布他正在嘗試為該語言加入類型,但 Elixir 目前還沒有這些類型,所以我很擔心。如何在沒有類型的情況下獲得智能感知和自動完成?很快我發現這些功能不一定相關。在 VScode 上安裝 [ElixirLS 擴充功能](https://marketplace.visualstudio.com/items?itemName=JakeBecker.elixir-ls) 後,我感到很驚訝。可以在隨機資料夾的隨機模組內定義函數,將其導入其他位置,並取得它的智慧感知和文件!我從靜態類型語言中獲得了這些好處,而無需編寫類型的麻煩,簡直太棒了! https://elixir-lang.org/blog/2022/10/05/my-future-with-elixir-set-theoretic-types/ 我對前端的最後一個擔憂是由 Phoenix [Live View](https://hexdocs.pm/phoenix_live_view/welcome.html) 解決的。在程式碼方面,這正是文件主頁中讓我信服的部分: ![圖片描述](https://dev-to-uploads.s3.amazonaws.com/uploads/articles/5sjzj90khytebnk523fm.png) 您可以為每個元件定義“props”,如果類型不匹配,您的 IDE 中會出現錯誤,就像 React 一樣!感人的! 使用者體驗怎麼樣?每當使用者點擊連結時是否會載入整個頁面?一定不行!即時視圖與客戶端建立 WebSocket 連接,然後每次頁面轉換只是透過 Websocket 進行內容交換,不會發出新的 HTTP 請求。此外,所有狀態都在伺服器端進行管理,這意味著 Trello 等豐富的用戶體驗過去由於加載過多的 JavaScript 而在客戶端非常卡頓,現在變得非常快! Elixir 處理所有複雜的狀態邏輯並將頁面的更新部分傳送到前端。看看這裡的完整解釋: https://youtu.be/wrmVk2czqMg?si=ZoWAlPjQC-svmV3Y 由於我們使用 WebSocket 來建立 UI,因此建立像 Twitter 這樣的「即時」應用程式只需要幾行程式碼! https://youtu.be/MZvmYaFkNJI?si=gAow6oIjgf8_OTkg ## 結論 可以肯定地說,「完美的技術堆疊」並不存在。解決所有問題的靈丹妙藥是我們在腦中創造的幻覺,以不斷尋找和建構最優化的工具。 然而,在個人層面上,完美的堆疊確實存在。因為每個開發人員都有偏好,您可以輕鬆找到適合您標準的工具。如果你有和我類似的旅程,完美的可能就是長生不老藥和鳳凰!所以試試看吧,也許你會像我現在一樣喜歡它。 如果您讀到了這篇文章的結尾,那您就太棒了!非常感謝您抽出寶貴的時間,希望我能為您的職業生涯帶來一些價值。 ![結束](https://media.giphy.com/media/lD76yTC5zxZPG/giphy.gif) --- 原文出處:https://dev.to/danielbergholz/from-nextjs-to-rails-then-elixir-my-journey-through-reactjs-burnout-h8d

簡化複雜 - 深入探討 Kubernetes 元件

## 介紹 幾天前,我在我曾經就讀的大學舉辦了一場關於 Kubernetes 及其元件的演講。我媽媽說她喜歡這個演講,所以我把它變成了一篇部落格文章。 許多軟體工程師傾向於忽視與 Kubernetes 相關的任何東西,儘管他們可能每天都會使用它。乍一看,它似乎很複雜,就像一個需要潛入的全新世界。是的,確實如此,但在這篇文章中,我將介紹 Kubernetes 叢集的所有主要元件,並在範例中解釋它們的作用。 在這篇文章結束時,您不會成為 Kubernetes 專家,但您可能會很好地了解要尋找什麼以及如何建立 Kubernetes 最初看起來的混亂狀態。 *代表 Kubernetes 架構的圖片取自 [Kubernetes 網站](https://kubernetes.io/docs/concepts/overview/components/)* ### **向我們展示您的支持🙏🏻** ![Github 明星](https://dev-to-uploads.s3.amazonaws.com/uploads/articles/mab4sx5zugkc89ac7h4l.gif) 在我們開始之前,如果您為我們的儲存庫加註星標並幫助我們在其他開發人員面前獲得我們的工具,我們將非常高興。我們的 GitHub 儲存庫位於:https://github.com/cyclops-ui/cyclops ⭐ ## 成分 首先,我們可以將 Kubernetes 叢集分為兩部分:**控制平面**和**工作節點**。控制平面負責整個操作並控制集群的狀態。我們很快就會了解這意味著什麼。另一方面,我們的工作節點本質上只是監聽控制平面告訴它們要做什麼的電腦。它們是我們集群的運算能力。我們在叢集中執行的任何應用程式都將在這些節點上執行。 讓我們進一步分解。 ### 控制平面 ![控制平面](https://dev-to-uploads.s3.amazonaws.com/uploads/articles/gdy560pic4ae8ilelh58.png) 正如我們所說,控制平面確保我們的叢集能如預期運作。它透過與叢集用戶通訊、調度工作負載、管理叢集狀態等來實現這一點。 控制平面由四個關鍵元件組成。它們本身很簡單,但一起建立了一個複雜的系統。這些元件是: - **API** - **ETCD** - **調度程序** - **控制器經理** 控制平面元件可以在叢集中的任何機器上執行,但通常在一組單獨的機器上執行,通常稱為**主節點**。這些機器不用於執行任何其他容器或應用程式,而是為 Kubernetes 控制平面保留。 #### API Kubernetes API 充當叢集的前端接口,允許使用者與叢集互動、定義所需狀態以及執行建立、更新和刪除資源等操作。 這是我們與集群的**唯一聯繫點**。此外,沒有其他元件直接相互通信,但所有通信都是透過 API 進行的。 #### ETCD ETCD 是 API 的**資料庫**;就這麼簡單。當您告訴 Kubernetes 建立部署時,它會與所有其他建立的資源一起儲存在 ETCD 中。 ETCD 的一個特點是它的鍵值儲存被組織為檔案系統。 ETCD 的另一個出色功能是用戶可以**訂閱**事件並獲得有關更改的通知。例如,*建立新 Pod 時讓我知道*。 #### 調度程序 顧名思義,調度程式**決定 pod 將在哪個節點上執行**。它透過一組規則來實現這一點,您可以在 [Kubernetes 文件](https://kubernetes.io/docs/home/) 中閱讀。 *這就是我說你不會成為專家時的意思,但你會知道要谷歌什麼:)* 調度程序**訂閱**保存在 ETCD 中的所有新建立的 pod,但它**只能**與 API 通訊來取得此更新。 當它發現 Pod 已建立時,它會計算在哪個工作節點上執行它。一旦決定,**調度程序不會在任何機器上執行任何東西**;它只是告訴 API 在特定節點上執行 pod。 #### 控制器管理器 控制平面的最後一個元件是控制器管理器。我們可以把它當作我們集群的恆溫器。它的工作是將集群的當前狀態轉變為所需的狀態。 這意味著它將**在幕後建立所有需要的資源**來滿足我們的需求並使我們的應用程式啟動並執行。 它執行多個控制器進程,這些進程訂閱了 ETCD 上的更改,並編譯成相同的二進位檔案以便於部署。控制器管理員的角色以及這些控制器的作用將在部落格後面進行更詳細的定義。 ### 工作節點 ![工作節點](https://dev-to-uploads.s3.amazonaws.com/uploads/articles/gz5ocd4ito4o0n7fjzct.png) 現在我們已經了解了整個叢集的管理方式,接下來讓我們深入了解容器在哪裡運作以及如何實現這一點。 Kubernetes 叢集中的每個節點上執行 3 個元件。當然,您可以在叢集中擁有多個節點,但每個節點都需要這三個元件來託管您的應用程式。 那些是: - **容器運作時** - **kubelet** - **成為代理** #### 容器執行時 允許 Kubernetes 執行容器並管理節點上容器的生命週期的元件是容器執行時。 支援多個容器執行時,例如[conatinerd](https://containerd.io/)、[cri-o](https://cri-o.io/) 或其他[CRI 相容執行時](https://github.com/kubernetes/community/blob/master/contributors/devel/sig-node/container-runtime-interface.md)。 #### 庫貝萊特 另一個訂閱 pod 事件的元件是 Kubelet。每次在節點上調度 pod 時,該節點上執行的 Kubelet 都會聽到該訊息並啟動所有定義的容器。最重要的是,Kubelet 還執行健康檢查,以確保一切能如預期運作。 #### 成為代理 Kubernetes 中的 KubeProxy 管理叢集中 pod 之間的網路連接,處理負載平衡和網路路由等任務。它透過維護網路規則並將服務抽象轉換為可操作的網路策略來確保 Pod 之間的無縫通訊。 ## 從部署到正在執行的容器 現在我們已經列出了 Kubernetes 叢集中的所有元件及其角色,接下來讓我們講述一個有關 Kubernetes 部署如何成為在叢集中的各種電腦上執行的一組容器的故事。 ### Pod、副本集和部署 快速提醒這三者的關係:Pod、Replicaset 和 Deployment。 ![部署元件](https://dev-to-uploads.s3.amazonaws.com/uploads/articles/cs9u7fnhe3q096bkyp2l.png) 我們可以在 Kubernetes 叢集中部署的最小單元是 **pod**。有了它,我們將定義我們的容器。 最有可能的是,我們需要同一應用程式的幾個實例,並且我們可以定義如何使用 **Replicaset** 複製我們的 pod。它將透過啟動和終止來確保我們有所需數量的 Pod 執行。 太棒了,現在我們已經複製了我們的應用程式,但我們想推出新版本的應用程式。我們必須拆除現有的 Pod/Replicaset 並建立新的。部署將自動執行此流程,使我們能夠安全地推出我們的功能。 ## 威望 ![聲望](https://dev-to-uploads.s3.amazonaws.com/uploads/articles/yyxboeqedu4yvg0ceg29.gif) 現在我們已經了解了所有術語並觸及了所有 Kubernetes 元件及其角色,讓我們看看當我們將 Deployment「套用」到 Kubernetes 叢集時會發生什麼。 假設我們已經建立了一個定義應用程式的「deployment.yaml」檔案(您可以在[此處](https://imgur.com/7qKp189)了解如何執行此操作)並執行「kubectl apply -f deployment. yaml” 。 `kubectl` 現在將把我們的部署定義提交到叢集的**唯一的聯絡點** - Kubernetes API。 我們的簡單 API 將把我們的部署儲存在 ETCD 資料庫中。每次將 Deployment 物件儲存到 ETCD 時,它都會讓 API 知道 Deployments 發生了更改,並且它應該讓**每個訂閱此類事件的人**知道這一點。 控制平面中有一個元件想要知道何時產生新的部署,這就是**控制器管理器**。當它聽到新的 Deployment 時,它將根據 Deployment 配置建立一個新的 Replicaset。為了建立此 Replicaset,它將透過建立請求來呼叫 API。 建立 Replicaset 與建立 Deployment 非常相似。 API 將接收一個 Replicaset 來建立並儲存到 ETCD 中。這將使 ETCD 告訴 API 有人建立了一個 Replicaset 並將該資訊傳遞給所有訂閱的元件,這又是控制器管理器。 當 Controller Manager 聽到新的 Replicaset 時,它會透過呼叫 API 來建立使用該 Replicaset 定義的所有 Pod,您猜對了,該 API 會將所有這些 Pod 儲存到 ETCD 中。 ![k8s_deployment_gif](https://dev-to-uploads.s3.amazonaws.com/uploads/articles/c6d97k6rggdrbbwes7d9.gif) *正如我們所說,發生了很多事情,因此我們決定建立一個 GIF 來幫助您了解整個過程。* 在這裡,我們包括了 Scheduler,它訂閱了 Pod 建立事件。每次聽到新的 Pod 時,它都會決定應該在哪個節點上執行。 Scheduler 並沒有執行 Pod,只是告訴 API** 它為其選擇了哪個節點。然後 API 將保存該資訊。 另一個監聽 Pod 事件的元件是 Kubelet,它是執行在 Kubernetes 叢集中每個工作節點上的元件。每次 API 告訴 Kubelet Scheduler 決定在其節點上執行 Pod 時,Kubelet **將啟動 Pod 定義的所有容器**。 最後,我們將配置變成了在機器上執行的應用程式!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有很多移動部分,但這可能是我最喜歡的部分。 每個元件只承擔部署應用程式的一小部分責任,但它們一起解決了一個相當複雜的問題。 ## 最後的想法 希望本文能幫助您掌握 Kubernetes 元件,並幫助您揭開最受歡迎的編排器的神秘面紗。我們鼓勵您自行挖掘,因為我們很高興了解這一點。 我們推薦學習 Kubernetes 的一本書是 Marko Lukša 的《Kubernetes in action》。它非常受歡迎,並且很好地概述了 Kubernetes 背後發生的事情以及如何使用它。 --- 原文出處:https://dev.to/cyclops-ui/complexity-by-simplicity-a-deep-dive-into-kubernetes-components-4l59

🔥5 個必須在 Kubernetes 叢集上安裝的工具 ✨️🚀

本文列出了開發人員在 Kubernetes 叢集上安裝的五個必備工具。 🎉 請隨意探索這些專案,為儲存庫加註星標,並為您最喜歡的專案做出貢獻。 😉 事不宜遲,讓我們開始吧。 🏃‍♂️💨 ![讓我們開始吧](https://dev-to-uploads.s3.amazonaws.com/uploads/articles/1p4nkxc6qnkbcpo59q9c.gif) ** ** ## **1\. [Odigos](https://odigos.io)** > 💡 分散式跟踪,無需更改程式碼。 ![Odigos - 可觀測控制平面](https://res.cloudinary.com/practicaldev/image/fetch/s--vrtvOUOw--/c_limit%2Cf_auto%2Cfl_progressive%2Cq_auto%2Cw_800/https://dev-to-uploads.s3.amazonaws.com/uploads/articles/najz95vmowa4uv1jlecq.jpg) Odigos 是一個開源可觀測性控制平面,使組織能夠建立和維護其可觀測性管道。 Odigos 自動產生 OpenTelemetry 格式的遙測資料到任何 Observability 後端,無需更改任何程式碼。 😻。 它會自動檢測我們的應用程式,從而無需我們自己設定 OpenTelemetry 或任何其他內容。奧迪戈斯處理這一切。 🤯 這一切之所以成為可能,是因為: * **自動化檢測👾:** Odigos 支援使用 OpenTelemetry 和 eBPF 對應用程式進行自動化檢測,無需修改程式碼。 * **通用觀測工具相容性🤝:** 與各種觀測工具平滑集成,提供全面的支援和高效的收集器管理。 ** ** ## **2\. [Argo CD](https://argoproj.github.io/cd/)** ![Argo CD ](https://res.cloudinary.com/practicaldev/image/fetch/s--Q6PXSe2d--/c_limit%2Cf_auto%2Cfl_progressive%2Cq_auto%2Cw_800/https://dev-to-uploads.s3.amazonaws.com/uploads/articles/oawy0bzp0hok5jvwq1l3.jpg) Argo CD 是一款功能強大的 GitOps CD 工具,可協助自動化和簡化 Kubernetes 應用程式的部署和管理🚀。 Argo CD 主要功能包括 Web UI 💻、CLI、回滾功能和簡化的監控。 > **為什麼要使用 Argo CD 而不是傳統的 CD 工具?** 🤔 * **Git 作為單一事實來源 🤫:** Argo CD 使用 Git 作為應用程式和基礎設施配置的單一事實來源。如果出現問題,它可以輕鬆追蹤變更並回滾部署。 * **友善的 Web UI 💻:** Argo CD 提供了一個儀表板來管理和取得所有已部署應用程式的狀態。 * **輕鬆回滾 🔄:** 叢集與單獨的 git 儲存庫同步,因此我們只需要恢復 git 中的更改,叢集就會自動與 git 儲存庫同步。 * **災難復原 🌋:** 如果發生災難,只需將 git 儲存庫指向新建立的集群,它將擁有先前集群的所有配置。 這些功能使初學者和經驗豐富的 Kubernetes 用戶都可以使用它。 > 簡而言之,Argo CD 是 Kubernetes ☸️ 的 GitOps CD 工具,它使用 Git 作為應用程式和基礎設施配置的單一來源,並提供輕鬆的回滾、儀表板和災難復原功能。 ** ** ## **3\. [Nginx 入口控制器](https://docs.nginx.com/nginx-ingress-controller/)** > 💡 適用於 Kubernetes 環境的專用負載平衡器。 它是 Kubernetes 使用最廣泛的入口控制器。 ☸️ 它使用 Nginx 作為反向代理和負載平衡器。 它在具有 Nginx Plus 或 Nginx 開源實例的 Kubernetes 環境中執行 🏃‍♂️。 Nginx Ingress Controller 的主要職責是👇: * 負載平衡 Kubernetes 叢集中容器📦的流量。它監視 Kubernetes 入口資源並將流量路由到適當的 Kubernetes 服務和 Pod。 * 處理網路、流量管理👮‍♂️、通訊和安全性🔒。 * 根據其配置部署資源並根據入口資源定義自動更新規則。 > 簡而言之,它管理流量、安全性並根據 Kubernetes 入口資源和配置動態調整路由。 ** ** ## **4\. [適用於 Kubernetes 的 AWS 控制器](https://aws-controllers-k8s.github.io/community/)** > 💡 使用 Kubernetes 管理 AWS 服務。 **ACK** 是 AWS Controllers for Kubernetes 的縮寫,是一組自訂控制器,可實現 AWS 服務和 Kubernetes 叢集之間的集成,讓您可以直接從 Kubernetes 管理 AWS 服務。 ACK 讓您可以輕鬆建立利用 AWS 服務的可擴充且高度可用的 Kubernetes 應用程式。它提供了一種統一的方式來管理我們的應用程式及其相依性✨️。 適用於 Kubernetes 的 AWS 控制器的一些主要功能包括: * 直接從 Kubernetes 定義和使用 AWS 服務資源。 * 利用 AWS 託管服務來管理 Kubernetes 應用程式,無需在叢集外部定義資源或執行提供資料庫或訊息佇列等支援功能的服務。 > 簡而言之,ACK 使我們能夠直接從 Kubernetes 管理 AWS 服務,並提供一種在 Kubernetes 叢集內定義和使用 AWS 服務的統一方法。 ** ** ## **5\. [Kyverno](https://kyverno.io)** > 💡 為 Kubernetes 設計的策略引擎。 在 Kubernetes 中部署事物(例如 Pod 或 ConfigMap)時,設定規則/策略非常重要。 一個關鍵的做法是避免在生產中使用容器鏡像的“最新”標籤,因為它通常是正在進行的開發建置。 > **Kyverno 實際上做了什麼?** 🧐 在 Kubernetes 中,安全性問題是一個大問題,主要原因之一是**配置錯誤**。當沒有良好的規則(政策)時,就會出現這些安全問題。 這就是像 **Kyverno** 這樣的策略管理器發揮作用的地方。 😎 > 🚨 **注意:** Kyverno 不適用於 Kubernetes 以外的任何其他環境。如果您正在尋找與供應商無關的策略管理,您可以考慮使用諸如[開放策略代理程式](https://www.openpolicyagent.org/)之類的東西。 Kyverno 在我們的 Kubernetes 設定中管理策略,無論它們是關於安全還是只是良好實踐。 我們可以為前面提到的「最新」標籤問題等建立規則,或專注於安全性,例如確保您的容器映像在軟體供應鏈中是安全的。 > 簡而言之,Kyverno 是一個策略引擎,它允許使用者管理部署策略、解決錯誤配置等問題並推廣良好實踐,從而幫助管理安全性和最佳實踐。 ** ** > 如果您認為本文中未提及的任何其他有用的專案,請在下面的評論部分分享。 👇🏻 那麼,這就是本文的內容。非常感謝您的閱讀! 🎉 --- 原文出處:https://dev.to/odigos/5-must-have-tools-to-install-on-your-kubernetes-cluster-489k

React 設計模式 Design Patterns

![](https://refine.ams3.cdn.digitaloceanspaces.com/blog-banners/retool-alternative.png) ## 介紹: React 開發人員可以透過使用設計模式來節省時間和精力,設計模式提供了一種使用經過測試且可信賴的解決方案來解決問題的快速方法。它們支援低耦合的內聚模組,從而幫助 React 開發人員建立可維護、可擴展且高效的應用程式。在本文中,我們將探索 React 設計模式並研究它們如何改進 React 應用程式的開發。 ## 容器和表示模式 容器和表示模式是一種旨在將反應程式碼中的表示邏輯與業務邏輯分離的模式,從而使其模組化、可測試並遵循關注點分離原則。 大多數情況下,在 React 應用程式中,我們需要從後端/儲存取得資料或計算邏輯並在 React 元件上表示該計算的結果。在這些情況下,容器和表示模式大放異彩,因為它可用於將元件分為兩類,即: * 容器元件,充當負責資料取得或計算的元件。 * 表示元件,其工作是將獲取的資料或計算值呈現在 UI(使用者介面)上。 容器和表示模式的範例如下所示: ``` import React, { useEffect } from 'react'; import CharacterList from './CharacterList'; const StarWarsCharactersContainer:React.FC = () => { const [characters, setCharacters] = useState<Character>([]) const [isLoading, setIsLoading] = useState<boolean>(false); const [error, setError] = useState<boolean>(false); const getCharacters = async () => { setIsLoading(true); try { const response = await fetch("https://akabab.github.io/starwars-api/api/all.json"); const data = await response.json(); setIsLoading(false); if (!data) return; setCharacters(data); } catch(err) { setError(true); } finally { setIsLoading(true); } }; useEffect(() => { getCharacters(); }, []); return <CharacterList loading={loading} error={error} characters={characters} />; }; export default StarWarsCharactersContainer; ``` ``` // the component is responsible for displaying the characters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import { Character } from './types'; interface CharacterListProps { loading: boolean; error: boolean; users: Character[]; } const CharacterList: React.FC<CharacterListProps> = ({ loading, error, characters }) => { if (loading && !error) return <div>Loading...</div>; if (!loading && error) return <div>error occured.unable to load characters</div>; if (!characters) return null; return ( <ul> {characters.map((user) => ( <li key={user.id}>{user.name}</li> ))} </ul> ); }; export default CharacterList; ``` ## 有 Hooks 的元件組合 Hooks 是 React 16.8 中首次推出的全新功能。從那時起,他們在開發 React 應用程式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掛鉤是基本函數,可授予功能元件存取狀態和生命週期方法(以前僅可用於類別元件)的功能。另一方面,掛鉤可以專門設計來滿足元件要求並具有其他用例。 我們現在可以隔離所有狀態邏輯(一種需要反應性狀態變數的邏輯),並使用自訂掛鉤在元件中組合或使用它。因此,程式碼更加模組化和可測試,因為鉤子鬆散地綁定到元件,因此可以單獨測試。 帶有鉤子的元件組合示例如下所示: ``` // creating a custom hook that fetches star wars characters export const useFetchStarWarsCharacters = () => { const [characters, setCharacters] = useState<Character>([]) const [isLoading, setIsLoading] = useState(false); const [error, setError] = useState(false); const controller = new AbortController() const getCharacters = async () => { setIsLoading(true); try { const response = await fetch( "https://akabab.github.io/starwars-api/api/all.json", { method: "GET", credentials: "include", mode: "cors", headers: {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 signal: controller.signal } ); const data = await response.json(); setIsLoading(false); if (!data) return; setCharacters(data); } catch(err) { setError(true); } finally { setIsLoading(true); } }; useEffect(() => { getCharacters(); return () => { controller.abort(); } }, []); return [ characters, isLoading, error ]; }; ``` 建立自訂鉤子後,我們將其導入到我們的 **StarWarsCharactersContainer** 元件中並使用它; ``` // importing the custom hook to a component and fetch the characters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import { Character } from './types'; import { useFetchStarWarsCharacters } from './useFetchStarWarsCharacters'; const StarWarsCharactersContainer:React.FC = () => { const [ characters, isLoading, error ] = useFetchStarWarsCharacters(); return <CharacterList loading={loading} error={error} characters={characters} />; }; export default StarWarsCharactersContainer; ``` --- <橫幅隨機/> --- ## 使用Reducers進行狀態管理 大多數情況下,處理元件中的許多狀態會導致許多未分組狀態的問題,這可能是處理起來很麻煩且具有挑戰性的。在這種情況下,減速器模式可能是有用的選擇。我們可以使用減速器將狀態分類為某些操作,這些操作在執行時可以變更分組的狀態。 此模式允許使用它的開發人員控制元件和/或掛鉤的狀態管理,讓他們在發送事件時管理狀態變更。 使用減速器模式的範例如下所示: ![圖片描述](https://dev-to-uploads.s3.amazonaws.com/uploads/articles/mbob3gmfxws8k4ti0cyx.png) 在上面的程式碼中,元件調度兩個操作: * “**login**”操作類型會觸發狀態更改,影響三個狀態值,即 **loggedIn**、**user**、**token**。 *“**註銷**”操作只是將狀態重設為其初始值。 ## 提供者的資料管理 提供者模式對於資料管理非常有用,因為它利用上下文 API 透過應用程式的元件樹傳遞資料。這種模式是一種有效的解決支柱鑽井問題的方法,這一直是 React 開發中普遍關注的問題。 為了實現提供者模式,我們首先建立一個提供者元件。 Provider 是 Context 物件提供給我們的一個高階元件。我們可以利用React提供的createContext方法來建構一個Context物件。 ``` export const ThemeContext = React.createContext(null); export function ThemeProvider({ children }) { const [theme, setTheme] = React.useState("light"); return ( <ThemeContext.Provider value={{ theme, setTheme }}> {children} </ThemeContext.Provider> ); } ``` 建立提供者後,我們將使用建立的提供者元件封裝依賴上下文 API 中的資料的元件。 為了從上下文 API 取得資料,我們呼叫 useContext 鉤子,它接受上下文作為參數(在本例中為 **ThemeContext**)。 ``` import { useContext } from 'react'; import { ThemeProvider, ThemeContext } from "../context"; const HeaderSection = () => { <ThemeProvider> <TopNav /> </ThemeProvider>; }; const TopNav = () => { const { theme, setTheme } = useContext(ThemeContext); return ( <div style={{ backgroundColor: theme === "light" ? "#fff" : "#000 " }}> ... </div> ); }; ``` ## 使用 HOC(高階元件)增強元件 高階元件接受一個元件作為參數,並傳回一個注入了附加資料或功能的增壓元件。 React 中 HOC 的可能性是由於 React 更喜歡組合而不是繼承。 高階元件 (HOC) 模式提供了一種增加或修改元件功能的機制,促進元件重複使用和程式碼共用。 HOC 模式的範例如下所示: ```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const higherOrderComponent = Component => { return class HOC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state = { name: 'John Doe' } render() { return <Component name={this.state.name {...this.props} /> } } const AvatarComponent = (props) => { return ( <div class="flex items-center justify-between"> <div class="rounded-full bg-red p-4"> {props.name} </div> <div> <p>I am a {props.description}.</p> </div> </div> ) } const SampleHOC = higherOrderComponent(AvatarComponent); const App = () => { return ( <div> <SampleHOC description="Frontend Engineer" /> </div> ) } export default App; ``` 在上面的程式碼中, **<AvatarComponent/>** 由 **higherOrderComponent** 提供 props,它將在內部使用。 ## 複合元件 複合元件模式是一種 React 設計模式,用於管理由子元件組成的父元件。 這種模式背後的原理是將父元件分解為更小的元件,然後使用 props、上下文或其他反應資料管理技術來管理這些較小元件之間的互動。 當需要建立由較小元件組成的可重複使用、多功能元件時,這種模式會派上用場。它使開發人員能夠建立複雜的 UI 元件,這些元件可以輕鬆自訂和擴展,同時保持清晰簡單的程式碼結構。 複合元件模式的用例範例如下所示: ``` import React, { createContext, useState } from 'react'; const ToggleContext = createContext(); function Toggle({ children }) { const [on, setOn] = useState(false); const toggle = () => setOn(!on); return ( <ToggleContext.Provider value={{ on, toggle }}> {children} </ToggleContext.Provider> ); } Toggle.On = function ToggleOn({ children }) { const { on } = useContext(ToggleContext); return on ? children : null; } Toggle.Off = function ToggleOff({ children }) { const { on } = useContext(ToggleContext); return on ? null : children; } Toggle.Button = function ToggleButton(props) { const { on, toggle } = useContext(ToggleContext); return <button onClick={toggle} {...props} />; } function App() { return ( <Toggle> <Toggle.On>The button is on</Toggle.On> <Toggle.Off>The button is off</Toggle.Off> <Toggle.Button>Toggle</Toggle.Button> </Toggle> ); } ``` ## 道具組合 這需要從幾個相關的 props 建立一個物件,並將其作為單個 props 傳遞給元件。 這種模式允許我們清理程式碼並使管理 props 變得更簡單,當我們想要將大量相關屬性傳遞給元件時,它特別有用。 ```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function P(props) { const { color, size, children, ...rest } = props; return ( <p style={{ color, fontSize: size }} {...rest}> { children } </p> ); } function App() { const paragraphProps = { color: "red", size: "20px", lineHeight: "22px" }; return <P {...paragraphProps}>This is a P</P>; } ``` ## 受控輸入 受控輸入模式可用於處理輸入欄位。此模式涉及使用事件處理程序在輸入欄位的值發生變更時更新元件狀態,以及將輸入欄位的目前值儲存在元件狀態中。 由於React 控制元件的狀態和行為,因此該模式使程式碼比不受控制的輸入模式更具可預測性和可讀性,後者不使用元件的狀態,而是直接透過DOM(文件物件模型)對其進行控制。 受控輸入模式的用例範例如下所示: ``` import React, { useState } from 'react'; function ControlledInput() { const [inputValue, setInputValue] = useState(''); const handleChange = (event) => { setInputValue(event.target.value); }; return ( <input type="text" value={inputValue} onChange={handleChange} /> ); } ``` ## 使用forwardRefs 管理自訂元件 稱為 ForwardRef 的高階元件將另一個元件作為輸入並輸出一個傳遞原始元件引用的新元件。透過這樣做,子元件的 ref(可用於檢索底層 DOM 節點或元件實例)可供父元件存取。 當建立與第三方程式庫或應用程式中的另一個自訂元件互動的自訂元件時,在工作流程中包含 ForwardRef 模式非常有幫助。透過授予對庫的 DOM 節點或另一個元件的 DOM 實例的存取權限,它有助於將此類元件的控制權轉移給您。 forwardRef 模式的用例範例如下所示: ```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const CustomInput = React.forwardRef((props, ref) => ( <input type="text" {...props} ref={ref} /> )); const ParentComponent = () => { const inputRef = useRef(null); useEffect(() => { inputRef.current.focus(); }, []); return <CustomInput ref={inputRef} />; }; ``` 在上面的程式碼中,我們使用「forwardRefs」從元件「<ParentComponent/>」觸發了另一個元件「<CustomInput/>」的焦點。 # 結論 我們在本文中討論了 React 設計模式,包括高階元件、容器呈現元件模式、複合元件、受控元件等等。透過將這些設計模式和最佳實踐合併到您的 React 專案中,您可以提高程式碼質量,促進團隊協作,並使您的應用程式更具可擴展性、靈活性和可維護性。 --- 原文出處:https://dev.to/refine/react-design-patterns-230o

44 個 React 前端面試問題

原文出處:https://dev.to/m_midas/44-react-frontend-interview-questions-2o63 ## 介紹 在面試 React 前端開發人員職位時,為技術問題做好充分準備至關重要。 React 已經成為建立使用者介面最受歡迎的 JavaScript 程式庫之一,雇主通常專注於評估候選人對 React 核心概念、最佳實踐和相關技術的理解。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 React 前端開發人員面試期間常見問題的完整清單。透過熟悉這些問題及其答案,您可以增加成功的機會並展示您在 React 開發方面的熟練程度。因此,讓我們深入探討您應該準備好在 React 前端開發人員面試中解決的關鍵主題。 ![](https://media.giphy.com/media/AYECTMLNS4o67dCoeY/giphy.gif) ### 1.你知道哪些React hooks? - `useState`:用於管理功能元件中的狀態。 - `useEffect`:用於在功能元件中執行副作用,例如取得資料或訂閱事件。 - `useContext`:用於存取功能元件內的 React 上下文的值。 - `useRef`:用於建立對跨渲染持續存在的元素或值的可變引用。 - `useCallback`:用於記憶函數以防止不必要的重新渲染。 - `useMemo`:用於記憶值,透過快取昂貴的計算來提高效能。 - `useReducer`:用於使用reducer函數管理狀態,類似於Redux的工作方式。 - `useLayoutEffect`:與 useEffect 類似,但效果在所有 DOM 變更後同步運作。 這些鉤子提供了強大的工具來管理狀態、處理副作用以及重複使用 React 功能元件中的邏輯。 [了解更多](https://react.dev/reference/react) ### 2.什麼是虛擬 DOM? 虛擬 DOM 是 React 中的一個概念,其中建立實際 DOM(文件物件模型)的輕量級虛擬表示並將其儲存在記憶體中。它是一種用於優化 Web 應用程式效能的程式設計技術。 當 React 元件的資料或狀態發生變更時,虛擬 DOM 會被更新,而不是直接操作真實 DOM。然後,虛擬 DOM 計算元件的先前狀態和更新狀態之間的差異,稱為「比較」過程。 一旦辨識出差異,React 就會有效地僅更新真實 DOM 的必要部分以反映變更。這種方法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實際 DOM 操作的數量,並提高了應用程式的整體效能。 透過使用虛擬 DOM,React 提供了一種建立動態和互動式使用者介面的方法,同時確保最佳效率和渲染速度。 ### 3. 如何渲染元素陣列? 要渲染元素陣列,可以使用“map()”方法迭代該陣列並傳回一個新的 React 元素陣列。 ``` const languages = [ "JavaScript", "TypeScript", "Python", ]; function App() { return ( <div> <ul>{languages.map((language) => <li>{language}</li>)}</ul> </div> ); } ``` [了解更多](https://react.dev/learn/rendering-lists) ### 4. 受控元件和非受控元件有什麼不同? 受控元件和非受控元件之間的區別在於**它們如何管理和更新其狀態**。 受控元件是狀態由 React 控制的元件。元件接收其當前值並透過 props 更新它。當值改變時它也會觸發回調函數。這意味著該元件不儲存其自己的內部狀態。相反,父元件管理該值並將其傳遞給受控元件。 ``` import { useState } from 'react'; function App() { const [value, setValue] = useState(''); return ( <div> <h3>Controlled Component</h3> <input name="name" value={name} onChange={(e) => setValue(e.target.value)} /> <button onClick={() => console.log(value)}>Get Value</button> </div> ); } ``` 另一方面,不受控制的元件使用 refs 或其他方法在內部管理自己的狀態。它們獨立儲存和更新狀態,不依賴 props 或回呼。父元件對不受控元件的狀態控制較少。 ``` import { useRef } from 'react'; function App() { const inputRef = useRef(null); return ( <div className="App"> <h3>Uncontrolled Component</h3> <input type="text" name="name" ref={inputRef} /> <button onClick={() => console.log(inputRef.current.value)}>Get Value</button> </div> ); } ``` [了解更多](https://react.dev/learn/sharing-state- Between-components#driven-and-uncontrol-components) ### 5. 基於類別的 React 元件和函數式 React 元件有什麼不同? 基於類別的元件和函數式元件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它們的定義方式以及它們使用的語法。** 基於類別的元件被定義為 ES6 類別並擴展了 `React.Component` 類別。他們使用「render」方法傳回定義元件輸出的 JSX (JavaScript XML)。類別元件可以透過「this.state」和「this.setState()」存取元件生命週期方法和狀態管理。 ``` class App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state = { value: 0, }; handleAgeChange = () => { this.setState({ value: this.state.value + 1 }); }; render() { return ( <> <p>Value is {this.state.value}</p> <button onClick={this.handleAgeChange}> Increment value </button> </> ); } } ``` 另一方面,函數元件被定義為簡單的 JavaScript 函數。他們接受 props 作為參數並直接返回 JSX。功能元件無權存取生命週期方法或狀態。然而,隨著 React 16.8 中 React Hooks 的引入,功能元件現在可以管理狀態並使用其他功能,例如上下文和效果。 ``` import { useState } from 'react'; const App = () => { const [value, setValue] = useState(0); const handleAgeChange = () => { setValue(value + 1); }; return ( <> <p>Value is {value}</p> <button onClick={handleAgeChange}> Increment value </button> </> ); } ``` 一般來說,功能元件被認為更簡單、更容易閱讀和測試。建議盡可能使用函數式元件,除非有特定需要基於類別的元件。 ### 6. 元件的生命週期方法有哪些? 生命週期方法是一種掛鉤元件生命週期不同階段的方法,可讓您在特定時間執行特定程式碼。 以下是主要生命週期方法的清單: 1. `constructor`:這是建立元件時呼叫的第一個方法。它用於初始化狀態和綁定事件處理程序。在功能元件中,您可以使用“useState”鉤子來實現類似的目的。 2. `render`:此方法負責渲染 JSX 標記並傳回螢幕上要顯示的內容。 3. `componentDidMount`:元件在 DOM 中渲染後立即呼叫該方法。它通常用於初始化任務,例如 API 呼叫或設定事件偵聽器。 4. `componentDidUpdate`:當元件的 props 或 state 改變時呼叫該方法。它允許您執行副作用、根據更改更新元件或觸發其他 API 呼叫。 5. `componentWillUnmount`:在元件從 DOM 刪除之前呼叫此方法。它用於清理在`componentDidMount`中設定的任何資源,例如刪除事件偵聽器或取消計時器。 一些生命週期方法,例如“componentWillMount”、“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和“componentWillUpdate”,已被棄用或替換為替代方法或掛鉤。 至於“this”,它指的是類別元件的當前實例。它允許您存取元件內的屬性和方法。在函數式元件中,不使用“this”,因為函數未綁定到特定實例。 ### 7. 使用 useState 有什麼特色? `useState` 傳回一個狀態值和一個更新它的函數。 ``` const [value, setValue] = useState('Some state'); ``` 在初始渲染期間,傳回的狀態與作為第一個參數傳遞的值相符。 `setState` 函數用於更新狀態。它採用新的狀態值作為參數,並**對元件的重新渲染進行排隊**。 `setState` 函數也可以接受回呼函數作為參數,該函數將先前的狀態值作為參數。 [了解更多](https://react.dev/reference/react/useState) ### 8. 使用 useEffect 有什麼特別之處? `useEffect` 鉤子可讓您在功能元件中執行副作用。 稱為 React 渲染階段的功能元件的主體內部不允許突變、訂閱、計時器、日誌記錄和其他副作用。這可能會導致用戶介面中出現令人困惑的錯誤和不一致。 相反,建議使用 useEffect。傳遞給 useEffect 的函數將在渲染提交到螢幕後執行,或者如果您傳遞一組依賴項作為第二個參數,則每次依賴項之一發生變更時都會呼叫該函數。 ``` useEffect(() => { console.log('Logging something'); }, []) ``` [了解更多](https://react.dev/reference/react/useEffect) ### 9. 如何追蹤功能元件的卸載? 通常,「useEffect」會建立在元件離開畫面之前需要清理或重設的資源,例如訂閱或計時器辨識碼。 為了做到這一點,傳遞給`useEffect`的函數可以傳回一個**清理函數**。清理函數在元件從使用者介面刪除之前執行,以防止記憶體洩漏。此外,如果元件渲染多次(通常是這種情況),則在執行下一個效果之前會清除上一個效果。 ``` useEffect(() => { function handleChange(value) { setValue(value); } SomeAPI.doFunction(id, handleChange); return function cleanup() { SomeAPI.undoFunction(id, handleChange); }; }) ``` ### 10. React 中的 props 是什麼? Props 是從父元件傳遞給元件的資料。道具 是唯讀的,無法更改。 ``` // Parent component const Parent = () => { const data = "Hello, World!"; return ( <div> <Child data={data} /> </div> ); }; // Child component const Child = ({ data }) => { return <div>{data}</div>; }; ``` [了解更多](https://react.dev/learn/passing-props-to-a-component) ### 11. 什麼是狀態管理器?您曾與哪些狀態管理器合作過或認識哪些狀態管理器? 狀態管理器是幫助管理應用程式狀態的工具或程式庫。它提供了一個集中式儲存或容器來儲存和管理可由應用程式中的不同元件存取和更新的資料。 狀態管理器可以解決幾個問題。首先,將資料和與其相關的邏輯與元件分開是一個很好的做法。其次,當使用本機狀態並在元件之間傳遞它時,由於元件可能存在深層嵌套,程式碼可能會變得複雜。透過擁有全域存儲,我們可以存取和修改來自任何元件的資料。 除了 React Context,Redux 或 MobX 通常用作狀態管理庫。 [了解更多](https://mobx.js.org/README.html) [了解更多](https://redux-toolkit.js.org/) ### 12. 在什麼情況下可以使用本地狀態,什麼時候應該使用全域狀態? 如果本機狀態僅在一個元件中使用且不打算將其傳遞給其他元件,則建議使用本機狀態。本地狀態也用在表示清單中單一專案的元件中。但是,如果元件分解涉及嵌套元件且資料沿層次結構傳遞,則最好使用全域狀態。 ### 13. Redux中的reducer是什麼,它需要哪些參數? 減速器是一個純函數,它將狀態和操作作為參數。在減速器內部,我們追蹤接收到的操作的類型,並根據它修改狀態並傳回一個新的狀態物件。 ```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appReducer(state = initialState, action) { // The reducer normally looks at the action type field to decide what happens switch (action.type) { // Do something here based on the different types of actions default: // If this reducer doesn't recognize the action type, or doesn't // care about this specific action, return the existing state unchanged return state } } ``` [了解更多](https://redux.js.org/tutorials/fundamentals/part-3-state-actions-reducers) ### 14. 什麼是操作以及如何更改 Redux 中的狀態? Action 是一個簡單的 JavaScript 物件,必須有一個字段 一種。 ``` { type: "SOME_TYPE" } ``` 您也可以選擇新增一些資料作為**有效負載**。為了 改變狀態,需要呼叫我們傳遞給它的調度函數 行動 ``` { type: "SOME_TYPE", payload: "Any payload", } ``` [了解更多](https://redux.js.org/tutorials/fundamentals/part-3-state-actions-reducers) ### 15. Redux 實作了哪一種模式? Redux 實作了 **Flux 模式**,這是應用程式可預測的狀態管理模式。它透過引入單向資料流和應用程式狀態的集中儲存來幫助管理應用程式的狀態。 [了解更多](https://www.newline.co/fullstack-react/30-days-of-react/day-18/#:~:text=Flux%20is%20a%20pattern%20for,default% 20method %20用於%20處理%20資料。) ### 16. Mobx 實作哪一種模式? Mobx 實作了**觀察者模式**,也稱為發布-訂閱模式。 [了解更多](https://www.patterns.dev/posts/observer-pattern) ### 17. 使用 Mobx 的特徵是什麼? Mobx 提供了「observable」和「compulated」等裝飾器來定義可觀察狀態和反應函數。以action修飾的動作用於修改狀態,確保追蹤所有變更。 Mobx 還提供自動依賴追蹤、不同類型的反應、對反應性的細粒度控制,以及透過 mobx-react 套件與 React 無縫整合。總體而言,Mobx 透過根據可觀察狀態的變化自動執行更新過程來簡化狀態管理。 ### 18.如何存取Mobx狀態下的變數? 您可以透過使用「observable」裝飾器將變數定義為可觀察來存取狀態中的變數。這是一個例子: ``` import { observable, computed } from 'mobx'; class MyStore { @observable myVariable = 'Hello Mobx'; @computed get capitalizedVariable() { return this.myVariable.toUpperCase(); } } const store = new MyStore(); console.log(store.capitalizedVariable); // Output: HELLO MOBX store.myVariable = 'Hi Mobx'; console.log(store.capitalizedVariable); // Output: HI MOBX ``` 在此範例中,使用“observable”裝飾器將“myVariable”定義為可觀察物件。然後,您可以使用“store.myVariable”存取該變數。對「myVariable」所做的任何變更都會自動觸發相關元件或反應的更新。 [了解更多](https://mobx.js.org/actions.html) ### 19.Redux 和 Mobx 有什麼差別? Redux 是一個更簡單、更固執己見的狀態管理庫,遵循嚴格的單向資料流並促進不變性。它需要更多的樣板程式碼和顯式更新,但與 React 具有出色的整合。 另一方面,Mobx 提供了更靈活、更直觀的 API,且樣板程式碼更少。它允許您直接修改狀態並自動追蹤更改以獲得更好的性能。 Redux 和 Mobx 之間的選擇取決於您的特定需求和偏好。 ### 20.什麼是 JSX? 預設情況下,以下語法用於在 React 中建立元素。 ``` const someElement = React.createElement( 'h3', {className: 'title__value'}, 'Some Title Value' ); ``` 但我們已經習慣這樣看 ``` const someElement = ( <h3 className='title__value'>Some Title Value</h3> ); ``` 這正是標記所謂的 jsx。這是一種語言的擴展 簡化對程式碼和開發的認知 [了解更多](https://react.dev/learn/writing-markup-with-jsx#jsx-putting-markup-into-javascript) ### 21.什麼是道具鑽探? Props 鑽取是指透過多層嵌套元件傳遞 props 的過程,即使某些中間元件不直接使用這些 props。這可能會導致程式碼結構複雜且繁瑣。 ``` // Parent component const Parent = () => { const data = "Hello, World!"; return ( <div> <ChildA data={data} /> </div> ); }; // Intermediate ChildA component const ChildA = ({ data }) => { return ( <div> <ChildB data={data} /> </div> ); }; // Leaf ChildB component const ChildB = ({ data }) => { return <div>{data}</div>; }; ``` 在此範例中,「data」屬性從 Parent 元件傳遞到 ChildA,然後從 ChildA 傳遞到 ChildB,即使 ChildA 不會直接使用該屬性。當存在許多層級的嵌套或當元件樹中更靠下的元件需要存取資料時,這可能會成為問題。它會使程式碼更難維護和理解。 可以透過使用其他模式(如上下文或狀態管理庫(如 Redux 或 MobX))來緩解 Props 鑽探。這些方法允許元件存取資料,而不需要透過每個中間元件傳遞 props。 ### 22. 如何有條件地渲染元素? 您可以使用任何條件運算符,包括三元。 ``` return ( <div> {isVisible && <span>I'm visible!</span>} </div> ); ``` ``` return ( <div> {isOnline ? <span>I'm online!</span> : <span>I'm offline</span>} </div> ); ``` ``` if (isOnline) { element = <span>I'm online!</span>; } else { element = <span>I'm offline</span>; } return ( <div> {element} </div> ); ``` [了解更多](https://react.dev/learn/conditional-rendering) ### 23. useMemo 的用途是什麼?它是如何運作的? `useMemo` 用於緩存和記憶 計算結果。 傳遞建立函數和依賴項陣列。只有當任何依賴項的值發生變更時,`useMemo` 才會重新計算記憶值。此優化有助於避免 每次渲染都需要昂貴的計算。 使用第一個參數,函數接受執行計算的回調,使用第二個依賴項陣列,僅當至少一個依賴項發生變更時,該函數才會重新執行計算。 ``` const memoValue = useMemo(() => computeFunc(paramA, paramB), [paramA, paramB]); ``` [了解更多](https://react.dev/reference/react/useMemo) ### 24. useCallback 的用途是什麼?它是如何運作的? `useCallback` 掛鉤將傳回回呼的記憶版本,僅當依賴項之一的值發生變更時,該版本才會變更。 當將回調傳遞給依賴連結相等性來防止不必要的渲染的最佳化子元件時,這非常有用。 ``` const callbackValue = useCallback(() => computeFunc(paramA, paramB), [paramA, paramB]); ``` [了解更多](https://react.dev/reference/react/useCallback) ### 25. useMemo 和 useCallback 有什麼不同? 1. `useMemo` 用於儲存計算結果,而 `useCallback` 用於儲存函數本身。 2. `useMemo` 快取計算值,如果依賴項沒有改變,則在後續渲染時傳回它。 3. `useCallback` 快取函數本身並傳回相同的實例,除非相依性發生變更。 ### 26.什麼是 React Context? React Context 是一項功能,它提供了一種透過元件樹傳遞資料的方法,而無需在每個層級手動傳遞 props。它允許您建立一個全域狀態,樹中的任何元件都可以存取該狀態,無論其位置如何。當您需要在未透過 props 直接連接的多個元件之間共用資料時,上下文就非常有用。 React Context API 由三個主要部分組成: 1. `createContext`:此函數用於建立一個新的上下文物件。 2. `Context.Provider`:該元件用於向上下文提供值。它包裝了需要存取該值的元件。 3. `Context.Consumer` 或 `useContext` 鉤子:此元件或鉤子用於使用上下文中的值。它可以在上下文提供者內的任何元件中使用。 透過使用 React Context,您可以避免道具鑽探(透過多個層級的元件傳遞道具)並輕鬆管理更高層級的狀態,使您的程式碼更有組織性和效率。 [了解更多](https://react.dev/learn/passing-data-deeply-with-context) ### 27. useContext 的用途是什麼?它是如何運作的? 在典型的 React 應用程式中,資料使用 props 從上到下(從父元件到子元件)傳遞。但這樣的使用方法對於某些類型的道具來說可能過於繁瑣 (例如,所選語言、UI 主題),必須傳遞給應用程式中的許多元件。上下文提供了一種在元件之間共享此類資料的方法,而無需明確傳遞 props 樹的每一層。 呼叫 useContext 的元件將始終在以下情況下重新渲染: 上下文值發生變化。如果重新渲染元件的成本很高,您可以使用記憶來優化它。 ``` const App = () => { const theme = useContext(ThemeContext); return ( <div style={{ color: theme.palette.primary.main }}> Some div </div> ); } ``` [了解更多](https://react.dev/reference/react/useContext) ### 28. useRef 的用途是什麼?它是如何運作的? `useRef` 傳回一個可修改的 ref 物件,一個屬性。其中的當前值由傳遞的參數初始化。傳回的物件將在元件的整個生命週期內持續存在,並且不會因渲染而改變。 通常的用例是以命令式存取後代 風格。 IE。使用 ref,我們可以明確引用 DOM 元素。 ``` const App = () => { const inputRef = useRef(null); const buttonClick = () => { inputRef.current.focus(); } return ( <> <input ref={inputRef} type="text" /> <button onClick={buttonClick}>Focus on input tag</button> </> ) } ``` [了解更多](https://react.dev/reference/react/useRef) ### 29. 什麼是 React.memo()? `React.memo()` 是一個高階元件。如果您的元件始終使用不變的 props 渲染相同的內容,您可以將其包裝在「React.memo()」呼叫中,以在某些情況下提高效能,從而記住結果。這意味著 React 將使用上次渲染的結果,避免重新渲染。 `React.memo()` 只影響 props 的變更。如果一個功能元件被包裝在 React.memo 中並使用 useState、useReducer 或 useContext,那麼當狀態或上下文發生變化時,它將重新渲染。 ``` import { memo } from 'react'; const MemoComponent = memo(MemoComponent = (props) => { // ... }); ``` [了解更多](https://react.dev/reference/react/memo) ### 30.React Fragment是什麼? 從元件傳回多個元素是 React 中的常見做法。片段可讓您形成子元素列表,而無需在 DOM 中建立不必要的節點。 ``` <> <OneChild /> <AnotherChild /> </> // or <React.Fragment> <OneChild /> <AnotherChild /> </React.Fragment> ``` [了解更多](https://react.dev/reference/react/Fragment) ### 31.什麼是 React Reconciliation? 協調是一種 React 演算法,用於區分一棵元素樹與另一棵元素樹,以確定需要替換的部分。 協調是我們過去所說的虛擬 DOM 背後的演算法。這個定義聽起來是這樣的:當你渲染一個 React 應用程式時,描述該應用程式的元素樹是在保留的記憶體中產生的。然後這棵樹被包含在渲染環境中——例如,瀏覽器應用程式,它被翻譯成一組 DOM 操作。當應用程式狀態更新時,會產生一棵新樹。將新樹與前一棵樹進行比較,以便準確計算並啟用重繪更新的應用程式所需的操作。 [了解更多](https://react.dev/learn/preserving-and-resetting-state) ### 32.為什麼使用map()時需要列表中的鍵? 這些鍵可幫助 React 確定哪些元素已更改, 新增或刪除。必須指定它們以便 React 可以匹配 隨著時間的推移陣列元素。選擇鍵的最佳方法是使用能夠清楚區分清單專案與其鄰居的字串。大多數情況下,您將使用資料中的 ID 作為金鑰。 ``` const languages = [ { id: 1, lang: "JavaScript", }, { id: 2, lang: "TypeScript", }, { id: 3, lang: "Python", }, ]; const App = () => { return ( <div> <ul>{languages.map((language) => ( <li key={`${language.id}_${language.lang}`}>{language.lang}</li> ))} </ul> </div> ); } ``` [了解更多](https://react.dev/learn/rendering-lists#keeping-list-items-in-order-with-key) ### 33. 如何在 Redux Thunk 中處理非同步操作? 要使用 Redux Thunk,您需要將其作為中間件導入。動作建立者不僅應該傳回一個物件,還應該傳回以調度為參數的函數。 ``` export const addUser = ({ firstName, lastName }) => { return dispatch => { dispatch(addUserStart()); } axios.post('https://jsonplaceholder.typicode.com/users', { firstName, lastName, completed: false }) .then(res => { dispatch(addUserSuccess(res.data)); }) .catch(error => { dispatch(addUserError(error.message)); }) } ``` [了解更多](https://redux.js.org/usage/writing-logic-thunks) ### 34.如何追蹤功能元件中物件欄位的變化? 為此,您需要使用“useEffect”掛鉤並將物件的欄位作為依賴項陣列傳遞。 ``` useEffect(() => { console.log('Changed!') }, [obj.someField]) ``` ### 35.如何存取DOM元素? 引用是使用 React.createRef() 或 useRef() 鉤子建立的,並透過 ref 屬性附加到 React 元素。透過存取已建立的引用,我們可以使用「ref.current」來存取 DOM 元素。 ``` const App = () => { const myRef = useRef(null); const handleClick = () => { console.log(myRef.current); // Accessing the DOM element }; return ( <div> <input type="text" ref={myRef} /> <button onClick={handleClick}>Click Me</button> </div> ); } export default App; ``` ### 36.什麼是自訂鉤子? 自訂鉤子是一個允許您在不同元件之間重複使用邏輯的功能。它是一種封裝可重複使用邏輯的方法,以便可以在多個元件之間輕鬆共用和重複使用。自訂掛鉤是通常以 **use ** 開頭的函數,並且可以根據需要呼叫其他掛鉤。 [了解更多](https://react.dev/learn/reusing-logic-with-custom-hooks) ### 37.什麼是公共API? 在索引檔案的上下文中,公共 API 通常是指向外部模組或元件公開並可存取的介面或函數。 以下是表示公共 API 的索引檔案的程式碼範例: ``` // index.js export function greet(name) { return `Hello, ${name}!`; } export function calculateSum(a, b) { return a + b; } ``` 在此範例中,index.js 檔案充當公共 API,其中導出函數“greet()”和“calculateSum()”,並且可以透過匯入它們從其他模組存取它們。其他模組可以導入並使用這些函數作為其實現的一部分: ``` // main.js import { greet, calculateSum } from './index.js'; console.log(greet('John')); // Hello, John! console.log(calculateSum(5, 3)); // 8 ``` 透過從索引檔案匯出特定函數,我們定義了模組的公共 API,允許其他模組使用這些函數。 ### 38. 建立自訂鉤子的規則是什麼? 1. 鉤子名稱以「use」開頭。 2. 如果需要,使用現有的鉤子。 3. 不要有條件地呼叫鉤子。 4. 將可重複使用邏輯提取到自訂掛鉤中。 5. 自訂hook必須是純函數。 6. 自訂鉤子可以傳回值或其他鉤子。 7. 描述性地命名自訂掛鉤。 [了解更多](https://react.dev/learn/reusing-logic-with-custom-hooks) ### 39.什麼是SSR(伺服器端渲染)? 伺服器端渲染(SSR)是一種用於在伺服器上渲染頁面並將完整渲染的頁面傳送到客戶端進行顯示的技術。它允許伺服器產生網頁的完整 HTML 標記(包括其動態內容),並將其作為對請求的回應傳送到客戶端。 在傳統的用戶端渲染方法中,用戶端接收最小的 HTML 頁面,然後向伺服器發出額外的資料和資源請求,這些資料和資源用於在客戶端渲染頁面。這可能會導致初始頁面載入時間變慢,並對搜尋引擎優化 (SEO) 產生負面影響,因為搜尋引擎爬蟲很難對 JavaScript 驅動的內容建立索引。 透過 SSR,伺服器透過執行必要的 JavaScript 程式碼來產生最終的 HTML 來負責渲染網頁。這意味著客戶端從伺服器接收完全呈現的頁面,從而減少了額外資源請求的需要。 SSR 縮短了初始頁面載入時間,並允許搜尋引擎輕鬆索引內容,從而實現更好的 SEO。 SSR 通常用於框架和函式庫中,例如用於 React 的 Next.js 和用於 Vue.js 的 Nuxt.js,以啟用伺服器端渲染功能。這些框架為您處理伺服器端渲染邏輯,讓實作 SSR 變得更加容易。 ### 40.使用SSR有什麼好處? 1. **改進初始載入時間**:SSR 允許伺服器將完全渲染的 HTML 頁面傳送到客戶端,從而減少客戶端所需的處理量。這可以縮短初始載入時間,因為使用者可以更快地看到完整的頁面。 2. **SEO友善**:搜尋引擎可以有效地抓取和索引SSR頁面的內容,因為完全渲染的HTML在初始回應中可用。這提高了搜尋引擎的可見度並有助於更好的搜尋排名。 3. **可存取性**:SSR 確保禁用 JavaScript 或使用輔助技術的使用者可以存取內容。透過在伺服器上產生 HTML,SSR 為所有使用者提供可靠且易於存取的使用者體驗。 4. **低頻寬環境下的效能**:SSR減少了客戶端需要下載的資料量,有利於低頻寬或高延遲環境下的使用者。這對於行動用戶或網路連線速度較慢的用戶尤其重要。 雖然 SSR 提供了這些優勢,但值得注意的是,與客戶端渲染方法相比,它可能會帶來更多的伺服器負載和維護複雜性。應仔細考慮快取、可擴展性和伺服器端渲染效能最佳化等因素。 ### 41.你知道Next.js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1. `getStaticProps`:此方法用於在建置時取得資料並將頁面預先渲染為靜態 HTML。它確保資料在建置時可用,並且不會因後續請求而更改。 ``` export async function getStaticProps() { const res = await fetch('https://api.example.com/data'); const data = await res.json(); return { props: { data } }; } ``` 2. `getServerSideProps`:此方法用於在每個請求上取得資料並在伺服器上預先渲染頁面。當您需要取得可能經常變更或特定於使用者的資料時,可以使用它。 ``` export async function getServerSideProps() { const res = await fetch('https://api.example.com/data'); const data = await res.json(); return { props: { data } }; } ``` 3. `getStaticPaths`:此方法在動態路由中使用,用於指定建置時應預先渲染的路徑清單。它通常用於獲取帶有參數的動態路由的資料。 ``` export async function getStaticPaths() { const res = await fetch('https://api.example.com/posts'); const posts = await res.json(); const paths = posts.map((post) => ({ params: { id: post.id } })); return { paths, fallback: false }; } ``` [了解更多](https://nextjs.org/docs/app/building-your-application/data-fetching/fetching-caching-and-revalidating) ### 42.什麼是 Linters? Linters 是用來檢查原始程式碼是否有潛在錯誤、錯誤、風格不一致和可維護性問題的工具。它們可幫助執行編碼標準並確保整個程式碼庫的程式碼品質和一致性。 Linters 的工作原理是掃描原始程式碼並將其與一組預先定義的規則或指南進行比較。這些規則可以包括語法和格式約定、最佳實踐、潛在錯誤和程式碼異味。當 linter 發現違反規則時,它會產生警告或錯誤,突出顯示需要注意的特定行或多行程式碼。 使用 linter 可以帶來幾個好處: 1. **程式碼品質**:Linter 有助於辨識和防止潛在的錯誤、程式碼異味和反模式,從而提高程式碼品質。 2. **一致性**:Linter 強制執行編碼約定和風格指南,確保整個程式碼庫的格式和程式碼結構一致,即使多個開發人員正在處理同一個專案時也是如此。 3. **可維護性**:透過儘早發現問題並促進良好的編碼實踐,linter 有助於程式碼的可維護性,使程式碼庫更容易理解、修改和擴展。 4. **效率**:Linter 可以透過自動化程式碼審查流程並在常見錯誤在開發或生產過程中引起問題之前捕獲它們來節省開發人員的時間。 一些流行的 linter 包括用於 JavaScript 的 ESLint 以及用於 CSS 和 Sass 的 Stylelint。 [了解更多](https://eslint.org/docs/latest/use/getting-started) ### 43.你知道哪些 React 架構解決方案? 有多種用於建立 React 專案的架構解決方案和模式。一些受歡迎的包括: 1. **MVC(模型-視圖-控制器)**:MVC 是一種傳統的架構模式,它將應用程式分為三個主要元件 - 模型、視圖和控制器。 React 可以在 View 層中使用來渲染 UI,而其他程式庫或框架可以用於 Model 和 Controller 層。 2. **Flux**:Flux是Facebook專門針對React應用程式所推出的應用架構。它遵循單向資料流,其中資料沿著單一方向流動,從而更容易理解和除錯應用程式的狀態變更。 3. **原子設計**:原子設計並不是React特有的,而是將UI分割成更小、可重複使用元件的設計方法。它鼓勵建立小型、獨立且可以組合以建立更複雜的 UI 的元件。 4. **容器和元件模式**:此模式將表示(元件)與邏輯和狀態管理(容器)分開。元件負責渲染 UI,而容器則處理業務邏輯和狀態管理。 5. **功能切片設計**:它是一種用於組織和建構 React 應用程式的現代架構方法。它旨在透過根據功能或模組劃分應用程式程式碼庫來解決可擴展性、可維護性和可重用性的挑戰。 ### 44.什麼是特徵切片設計? 它是一種用於組織和建立 React 應用程式的現代架構方法。它旨在透過根據功能或模組劃分應用程式程式碼庫來解決可擴展性、可維護性和可重用性的挑戰。 在功能切片設計中,應用程式的每個功能或模組都組織到一個單獨的目錄中,其中包含所有必要的元件、操作、reducers 和其他相關檔案。這有助於保持程式碼庫的模組化和隔離性,使其更易於開發、測試和維護。 功能切片設計促進了關注點的清晰分離,並將功能封裝在各個功能中。這允許不同的團隊或開發人員獨立地處理不同的功能,而不必擔心衝突或依賴性。 ![功能切片設計](https://dev-to-uploads.s3.amazonaws.com/uploads/articles/amysbtftfjkuss87yu8v.png) **我強烈建議點擊“了解更多”按鈕以了解功能切片設計** [了解更多](https://dev.to/m_midas/feature-sliced-design-the-best-frontend-architecture-4noj) ## 了解更多 如果您還沒有閱讀過,我強烈建議您閱讀我關於前端面試問題的其餘文章。 https://dev.to/m_midas/52-frontend-interview-questions-javascript-59h6 https://dev.to/m_midas/41-frontend-interview-questions-css-4imc https://dev.to/m_midas/15-most-common-frontend-interview-questions-4njp ## 結論 總之,面試 React 前端開發人員職位需要對框架的核心概念、原理和相關技術有深入的了解。透過準備本文中討論的問題,您可以展示您的 React 知識並展示您建立高效且可維護的使用者介面的能力。請記住,不僅要專注於記住答案,還要理解基本概念並能夠清楚地解釋它們。 此外,請記住,面試不僅涉及技術方面,還旨在展示您解決問題的能力、溝通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透過將技術專業知識與強大的整體技能相結合,您將具備在 React 前端開發人員面試中脫穎而出的能力,並在這個令人興奮且快速發展的領域找到您夢想的工作。 祝你好運!

回應網友提問:我是新手前端,公司叫我學一點 php + laravel 串 API,該從哪邊學起呢?

昨天在我們新手寫程式 LINE 群組,有幾個業界工程師&剛轉職的新手在討論: 我是新手前端,公司叫我學一點 php + laravel 串 API,該從哪邊學起呢? https://line.me/ti/g2/nipkjq2WoZPKX5dTn9tE9266aEOt6EOICFGa1g 這主題很好,我決定單獨寫一篇文章討論這件事情 --- 我猜你面臨的情況,老闆不是真的叫你從無到有寫後端,應該是去硬改現成的後端專案 因為是公司馬上需要的,先求速成為主,背後細節就先別管了 就分幾個步驟來做吧 # Step 1 laravel 官網 `Installation` 章節讀一讀,然後看你用什麼作業系統,網路上 laravel 安裝教學找幾份試試看 先想辦法把環境跑起來,讓目前專案可以在電腦上跑 然後找一款有 GUI(圖形化介面)的資料庫管理軟體,在 UI 上點一點,準備好資料庫 # Step 2 `Routing` `Controllers` `Requests` `Responses` 這幾個章節讀一讀 至少稍微看懂,後端是哪些地方在接收參數、回應參數 # Step 3 把 `Eloquent ORM` 章節讀一讀,這個類別提供很多神奇的方法,很輕易就能做到 CRUD 至少稍微看懂,後端是哪些地方在跟資料庫互動,自己有辦法新增資料、更新資料、刪除資料這樣 --- 除此之外,上網找幾份 laravel 的簡易 CRUD 範例教學,不太懂背後原理沒關係,按照指示,做個部落格之類的 然後就去硬改公司現成的後端專案,頂著用,不然短期內也沒辦法真的學精 laravel,就先這樣吧!先能滿足公司需求就好! 其實,以上所說,真的是很混的學習方法:ORM 背後的觀念、資料庫的 SQL 觀念,幾乎都沒學到 長遠來說,如果是真的要學 php + laravel 後端,我都是建議先從「純 php + mysql」開始學起 也就是我鼓勵新手用純 php 寫一個部落格網站,寫純 SQL 去連接資料庫,先搞懂這種最純粹的寫法 然後再開始學 laravel 以及 ORM 等等好用套件工具 不然的話,我知道很多人直接從 laravel 開始寫起,半知半解,工作很久了,卻連哪些功能是 php 提供的,哪些是 laravel 提供的都分不出來 然後在需要換框架 比如 CodeIgniter 或者 Yii 的時候,很多觀念無法融會貫通,長遠來說,根本事半功倍 --- 話說回來,如果老闆不是叫你硬改現成的後端專案,而是叫你從無到有寫後端 那這工作內容實在不太合理,除非你一開始應徵的就是「全端工程師」的職缺&薪資 以上,簡單幾個方向分享,希望對你有點幫助!

Composer 進階原理:PHP命名空間與PSR-0

上次的說明了PHP套件管理的歷史與社群提出的解決之道,本篇文章接著談類別管理的進階議題。 # 當類別名稱一樣... 當專案大了起來,有時候會有類別名稱重複的問題。 假設今天要撰寫一個論壇模組,提供討論區與留言板功能。 你一定很想將討論區的文章與留言板的文章都命名類別為Article: ``` // BoardArticle.php <?php class Article{ //... } ?> // ForumArticle.php <?php class Article{ //... } ?> ``` 當然了,這麼做會得到一個結果: ``` Fatal error: Cannot redeclare class Article ``` 這種問題有一個簡單的解決辦法,就是加上前綴字。 類別分別命名為ForumArticle與BoardArticle就可以了。 *Q1: 等一下!這個解法好陽春!我看到至少4個問題:* 1. 類別名稱容易變得冗長。 2. 有些類別一開始你以為不會跟人重複,結果之後真的重複了。難道永遠替類別加前綴字? 3. 類別名稱寫Article俐落多了!文章就是概念上的文章,不要逼我告訴你是討論區還是留言板!如果專案用到兩種留言板模組,分別由以前的兩個前輩寫好,難道還要逼我把作者名稱寫進去? ``` class TonyBoardArticle{ //... } class JackBoardArticle{ //... } ``` 4. 如果我在打造框架(framework)呢?幾乎會把所有常見名詞用過一次(像是Request、Loader、Response、Controller、Model等類別)!難道前面全部前綴? 看看 Codeigniter 的原始碼,全部用CI_當作前綴。超醜的。 # 命名空間(namespace)登場 於是PHP從5.3版之後支援了命名空間(namespace)。 所以可以用Article替類別定義了: ``` // BoardArticle.php <?php namespace Board; class Article{ //... } ?> // ForumArticle.php <?php namespace Forum; class Article{ //... } ?> ``` 使用類別時只要加上命名空間即可: ``` //index.php <?php include 'BoardArticle.php'; include 'ForumArticle.php'; $article = new Forum\Article(); $post = new Board\Article(); ``` 如果當前的php檔只用到其中一個Article類別,可以指定當前的php檔只用哪個命名空間+類別的組合: ``` <?php include 'BoardArticle.php'; include 'ForumArticle.php'; use Forum\Article; $article = new Article(); $fArticle = new Forum\Article(); $bArticle = new Board\Article(); ``` 如此一來,當php找不到Article類別時,便會去使用use關鍵字宣告的組合。 當然了,就算用use指定過,原本的宣告方式還是可以用的。(如最下方兩行所示) # 當東西多了起來... OK,可以繼續完成我們的論壇模組了! 討論區跟留言板有各自的文章,再來還需要「推文」: ``` <?php namespace Board; class Comment{ // ... } ?> <?php namespace Forum; class Comment{ // ... } ?> ``` 使用剛剛學到的命名空間去載入他們: ``` <?php // index.php include 'BoardArticle.php'; include 'ForumArticle.php'; include 'BoardComment.php'; include 'ForumComment.php'; $article = new Forum\Article(); $comment = new Forum\Comment(); // ... ``` 果然是漂亮的各種命名阿! *Q2: include有好多行!上次提到了Composer可以解決這種問題,當引入命名空間之後,Composer也能發揮作用嗎?* **是的。** # Composer登場 跟上次初學Composer一樣,建立一個composer.json檔: ``` { "autoload": { "files": [ "ForumArticle.php", "ForumComment.php", "BoardArticle.php", "BoardComment.php" ] } } ``` 注意,上次我們用"classmap"指定資料夾、把資料夾內檔案全掃一次,這次我們用"files"分別設定各個檔案。 再來,在terminal輸入 ``` composer install ``` 執行完畢之後,跟上次一樣,只要載入一個檔案: ``` <?php require 'vendor/autoload.php'; $article = new Forum\Article(); $comment = new Forum\Comment(); ``` 就可以使用各個類別囉! *Q3: 等一下!看起來跟沒有命名空間的時候差不多啊!一樣是把php檔自動require進去而已?* 對啊,你最上面的原始寫法,也只是手動載入好幾個檔案,在載入的時候本來就沒有特別之處: ``` <?php // index.php include 'BoardArticle.php'; include 'ForumArticle.php'; include 'BoardComment.php'; include 'ForumComment.php'; $article = new Forum\Article(); $comment = new Forum\Comment(); // ... ``` 載入php檔就只是載入,跟命名空間是兩回事。 *Q4: 還是不太對啊!上次我用classmap一次把好幾個資料夾內容掃過,這次我用files分別指定每個檔案幹嘛?Composer不是厲害在能指定資料夾去自動掃過?* ......你說的沒錯。 開個my_lib資料夾,把4個php檔都丟進去吧。composer.json這樣寫就好了: ``` { "autoload": { "classmap": [ "my_lib" ] } } ``` 再來,在terminal輸入 ``` composer install ``` 這樣就搞定了! 其實我只是想示範,除了用classmap設定資料夾之外,也可以用files直接指定檔案。 *Q5: OK,原諒你。不過,我必須說,我今天什麼都沒學到。最後還是在composer.json寫classmap而已,跟上次一模一樣。* 是的...我剛說了,載入php檔就只是載入,跟命名空間是兩回事。 我今天介紹的namespace功能是PHP本身提供的。而Composer只是協助你載入的工具、當然不可能改變程式語言本身。 Composer只是幫助你少打那一串require而已。 *Q6: ㄟ等等...有個地方我覺得很醜。我們現在的my_lib資料夾裏面有4個檔案,檔名很醜:* ``` "ForumArticle.php" "ForumComment.php" "BoardArticle.php" "BoardComment.php" ``` 類別名稱本身都是俐落的Article跟Comment了,檔案名稱還是有前綴字。但也不可能有兩個Article.php、兩個Comment.php。你有沒有辦法解決這個美感問題? 這個問題簡單,把那個my_lib資料夾刪掉,開一個Forum資料夾、一個Board資料夾。本來的ForumArticle.php改成Article.php丟進Forum資料夾、本來的BoardArticle.php改成Article.php丟進Board資料夾。composer.json改寫成這樣: ``` { "autoload": { "classmap": [ "Board", "Forum" ] } } ``` 再來,在terminal輸入 ``` composer install ``` 這招不錯吧!檔案名稱就是類別名稱,乾淨俐落! 而且資料夾的名字本身就是namespace的名稱! 以後都這樣做啦!一用到命名空間就開個同名資料夾把檔案丟進去! *Q7: 這招我覺得還好耶...。本來檔案都放在my_lib,我在composer.json只要填my_lib一行就好,現在變成要填兩行。要是我這個論壇模組有一大堆類別、用了一大堆命名空間呢?那我classmap底下不就要填入好幾行?那我寧可全部丟進my_lib,只填my_lib一行!* 唔,這樣說也是有道理。那重新建立my_lib資料夾,把Board跟Forum資料夾丟進my_lib資料夾。 composer.json改回這樣寫: ``` { "autoload": { "classmap": [ "my_lib" ] } } ``` 再來,在terminal輸入 ``` composer install ``` classmap不只是告訴Composer去載入哪幾個資料夾內的檔案,還會把資料夾內的資料夾也全部掃過一次。 怎麼樣,Composer夠神吧。 *Q8: 原來classmap底下會遞迴掃描下去...。我決定了,我的Forum跟Board都是在提供線上討論功能,我決定替我這個模組命名為Discussion。我要在my_lib底下開Discussion資料夾,然後把原本的Forum跟Board資料夾都丟進去。你覺得這個想法如何?* 還不錯。一個Discussion資料夾就是你的整個Discussion模組。 提供了討論區、留言板功能的Discussion模組,我喜歡。 *Q9: 好像忘了什麼...。啊,剛剛說命名空間跟檔案結構符合會最漂亮。那我要把那4個檔案的namespace改成這樣:* ``` <?php namespace Dicussion/Forum; class Article{ //... } ``` 剛剛說了,載入檔案就只是載入檔案,跟命名空間無關。 現在檔案結構沒變,所以我應該不用重新輸入composer install。 讓我試試...。 靠!怎麼噴error了!你騙我? ``` Fatal error: Class 'Discussion\Forum\Comment' not found ``` 呃...,我前面的說法確實有點誤導。 PHP自動載入的基本函式長這樣: ``` void __autoload ( string $class ) ``` 如你所見,PHP至少需要Composer提供資訊指出$class該去哪個檔案找。 namespace改變之後,PHP會找不到對應的$class在哪。 所以還是輸入一下composer install吧!Composer會把需要的資訊整理好的。 *Q10: OKOK,我知道了,我駕馭這一切了。我覺得這個Dicsussion模組真的超屌的,不但命名空間漂亮,連檔案結構都漂亮。我要把這個Discussion資料夾整個丟給我朋友,他們公司最近需要論壇模組。* 讓我打電話給他...。 「什麼?你們已經做好半個論壇模組了?你只需要我模組的其中幾個功能?你們的模組也是放在Discussion資料夾?」 糟糕,資料夾名稱重複了!所以我的模組拿給別人還是有不相容的可能,怎麼辦? 沒有錯..還記得你Q1提到的第3個狀況嗎?確實有把作者名稱加進去的必要! 別怕,我教你。你開一個Tony資料夾,把整個Discussion資料夾丟進去。 接著所有檔案namespace改成像這樣: ``` <?php namespace Tony/Dicussion/Forum; class Article{ //... } ``` 要用的時候就這樣喔: ``` <?php require 'vendor/autoload.php'; $article = new Tony\Discussion\Forum\Article(); $comment = new Tony\Discussion\Forum\Comment(); ``` 是變得有點長啦。 但這下搞定了吧!作者名稱再撞到的話,就改個獨特的名稱就是了! # 終於。讓我們談談PSR-0 你一定常聽到PSR-0對吧! PSR-0是PHP跨框架相容性統一標準組織訂出來的自動載入慣例。 來談談PSR-0幾個最重要的要求吧! * 命名空間加上類別名稱一定要長這樣: ``` {vendor name}\{namespace}\{class name} ``` * 前面一定要是作者名稱 * 中間可以有任意層次的命名空間、最後是類別名稱。 * 中間任意層次的命名空間直接對應到檔案結構。 發現了嗎?在剛剛Q1~Q10的過程中,其實你已經把PSR-0學完了,連設計原理都一起搞懂了。 懂這些之後,你也可以做好自己的模組、發佈到 Packagist 給全世界透過composer下載、使用了! 最後,如果遵守psr-0的話,composer.json可以這樣寫: ``` { "autoload": { "psr-0": { "Tony\\Discussion\\": "my_lib/" } } } ``` 注意,雙引號、兩次反斜線並沒有特別意思,只是 json 規定的格式。 跟classmap一樣都可以完成任務。兩者其實是有差別的...,我們下次再談。 # 結語 Composer工具以及PHP-FIG組織的出現,讓一直以來散落各地的PHP社群開始有集中的趨勢。 換句話說,各社群終於能共享彼此的library了。 然而,如你所見,psr-0不但導致檔案結構容易變得深層,還要求檔案結構必須配合程式碼,這也招致了不少批評。 https://r.je/php-psr-0-pretty-shortsighted-really.html 除此之外,composer autoload內的classmap跟psr-0到底如何分工?效能差異又為何?這些問題也都還在爭論與驗證當中。 http://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22803419/why-use-a-psr-0-or-psr-4-autoload-in-composer-if-classmap-is-actually-faster 不過,PSR-0在各框架已被廣泛支援,因此建議你還是需要有所瞭解。 # 最後... 現在已經出現psr-0的替代方案,稱為psr-4。 PSR-0從2014-10-21開始被註明為不建議使用。 至於PSR-4..我們下次再談。

MVC是一個巨大誤會

我是web工程師,從剛開始學MVC就深感困惑: - 怎麼每個地方說的MVC都不太一樣? - 有些文章講的MVC,跟我正在用的MVC,怎麼像完全不同的東西? Model、Controller、View三者到底如何互動?真是一個定義不明、含糊不清的名詞。 這讓我研究了很久。最後,發覺它是一個嚴重的誤會。 這個誤會導致了學習和溝通上的代價,請聽我娓娓道來。 # 哪些是MVC? web領域,不論前端(client-side)、後端(server-side)、不論什麼程式語言,幾乎所有framework都自稱、或被認為是「MVC」。 有哪些呢? 前端:Backbone.js、AngularJS、Ember.js… 後端:Ruby on Rails、CodeIgniter、Laravel、Django… 真的是這樣嗎?它們全都是MVC嗎? # MVC是什麼? 該怎麼定義MVC呢? 我們先來看看維基百科怎麼說: > MVC模式(Model-View-Controller)是軟體工程中的一種軟體架構模式,把軟體系統分為三個基本部分:模型(Model)、檢視(View)和控制器(Controller)。 嗯,跟大家說的一樣。我們繼續往下看: > 模型(Model) 用於封裝與應用程式的業務邏輯相關的資料以及對資料的處理方法。「 Model 」有對資料直接存取的權力,例如對資料庫的存取。「Model」不依賴「View」和「Controller」,也就是說, Model 不關心它會被如何顯示或是如何被操作。但是 Model 中資料的變化一般會通過一種重新整理機制被公布。為了實作這種機制,那些用於監視此 Model 的 View 必須事先在此 Model 上註冊,從而,View 可以了解在資料 Model 上發生的改變。(比較:觀察者模式(軟體設計模式)) 看起來有些陌生,整段描述跟你的web開發經驗完全不同,對嗎? 最大的疑問來自這句: > 那些用於監視此 Model 的 View 必須事先在此 Model 上註冊,從而,View 可以了解在資料 Model 上發生的改變。(比較:觀察者模式(軟體設計模式)) 後面直接叫你去看觀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 問題來了:你有在view跟model之間實作observer pattern嗎? 也就是說,你的Model在資料改變之後,能主動通知View嗎? 沒有的話,就根本不符合MVC的定義。 # 全都不是MVC? 我們現在發現MVC有observer pattern這個必要條件了。 事情嚴重了起來。 client-side framework或許能夠符合這個條件。 以Backbone.js官網範例來說,我們可以這樣在Model上註冊: ``` book.on({ "change:title": titleView.update, "change:author": authorPane.update, "destroy": bookView.remove }); ``` 它的確實作了observer pattern。 但server-side framework呢? 你的Model如何能在發生改變之後去「主動通知」View? 你平常開發web哪有用到server push的技術? 所有server-side framework,從Ruby的Rails;PHP的CodeIgniter、Laravel;到Python的Django,他們全都不是MVC。 它們實作的,是昇陽電腦在1998年提出的「Model 2」。 # 什麼是Model 2? Model 2名氣不大,在維基百科連中文條目都沒有。我們看看英文條目怎麼講: > Model 2 is a complex design pattern used in the design of Java Web applications which separates the display of content from the logic used to obtain and manipulate the content. > In a Model 2 application, requests from the client browser are passed to the controller. The controller performs any logic necessary to obtain the correct content for display. 它針對web而設計,讓controller進行必要的程序之後,將資料塞進view去呈現。 正是我們server-side框架在做的事情。 也就是說,server-side目前只能實作Model 2;client-side可以實作Model 2,也可以實作MVC。 # 巨大的代價 web工程師最常碰的就是client-side跟server-side框架。結果整個業界把MVC跟Model 2混為一談,都說成MVC。 這帶來了什麼後果呢? MVC變成一個從初學者到業界工程師,永遠說不清楚、下不了定義的名詞。 這件事對於學習和討論,造成了非常巨大的成本。(參考下方的Q1和Q2) # 那該怎麼辦? 下次有初學者詢問「什麼是MVC」的時候,怎麼回答才不會害他回家之後「越查資料越混亂」? [Rails is not MVC](http://andrzejonsoftware.blogspot.tw/2011/09/rails-is-not-mvc.html)的作者提出了三種解決方法: > 第一個方法是聲稱MVC已經從原始意義改變了,Model 2也可以稱為MVC。如此一來,我們可以用「傳統MVC」或「真MVC」來描述原始的MVC。這是現在普遍的作法,但我不認為改變定義是一個好主意。這幾乎是越搞越亂。 > 第二個方法是到處推廣Rails其實是Model 2,MVC就留給…MVC吧。這很困難,但至少能保持定義不變。 > 第三個是直接忽略這些混亂。管它那麼多? 我個人覺得MVC這個詞已經沒救了,不管怎麼解釋都會帶給別人混亂。 當對方同時學習client-side跟server-side時,混亂更強烈。 我選擇這樣回答: 「MVC有分很多種喔!網路上全部沒寫清楚,你一定看不懂。 沒關係,你只要知道View可以抽出來就好。 C跟M先別管,你先隨便瞎搞吧。」 --- # Q&A ## Q1: 怎麼可能各大server-side framework都搞錯? 確實有人腦袋清醒得很,它就是Python的Django。 Django的官方文件內根本沒有「Controller」這個名詞。 看看Django官網的常見問題: > Q: Django似乎是一個MVC框架,但你們把Controller命名為「View」,把View命名為「Template」。你們幹嘛不用標準命名啊? > A: (前略)…如果你真的很想要一個縮寫,你就說Django是一個MTV框架吧。Model、Template、View。這樣分比較有道理些。 Django不想變成搞亂MVC的幫凶,只好委屈地又發明了一個名詞「MTV」。 ## Q2: 那client-side框架有受影響嗎? 有。client-side框架也必須為MVC巨大誤會浪費一堆時間解釋。 看看Backbone.js官網的常見問答: > Backbone跟「傳統MVC」的關聯何在? > …我們來比較一下Backbone跟像是Rails這種server-side MVC框架的差別… Backbone實作了「傳統MVC」,卻被迫用「傳統MVC」來描述server-side的Model 2,然後花一堆篇幅解釋。 ## Q3: 知道Model 2的存在又如何?我現在依然一片混亂! 沒錯,Model 2跟MVC都用到Model、Controller、View三個名詞,所以看起來類似。 但是,我們不應該再把時間花在思考「MVC怎麼如此難懂」。 我們討論的重點,應該是「如何分辨MVC與Model 2」、「在server-side如何實作Model 2才漂亮」、「在client-side實作MVC跟Model 2的優劣分別何在」。 ## Q4: 好,那你現在回答我,「如何分辨MVC與Model 2」? OK,就讓我拋磚引玉一下。 分別談談Model、View、Controller吧: ### View - Model 2: 不具有行為,只是等別人塞資料進去的模板(template)。 - MVC: 具有監視Model的行為,並以此去改變呈現(presentation)。 兩種View有沒有很像?跟張飛、岳飛一樣像。 看看Backbone.js官網的View範例。你server-side的View哪是長這樣? ``` var DocumentRow = Backbone.View.extend({ tagName: "li", className: "document-row", events: { "click .icon": "open", "click .button.edit": "openEditDialog", "click .button.delete": "destroy" }, initialize: function() { this.listenTo(this.model, "change", this.render); }, render: function() { ... } }); ``` ### Controller - Model 2: 接收請求與參數,轉交給Model處理,再把結果(最新的資料)塞進View。 - MVC: 接收請求與參數,轉交給Model處理。沒其他事了。 兩種Controller有沒有很像?跟小狗、熱狗一樣像。 MVC的View跟Model 2的Controller可能還比較像一點。(隨便說說,千萬別這樣類比。) ### Model - Model 2: 接收Controller傳來的參數,回傳結果。 - MVC: 接收Controller傳來的參數,將結果通知View。 Model倒是有些類似。 總之,Model 2跟MVC除了三個部份的名字一樣之外,沒什麼關聯了。 ## Q5: 我決定徹底鑽研MVC跟Model 2的定義了。給我一些延伸閱讀? http://www.ithome.com.tw/node/77330 http://andrzejonsoftware.blogspot.tw/2011/09/rails-is-not-mvc.html https://docs.djangoproject.com/en/1.7/faq/general/#django-appears-to-be-a-mvc-framework-but-you-call-the-controller-the-view-and-the-view-the-template-how-come-you-don-t-use-the-standard-names http://backbonejs.org/#FAQ-mvc https://r.je/views-are-not-templates.html --- ##一些社群的看法(2015-2-28) 附上幾個社群的連結,裡面有許多很棒的討論。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javascript.tw/permalink/600136880087654/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99493136812961/permalink/759391387489797/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pythontw/permalink/10153760201638438/ https://www.facebook.com/mosky.liu/posts/10203964969186383 http://www.ithome.com.tw/voice/94877

在 React 使用 useWorker 來跑多執行緒,大幅改善 UX 效能

使用 useWorker 在單獨的執行緒中,處理昂貴且阻塞 UI 的任務。 眾所周知,Javascript 是一種單線程語言。所以,做任何昂貴的任務,它都會阻塞 UI 互動。用戶需要等到它完成,才能執行剩餘的其他操作,這會帶來糟糕的用戶體驗。 為了克服和執行這些任務,Javascript 有一個名為 [Web Workers](https://developer.mozilla.org/en-US/docs/Web/API/Web_Workers_API/Using_web_workers) 的解決方案,它允許在 web 中執行消耗效能的任務時,瀏覽器不會阻塞用戶界面,使用戶體驗非常流暢。 本篇文章簡單介紹這個 hook。 原文出處:https://dev.to/nilanth/multi-threaded-react-app-using-useworker-gf8 --- ## Web Workers Web Worker 是一個在後台執行而不影響用戶界面的腳本,因為它在一個單獨的線程而不是主線程中執行。所以它不會對用戶交互造成任何阻塞。 Web Worker 主要用於在 Web 瀏覽器中執行昂貴的任務,例如對大量資料進行排序、CSV 導出、圖像處理等。 ![工作線程](https://dev-to-uploads.s3.amazonaws.com/uploads/articles/p2ikpn8va49460arsuum.png) 參考上圖,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昂貴的任務是由一個工作線程並行執行的,而不會阻塞主線程。當我們在主線程中執行相同的操作時,會導致 UI 阻塞。 ## React 中的 Concurrent mode 呢? React [並發模式](https://beta.reactjs.org/reference/react/startTransition) 不會並行執行任務。它將非緊急任務轉移,接著立即執行緊急任務。它使用相同的主線程來處理。 正如我們在下圖中看到的,緊急任務是使用上下文切換來處理的。例如,如果一個表正在呈現一個大型資料集,並且用戶試圖搜尋某些內容,React 會將任務切換為用戶搜尋,並首先處理它,如下所示。 ![任務切換](https://dev-to-uploads.s3.amazonaws.com/uploads/articles/7nc8978zlpi8gmrcxlnd.png) 當為同一任務使用 worker 時,表格渲染在一個單獨的線程中並行執行。檢查下圖。 ![反應工作者](https://dev-to-uploads.s3.amazonaws.com/uploads/articles/4tnoy22tqchmq8cuavdp.png) ## useWorker [useWorker](https://github.com/alewin/useWorker) 是一個通過 React Hooks 在簡單配置中使用 Web Worker API 的函式庫。它支持在不阻塞 UI 的情況下執行昂貴任務,支援 promise 而不是事件監聽器,還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功能: 1. 結束超時 worker 的選項 2. 遠程依賴 3. Transferable 4. Worker status > useWorker 是一個 3KB 的庫 ## 為什麼不用 JavaScript 內置 web worker? 在使用 javascript web worker 時,我們需要加入一些複雜的配置,來設置多行程式碼的 worker。使用 useWorker,我們可以簡化 worker 的設置。讓我們在下面的程式碼中,看看兩者之間的區別。 ## 在 React App 中使用 JS Web Worker 時 ``` // webworker.js self.addEventListener("message", function(event) { var numbers = [...event.data] postMessage(numbers.sort()) }); ``` ``` //index.js var webworker = new Worker("./webworker.js"); webworker.postMessage([3,2,1]); webworker.addEventListener("message", function(event) { console.log("Message from worker:", event.data); // [1,2,3] }); ``` ## 在 React App 中使用 useWorker 時 ``` // index.js const sortNumbers = numbers => ([...numbers].sort()) const [sortWorker] = useWorker(sortNumbers); const result = await sortWorker([1,2,3]) ``` 正如我之前所說,與普通的 javascript worker 相比,`useWorker()` 簡化了配置。 讓我們與 React App 整合並執行高 CPU 密集型任務,來看看 useWorker() 的實際執行情況。 ## Quick Start 要將 useWorker() 加入到 React 專案,請使用以下命令 `yarn add @koale/useworker` 安裝套件後,導入 useWorker()。 `import { useWorker, WORKER_STATUS } from "@koale/useworker";` 我們從函式庫中導入 useWorker 和 WORKER_STATUS。 **useWorker()** 鉤子返回 workerFn 和 controller。 1. `workerFn` 是允許使用 web worker 執行函數的函數。 2.controller 由 status 和 kill 參數組成。 status 參數返回 worker 的狀態和用於終止當前執行的 worker 的 kill 函數。 讓我們用一個例子來看看 **useWorker()**。 使用 **useWorker()** 和主線程對大型陣列進行排序 首先建立一個SortingArray元件,加入如下程式碼 ``` //Sorting.js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import { useWorker, WORKER_STATUS } from "@koale/useworker"; import { useToasts } from "react-toast-notifications"; import bubleSort from "./algorithms/bublesort"; const numbers = [...Array(50000)].map(() => Math.floor(Math.random() * 1000000) ); function SortingArray() { const { addToast } = useToasts(); const [sortStatus, setSortStatus] = React.useState(false); const [sortWorker, { status: sortWorkerStatus }] = useWorker(bubleSort); console.log("WORKER:", sortWorkerStatus); const onSortClick = () => { setSortStatus(true); const result = bubleSort(numbers); setSortStatus(false); addToast("Finished: Sort", { appearance: "success" }); console.log("Buble Sort", result); }; const onWorkerSortClick = () => { sortWorker(numbers).then((result) => { console.log("Buble Sort useWorker()", result); addToast("Finished: Sort using useWorker.", { appearance: "success" }); }); }; return ( <div> <section className="App-section"> <button type="button" disabled={sortStatus} className="App-button" onClick={() => onSortClick()} > {sortStatus ? `Loading...` : `Buble Sort`} </button> <button type="button" disabled={sortWorkerStatus === WORKER_STATUS.RUNNING} className="App-button" onClick={() => onWorkerSortClick()} > {sortWorkerStatus === WORKER_STATUS.RUNNING ? `Loading...` : `Buble Sort useWorker()`} </button> </section> <section className="App-section"> <span style={{ color: "white" }}> Open DevTools console to see the results. </span> </section> </div> ); } export default SortingArray; ``` 這裡我們配置了 useWorker 並傳遞了 bubleSort 函數來使用 worker 執行昂貴的排序。 接下來,將以下程式碼加入到 App.js 元件,並導入 SortingArray 元件。 ``` //App.js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import { ToastProvider } from "react-toast-notifications"; import SortingArray from "./pages/SortingArray"; import logo from "./react.png"; import "./style.css"; let turn = 0; function infiniteLoop() { const lgoo = document.querySelector(".App-logo"); turn += 8; lgoo.style.transform = `rotate(${turn % 360}deg)`; }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App() { React.useEffect(() => { const loopInterval = setInterval(infiniteLoop, 100); return () => clearInterval(loopInterval); }, []); return ( <ToastProvider> <div className="App"> <h1 className="App-Title">useWorker</h1> <header className="App-header"> <img src={logo} className="App-logo" alt="logo" /> <ul> <li>Sorting Demo</li> </ul> </header> <hr /> </div> <div> <SortingArray /> </div> </ToastProvider> ); } ``` 我們已將 React 徽標加入到 **App.js** 元件,該組件每 **100ms** 旋轉一次,以直觀地表示執行昂貴任務時的阻塞和非阻塞 UI。 執行上面的程式碼時,我們可以看到兩個按鈕 Normal Sort 和 Sort using **useWorker()**。 接下來,單擊 Normal Sort 按鈕在主線程中對陣列進行排序。我們可以看到 React 徽標停止旋轉幾秒鐘。由於排序任務阻塞了UI渲染,所以排序完成後logo又開始旋轉了。這是因為兩個任務都在主線程中處理。檢查以下gif ![正常排序](https://dev-to-uploads.s3.amazonaws.com/uploads/articles/k74iuo6qd36qbvpr9iaz.gif) 讓我們使用 [chrome 性能記錄](https://developer.chrome.com/docs/devtools/performance/) 檢查其性能分析。 ![性能正常](https://dev-to-uploads.s3.amazonaws.com/uploads/articles/8eclh8a6o7g9xzta03ic.png) 我們可以看到 Event: click 任務用了 **3.86 秒** 來完成這個過程,它阻塞了主線程 3.86 秒。 接下來,讓我們嘗試使用 **useWorker()** 選項進行排序。點擊它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 react logo 還在不間斷的旋轉。由於 useWorker 在不阻塞 UI 的情況下在後台執行排序。這使得用戶體驗非常流暢。檢查以下gif ![工人排序](https://dev-to-uploads.s3.amazonaws.com/uploads/articles/xe5ci0p3hy5nca4321cg.gif) 您還可以使用 `sortWorkerStatus` 在控制台中看到 worker 狀態為 **RUNNING**、**SUCCESS**。 讓我們看看這種方法的性能分析結果 ![主線程](https://dev-to-uploads.s3.amazonaws.com/uploads/articles/bxsl696fld6u79dqpwra.png) ![工作線程](https://dev-to-uploads.s3.amazonaws.com/uploads/articles/fcnwe2lczguyxgfqftrj.png)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第一張圖片表示主線程中沒有長時間執行的進程。在第二張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排序任務由一個單獨的工作線程處理。所以主線程沒有阻塞任務。 您可以在以下沙箱中試用整個範例。 https://codesandbox.io/embed/useworker-sorting-example-041qhc?fontsize=14&hidenavigation=1&theme=dark ## 何時使用worker 1.圖像處理 2. 排序或處理大資料集。 3. 大資料CSV或Excel導出。 4. 畫布繪圖 5. 任何 CPU 密集型任務。 ## useWorker 的限制 1. web worker 無權存取 window 物件和 document。 2. 當 worker 正在執行時,我們不能再次呼叫它,直到它完成或被中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建立兩個或多個 useWorker() 鉤子實例。 3. Web Worker 無法返回函數,因為響應是序列化的。 4. Web Workers 受限於最終用戶機器的可用 CPU 內核和內存。 ## 結論 Web Worker 允許在 React 應用程式中使用多線程來執行昂貴的任務而不會阻塞 UI。而 useWorker 允許在 React 應用程式中以簡化的掛鉤方法使用 Web Worker API。 Worker 不應該被過度使用,我們應該只在必要時使用它,否則會增加管理 Worker 的複雜性。

如何在 React 中漂亮地 render 一個列表:四點注意事項

面試的時候,常常會被問到這題。看似簡單,其實有一些進階注意事項,此篇與您分享。 - 原文出處:https://dev.to/andyrewlee/stand-out-in-a-react-interview-by-rendering-a-list-like-a-pro-1cn5 # 基本做法 以下是最基本做法。根據陣列內容,直接渲染成一個列表。 ``` import { useState, useEffect } from "react"; const App = () => { const [posts, setPosts] = useState([]); const [currentPost, setCurrentPost] = useState(undefined); useEffect(() => { const initialize = async () => { const res = await fetch("https://jsonplaceholder.typicode.com/posts"); const json = await res.json(); setPosts(json); }; initialize(); }, []); const onPostClick = (post) => { setCurrentPost(post); }; return ( <div> {currentPost && <h1>{currentPost.title}</h1>} <PostList posts={posts} onPostClick={onPostClick} /> </div> ); }; const PostList = ({ posts, onPostClick }) => { return ( <div> {posts.map((post) => ( <Post post={post} onPostClick={onPostClick} /> ))} </div> ); }; const Post = ({ post, onPostClick }) => { const onClick = () => { onPostClick(post); }; return <div onClick={onClick}>{post.title}</div>; }; export default App; ``` # 改進方法 以下是四個可以改進的方向,以及背後的原因。 ## 1. 指定 key 替每個元件提供一個 key 屬性,可以幫助後續 React 渲染時改善效能。要注意 key 屬性要是唯一值,不要直接用陣列索引當成 key。 ``` {posts.map((post) => ( <Post key={post.id} post={post} onPostClick={onPostClick} /> ))} ``` ## 2. 優化渲染 每次點擊列表項目時,都會重新渲染 `PostList` 和每個 `Post`。 ``` const Post = ({ post, onPostClick }) => { console.log("post rendered"); const onClick = () => { onPostClick(post); }; return <div onClick={onClick}>{post}</div>; }; ``` 可以使用 React 提供的 `memo` 功能來優化 `PostList` 元件。用 `memo` 包裝元件時,等於告訴 React:除非 props 改變,否則不要重新渲染這個元件。 ``` import { useState, useEffect, memo } from "react"; const PostList = memo(({ posts, onPostClick }) => { return ( <div> {posts.map((post) => ( <Post post={post} onPostClick={onPostClick} /> ))} </div> ); }); ``` 不過,實際跑下去,會發現還是重新渲染了。因為每次 currentPost 改變時,App 都會重新渲染。每次重新渲染都會重新建立 onPostClick 函數。當一個函數被重新建立時(即使函式內容一樣),都算是新的實體。所以技術上來說,props 確實發生了變化,所以 `PostList` 會重新渲染。 ``` const fn1 = () => {}; const fn2 = () => {}; fn1 === fn2; // => false ``` 這種狀況,就可以使用 useCallback hook 來告訴 React 不要重新建立函數。 ``` const onPostClick = useCallback((post) => { setCurrentPost(post); }, []); ``` 上面的例子中,使用 useCallback 沒問題,可以避免全部貼文被重新渲染。但要知道的是,並非什麼函式都適合包在 useCallback 裡面。 ``` const Post = ({ post, onPostClick }) => { const useCalllback(onClick = () => { onPostClick(post); }, []); return <div onClick={onClick}>{post.title}</div>; }; ``` 比方說,在 Post 元件使用 useCallback 就不太有意義。因為這個元件是輕量級的。應該只在有意義的情況下使用 useCallback(可以用 profiling 工具分析效能確認)。`useCallback` 有缺點:它增加了程式碼的複雜性。使用 useCallback 會在每次渲染時運行的額外程式碼。 ## 3. 元件卸載時清理乾淨 目前的元件沒有在卸載時進行清理。例如,如果在收到 URL 回應結果之前就離開頁面怎麼辦?這時應該要取消請求。 ``` useEffect(() => { const initialize = async () => { const res = await fetch("https://jsonplaceholder.typicode.com/posts"); const json = await res.json(); setPosts(json); }; initialize(); }, []); ``` `useEffect` 可以分為兩部分:掛載時運行的程式碼、卸載時運行的程式碼: ``` useEffect(() => { // When component mounts what code should I run? return () => { // When component unmounts what code should I run (clean up)? }; }, []); ``` 我們可以使用 AbortController ,並在清理時呼叫 controller.abort() 來取消請求。 ``` useEffect(() => { const controller = new AbortController(); const signal = controller.signal; const initialize = async () => { try { const res = await fetch("https://jsonplaceholder.typicode.com/posts", { signal }); const json = await res.json(); setPosts(json); } catch (err) { console.log(err); } }; initialize(); return () => { controller.abort(); }; }, []); ``` ## 4. 增加無障礙輔助功能 以上範例太過簡單,沒有太多無障礙功能可以加入。一旦應用程式變複雜,絕對應該要開始考慮這點。 有個簡單的無障礙測試:可以單獨只使用鍵盤就操作一個應用程式嗎? 關於這點,快速解法是:把每個項目都轉成按鈕,用鍵盤時就可以在元件之間切換。 ``` const Post = ({ post, onPostClick }) => { const onClick = () => { onPostClick(post); }; return <button onClick={onClick}>{post}</button>; }; ``` # 結論 在 React 中渲染列表,乍看之下,只是個簡單的面試問題。但其實可深可淺。下次面試時遇到這問題,可以思考一下此篇文章談到的各個面向。